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分析

時間:2022-01-17 08:40:27

導語: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鄉鎮企業也煥發出嶄新的面貌。但是,認真觀察鄉鎮企業經營發展現狀,我們就可以發現鄉鎮企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與改善關系到鄉鎮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分得一杯羹。本文首先分析了現階段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其次,本文探討了全面促進鄉鎮企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夠助力鄉鎮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發展增長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目前,我國鄉鎮企業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同時也大大地促進了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然而,受制于傳統經營理念與老舊的管理模式,我國鄉鎮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社會越發顯著,逐漸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討鄉鎮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并研究相關問題和解決策略就成為值得研究的一項課題。

一、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常言道“對癥下藥”,只有明確現階段鄉鎮企業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才能以具有針對性的方式加以解決。結合實踐經驗,本文將現階段鄉鎮企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結為如下幾個方面。(一)工作人員素質較低。“人”是企業的戰略資源,“人”的素質高低直接決定企業經營質量的高低。正確的觀念才會引導正確的行為。目前,企業往往把目光聚焦于利潤額、凈利潤等經濟指標,悶頭朝向”利潤”跑,卻發現企業的利潤越做越低。除了企業管理者素質較為低下,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也并不能令人滿意,職業技能薄弱、創新意識低、溝通能力不足是鄉鎮企業員工常見的問題。(二)產業結構并不合理。我國鄉鎮企業產業結構偏向于資源型企業以及重化工業,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低附加值的,如石化、石材業本應轉型發展的產業卻大行其道。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必然伴隨著各種市場資源的轉移。并且,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均會對其他產業帶來多元的影響。因此,調整產業結構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三)管理制度較為落后。發展良好企業一般都完善的制度流程,管理活動是有章可循的。但是,鄉鎮企業要么沒有制度,要么有制度形同虛設。尤其是在員工管理、財務管理方面。這兩個方面對企業經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制度的企業是很難發展好的,企業要制定自己的制度,更要嚴格執行制度,才能夠把企業發展得更好,路走得更加長遠。

二、全面促進鄉鎮企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鄉鎮企業的起落興衰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意義深遠,在黨如此重視鄉村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鄉鎮企業不應該一蹶不振,而要積極變革,采取適當的措施推進鄉鎮企業的經濟發展。(一)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培養。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人才”不僅僅是企業盈利的手段,現代社會已經從“物本時代”過渡到“人本時代”,有的學者甚至提出了“能本時代”的論斷,充分可見人才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以及職業素養都會對工作產生重要影響,對于“人才”的管理,要從戰略視角出發。因此,企業應當開設一些培訓課程,在培訓中,要著重講解各項操作流程以及工作標準,開設考核制度,只有合格員工才可以上崗。此外,要定期對相關工作人員展開指導、培訓;其次定期召開由高水平員工、上級領導進行的相關知識講座,讓工作人員了解并熟悉相關政策、工作方法,這能夠豐富工作人員知識儲備,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能力水平。在選聘人員時,單位也應做好篩選,剔除沒有從業資格、技術不過關的人員,這樣,當有意外事件發生時,職員可以通過所學的知識,對事故進行及時的處理,對損失進行一定的挽救。其次,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增強其責任心也是一項必要的工作,使其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建言獻策。(二)有效調整鄉鎮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得以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為了有效調整鄉鎮產業機構,可以從兩個方面思考:一是推進傳統石材產業轉型升級和有序退出。結合石井土地、廠房等要素資源,圍繞強化傳統產業、促進新興產業、集聚前沿產業,持續推進傳統石材產業向高端化、集約化發展,推動石材產業向濱海石材工業區、中泰石材集聚區、海西石材物流園集聚,同時推進鎮域內中小石材企業有序退出,將更多的人財物力投向芯谷園區、文化產業園、365汽車城、新港區等重大項目和新興產業,促進經濟結構更加優化;二是強化招商選資和招才引智工作。明確石井的產業定位,依托“泉州芯谷”南安園區開發建設,注重重點引進符合我市芯片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和技術,集中力量抓好優勢主導產業,在抓龍頭項目的同時抓好產業配套項目,打造芯片制造業產業集群。積極引進境內外人才和智力成果,吸引跨國公司、五百強企業、海內外學術和科研機構在我鎮設立研發中心和創新中心。(三)加強經濟發展模式創新。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隨著我國石材加工技術和石化工業的發展,石材加工已成為薄板和超薄板的可能。大理石加工成3毫米,花崗巖5毫米板已成為超薄板的發展趨勢;石材化工的粘接技術已達到復合石材加工的要求,因此復合石材在江蘇得到了迅速發展。廣東等省市近年來在充分發揮傳統雕刻優勢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這為我國傳統的石雕和石雕產業注入了強大的新動力。尤其在福建和河北,一些企業在加工技術上還采用了計算機建模設計和聲像控制。使雕塑更具藝術效果,使石雕行業無論在設計、加工、造型上,品種數量都處于較大和較強的地位。石雕和石刻工業的蓬勃發展,要求磨料磨料工業相應地向高、精、尖的水平轉變。由此可見,傳統“石材行業”也是可以煥發新面貌的。結合本地實際,所在鄉鎮產業轉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實現突破:提質石材、石油倉儲、航運業等傳統產業,著力推進臨港臨空工業、現代物流業、旅游業等新興產業,使得產業發展方式和質量更加優化、三產結構比例更加合理。(四)建立健全經濟管理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將一切行為落到實處的基本保障。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也在趨于成熟。首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目前,企業的財務管理常常依賴于富有經驗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簡單的估計,具有很大的主觀性,這不符合科學的監控體系。事實上,數據很少說假話,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合理分析企業正常運轉所需要的預算,將每周、每月、每季的開支用數據表示,然后對比總預算,找出實際與計劃之間的差距,分析這些差距產生的分部、分項、原因以及單位等,及時采取相關措施以確保企業正常運轉。這樣依賴于數據的監控方法,能夠有效地規避人為的主觀性,將細微的問題反映到數據上,能使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問題的所在,并且能夠做到及時的處理。同時,這樣科學的監控方法,能夠直觀準確地反映差異,特別是對于能物耗情況,能夠根據歷史資料和同行業成本資料進行即時縱向、橫向對比分析。除此之外,還要建立完善的激勵制度。績效評估與薪酬體系就如同帆船上的舵,指引著工作人員朝著對的方向前進。企業應當建立“a、b、c”三個考核等級,從員工的考勤、工作規范、創新表現等多方面做出評價,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在員工隊伍內營造“評、比、追、趕、學”的良好氛圍,激勵所有員工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我國石材行業雖然具有一定規模的發展,但國內石材產品仍然是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我國石材行業的發展還面臨著較大的障礙,要想在石材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改變生產方式,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堅持產品高端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制高點,為石材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務和保障,帶動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麗芹.淺談鄉鎮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訊,2019(06):163+165.

[2]關捷.論民族地區鄉鎮企業發展的特點、問題及對策[J].滿族研究,1995(03):29-35.

[3]房艷.提高鄉鎮工業經濟效益的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9):11.

作者:洪向陽 單位: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經濟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