經濟學在高校特色創建的應用
時間:2022-09-07 09:06:04
導語:經濟學在高校特色創建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對新結構經濟學在高校特色創建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新結構經濟學認為經濟體的發展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高校應結合自身優勢為當地最優產業結構培養合適的人才。新結構經濟學在高校特色創建中的具體應用為放棄趕超一流的高校扭曲發展戰略;高校要認真分析當地產業結構所需人才;培養相關領域未來可能需要的人才;高校應該在政府引導下實現內部競爭化。
關鍵詞:新結構;經濟學;高校特色;創建
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辦學特色受到了廣泛重視。辦學特色是指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被社會公認的、穩定持久的獨特優質風貌和發展方式。當前我國的高校盲目追求一流,導致高校缺乏自身特色和競爭優勢。因此,要把新結構經濟學的相關理論應用到高校特色創建中。
一、新結構經濟學的核心觀點及對創建高校辦學特色的啟示
新結構經濟學認為每個經濟體的最佳產業機構,是由其自身的資源稟賦的優勢決定的。經濟體的發展不僅是財富增加的過程,更是產業結構升級不斷完善科學的過程。經濟體要想實現最佳的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的發展,就要依賴市場和政府的共同作用。市場通過價格提供信息,政府提供硬件、軟件、平臺和公共產品,經濟體要充分利用二者的資源和服務,促進自身產業結構的升級優化,實現經濟發展。新結構經濟學對創建高校辦學特色具有以下啟示:
(一)每一個高校都是具有獨特比較優勢的教育體
高校的主要職能是培養人才,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基本的教學資源、獨特的教育傳統和校園文化。高校在所處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環境的影響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唯一性,有著給定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這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變通的。外界的變化會使這些資源發生一些變化,如目前高校招收的90后學生與以往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在課堂上更活躍敢于挑戰權威。教師在教學、研究中對社會重大事件、國內外教學的反思,也會使他們的教育思想、方法等發生一些變化。高校的經濟稟賦結構和產業結構有自己的獨特性,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點。高校的發展要與當地社會經濟融合起來,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形成明顯的辦學特色。
(二)高校的劃分評價標準不能單一
當前我國高校存在千校一面的問題,很多高校效仿、追趕一流大學,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盲目在科研、教學、硬件、軟件方面投入。導致學校和培養的學生具有同質性,學校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和競爭優勢,教職工面臨著教學和科研的巨大壓力,增加了學生找工作的困難。
(三)加大市場經濟對高校的影響
高校為市場培養人才,對人力資本的水平和方向具有重要影響。當前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與市場聯系不密切,導致畢業生的能力和心態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在勞動力市場中缺乏競爭優勢。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就業和發展,也阻礙了企業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二、新結構經濟學在高校特色創建中的具體應用
新結構經濟學認為經濟發展規律是收入增加、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高校要為其最優產業結構培養合適的人才。
(一)放棄趕超一流的高校扭曲發展戰略
落后國家民族要想擺脫落后,實現繁榮富強,不能急于在產業和科學技術上向發達國家看齊。而是要承接服務產業轉移,發展市場經濟,發揮政府作用,推動產業結構逐漸升級,從而實現經濟發展。這就要求在教育領域,高校要放棄趕超一流的扭曲發展戰略,為國家提供適合當前發展階段最優產業結構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培養、科研為自己國家的產業服務。
(二)高校要認真分析當地產業結構所需人才
高校要認真分析當地產業結構及發展趨勢,并為其培育合適的人才。分析當地的比較優勢首先要分析在經濟稟賦上與當地接近的經濟體的成熟產業,發達經濟體的成熟產業可以向與自己經濟稟賦接近的落后地區轉移。如美國電腦業發達,掌握關鍵技術和關鍵核心部件的生產,中國、韓國負責生產、組裝科技含量低的部件,使當地產業結構逐漸升級。此外還要研究本地成熟產業的人才需求,做好相關產業的基礎性研究,研究相關產業總體人才需求及未來人才需求趨勢。
(三)培養相關領域未來可能需要的人才
高校應該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成果,去研究學生的氣質性格、學習能力、學習類型。結合學生的主觀意愿,甄選出相關領域未來需要的人才。根據學生的意愿和能力劃分專業,培養和規劃出當地當前及未來最優產業結構所需的人才。此外高校要認真分析預測執行性、消化型、銷售型、研究型勞動力的需求狀況,據此確定合理的學歷層次結構。
(四)高校應該在政府引導下實現內部競爭化
高校之間及高校自身內部的競爭可以促進其比較優勢的充分發揮,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該加強管理,打破高校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的利益集團,加快其發展速度。政府對高校的管理,不僅是直接給予科研資金上的支持,而是采取政策,充分發揮市場經濟規律,促進企業與高校間的橫向聯合,提高其研究效率。使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適合當地最優產業結構,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實現服務社會的功能。
三、結束語
新結構經濟學要求高校不要盲目追求一流和先進,而應結合自身特色和當地經濟稟賦,為當地經濟發展中最優產業結構培養合適的人才。
作者:張宏娜 單位:北京服裝學院
參考文獻:
[1]白正府.淺談新結構經濟學在高校特色創建中的應用[J].學術論壇,2013,36(8):210-217.
[2]白正府,范先佐.比較優勢理論在創建高校辦學特色中的應用[J].江蘇高教,2013(6):12-14.
[3]李維.地方高校如何突出辦學特色[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5(1):1.
- 上一篇: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
- 下一篇:案例教學法在《經濟學》教學的應用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