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時間:2022-12-14 09:44:36

導語: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一、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1、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本地的條件,利用當地資源,統一建基地,統一技術,統一供應化肥、種子等農用物資,統一收購銷售農產品等服務,使社員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形成一定的規模,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增強農業競爭,增加農民收入,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單獨辦不了的事情。2、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合作社通過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實行統一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出水平,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3、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優勢主導產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簽訂協議,提供經營品種、技術服務、市場信息等,把農民分散經營逐步帶入產業化經營的軌道,避免了生產經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組織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的特色農產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專業化生產格局,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優勢主導產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如姬家莊子村地處遠古火山群,土地有著豐富的礦物質,產出的小米營養高、質量好,依托火山文化成立古火山小米合作社,發展周邊幾個村的村民入社,目前社員達到600戶,種植小米5000畝,通過統一購種、統一管理、統一加工銷售,年人均純收入增加2000多元,充分帶動了周邊村民經濟的發展。4、促進了農業技術的廣泛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的同時,成為農業技術推廣的載體,直接與農業和科技部門合作,舉辦培訓班和示范活動。通過技術培訓、新品種引進和推廣、種養技術指導等方式,將新農業技術成果推廣到農戶手中,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很快,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發展規模小,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二是發展環境不夠寬松,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因素還比較多,相關部門對合作社的指導、資金扶持和信息、技術、管理的服務相對較弱。三是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管理人員,規章制度不健全,導致利益分配不明確。四是成員素質不高、缺乏技術人才。合作經濟組織缺少帶頭人,缺少懂技術、善管理、有文化、能夠腳踏實地的帶頭發展農村事業的帶頭人。農民專業合作社需要一批有膽識有市場路子和開拓精神的人來為合作社成員提供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新技術的示范運用,農產品的深加工、銷售、運輸等一系列服務。

三、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措施方法

1、加大宣傳力度。為激發廣大農民群眾興辦合作社的積極性,通過報紙、電視臺、發放明白紙、出動宣傳車等途徑,全鎮上下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多方面的知識,解決農民的種種顧慮,使農民充分認識到加入專業合作社的好處,調動農民入社的積極性。2、加大扶持力度。當前農村經濟比較薄弱,缺乏資金,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合作社作為農民的聯合互助組織,對內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合作社單靠自身很難解決問題,因此發展中離不開政府等相關金融部門的扶持和幫助,要給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多方面的大力扶持,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困難,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支持,使其向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落實國家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的相關優惠政策及配套措施;根據地方財力,逐年增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專項資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無抵押、無擔保、貸款難的問題。3、加強專業培訓、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對合作社成員的培訓力度,分期分批對合作社帶頭人、管理人員、業務骨干和社員進行培訓。通過不斷地培訓,提高合作社成員的管理能力和經營水平,并使其能夠充分認清合作社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了解自身的發展方向,結合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經營計劃,更好的運營合作社。4、主管部門要強化指導、加強監管力度。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指導工作,主動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對合作社的經營方向、經營行為及所涉及的法律法規、政策進行指導。健全理事會監事會等管理機構,加強監管力度,對不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查處,發現一家查處一家。5、抓好示范帶動,促進規范建設。挑選基礎好、規模大、產品品牌與市場競爭強的合作社進行示范并重點扶持,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引導其他合作社共同進步,并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現代經濟組織。通過示范社的建設,全面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使各類以松散型的合作服務為主的合作社逐步向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緊密型的專業合作社轉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發展。6、強化科技特色。農民專業合作社要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發新市場。針對發展較好的合作社,要注重拉長產業鏈條,連接加工、品牌創建、銷售等,在延伸合作領域的基礎上拓展專業合作社的服務功能,使合作社更好的發揮作用,引領當地的產業。

作者:陳安童 單位:山東濰坊市昌樂縣喬官鎮財政經管統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