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

時間:2022-10-30 10:05:24

導語:節約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約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

我國長久以來對農業進行的是粗放型的農業生產,在資源日趨緊張的今天,新的發展模式才能進一步的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這就是資源節約型的農業發展模式。

一、資源節約型農業含義與現存問題

(一)什么是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經濟。要對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經濟展開相關的討論,我們就必須先了解相關名詞所代表意思,這樣才能更為方便的理解所描寫的內容。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經濟實際上就是屬于資源節約型的農業技術所創造的經濟效應,所以在討論資源節約型技術經濟的問題時,實際上就是在討論資源節約型的農業技術存在的問題。資源節約型的農業技術是發揮在農業資源上的。農業自然資源在自然界相互依存,能夠被人們使用,但由于它分布是不均勻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使用極限的,所以這也是資源節約型農業的提出原因之一。農業經濟資源是在農業生產中有影響的經濟因素和外加生產力量。資源節約型農業在最近的幾年中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它的實質內容就是通過各種有效的措施,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在消耗同等農業資源的情況下,力求創造最大的經濟效應和產生最好的社會效益,這樣也是為了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它主要追求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方面是節省資源的使用,盡可能的降低農業生產所需的資源和去掉不必要的額外供給。另一個方面是通過技術的提升,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二)技術普及在農業經濟中的價值體現。人均資源不足是制約我國農業經濟進一步提高的瓶頸,要想解決農業經濟的問題,就應當先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而農業技術的應用,特別是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應用是能產生充足的效果去解決目前我國的一些資源浪費的現象。特別是在我國如今人均耕地逐年減少,部分水資源和耕地受到污染,農副產品等資源浪費的背景下,資源節約型農業必然會成為目前農業發展的轉型方向。因此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是否能大規模的普及擴散,影響著資源節約型農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到我國農業經濟的進一步提升,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是解決資源節約型農業經濟的核心舉措。因此要解決資源節約型農業經濟的問題,關鍵在于解決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普及擴散問題。(三)阻礙技術普及的因素。現如今在推動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上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政策制度的制定還不夠完善,相關體系和責任劃分沒有都沒有建立或完善。相關的財政投入不足,導致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人員專業性較少,資源節約型方面的技術缺少自主產權,大多靠引進或仿造國外技術,在節水灌溉方面更為突出。農業技術在一些方面是應當要適應整個系統的,因此合理的統籌規劃才能使個體技術在整體的效益提升中發揮最大的作用。不同的區域環境應當做出適當的條件,例如對于水資源充足的就應當采取節能或節地技術,目前一些農業技術的普及并沒有合理的規劃調節。在一些教育欠發達地區,環境保護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等理念并沒有得到普及,民眾只追求經濟效益的提升,忽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自然得不到應用。政府一般處在技術普及的主導地位,但目前相關的負責人員較少,實際作用的技術指導不夠,相應的宣傳力度不足,由于作為宣傳對象的農民大多數文化水平并沒有那么高,所以一些宣傳方式例如較為死板的書面語言并不能讓技術普及受益,致使技術得不到良好的擴散。而另一方面,溝通交流渠道沒有構建完善,農業技術出現的問題和創造的效應都沒有能夠很好的反饋給科研部門,導致技術具有滯后性,無法發揮良好的效果。

二、解決相關問題措施

(一)完善相關制度,保證供給。政府部門應出臺制定相關措施,首先應當投入足夠的財政資金,保證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研發保質保量的進行,同時提高在一線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隊伍數量和隊伍質量,使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得到保證。之后應當保證相關設備設施的生產完善,相關農業技術得到研發,沒有相應的設備來實現技術的現實作用,那這個技術就是零的價值。要保證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得到應用,相應的配套設施應當得到良好的研發生產,這樣在供給方面做好工作,才能為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打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實現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就少不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設立合適的獎懲制度,在懲罰方面應當加強環保法的實施力度,對于一些對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的破壞性生產行為要及時叫停。在獎賞方面要對使用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或進行相關設備生產工作的個人或團體進行適當的補助措施,有效的激勵農民們對于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使用熱情。建立保險措施,發揮農村金融銀行的作用,降低農民們使用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市場風險。建設多種渠道的資金來源,民間工廠可以與科研機構合作,將生產利潤的部分反饋到提供技術支持的科研院校中,這樣的雙贏合作可以進一步使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使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經濟得到一個良好的正循環。(三)優化宣傳培訓機制。要做創新宣傳方式和在宣傳工作上下足功夫,要針對農民群眾這樣特定的群體,制定合適的宣傳方式,力求能使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等觀念能夠得到理解并深入人心。應當設立合適的示范基地,安排相關的農業技術人員,保證能對實施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農民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保證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更好地體現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作用,從而激發農民之間的聯動作用,推動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的擴散,實現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結語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作為解決人們生存問題的產業,在國家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農業經濟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不斷的提高農業經濟,保證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就應當大力普及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確保當前農業向資源節約型農業發展。

作者:趙坤 單位:黑龍江省鶴山農場

參考文獻:

[1]張洪偉,劉巖.促進我國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供給效率的措施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3,(17):191.[2017-08-18].

[2]李俊利.我國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擴散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2011,(01):96-98+103.[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