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時間:2022-01-12 08:54:30

導語: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摘要:區域可持續發展包括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是在世界社會經濟生態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確保社會經濟科學發展的有效發展模式。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在當前的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保障也是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提高區域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和交通物流設施建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關鍵詞:區域可持續發展;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造成了經濟生態的嚴重失衡,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世界社會經濟的重要發展戰略。我國在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之后,也面臨著環境、人口、區域不協調等諸多問題,為了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質量,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保證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推動區域經濟聯系和物流溝通的基本途徑。明確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內涵和特征,提高對交通物流基礎設施作用的認識是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當前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交通物流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從而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內涵

1.1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概念

交通物流基礎設施按運載導向方式可以分為軌道交通、管道交通、航道交通和道路交通四類,按作用功能可以分為線路基礎設施、站場基礎設施、樞紐基礎設施和附屬基礎設施等四類。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物流基礎設施一般是由物流運輸站點和物流信息、運輸通道組成。站點的建設是為了保障物資貨品能夠獲得有效的集中和管理,給運輸提供方便,如港口、機場或者倉儲中心等;運輸和信息通道是為了保障貨運站點之間的連接,實現物資的有效轉移的重要通道,比如通信網絡、公路、鐵路等的建設。

1.2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特征

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特征主要有:①投資大,投資回收期長。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想滿足物流需求,就必須要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這些設施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和資金,但是需要長時間的運營才能實現盈利。②效益的直接性和間接性。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直接提高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物流效率,促進當地物流事業的發展,同時對城市發展的科學性和現代化有重要的推動作用。③服務的社會性和企業性。現代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為了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便利,同時也是為了提高社會服務水平,促進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的實施。

1.3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作用

1.3.1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物流包括物品的包裝、管理、運輸、配送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的具體實現,都需要依托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品的存儲需要有倉庫,運輸裝卸需要有大量的工人,這些都需要有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實現。特別是在當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沒有健全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根本無法實現大規模和遠距離的經濟發展和溝通聯系,這就無法保障物流的發展,進而限制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1.3.2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可以促進物流業的發展

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是物流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物流事業的發展就會受到根本的限制。縱觀當前的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無不是依托先進完善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而物流業的發展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體現,同時也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整體提高,加劇了社會矛盾,交通物流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加快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該地區內部和與發達地區之間的聯系。此外隨著我國長期高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不平衡、能源的短缺和環境的破壞問題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加快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步伐,充分提高我國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合理使用土地資源,加大新能源的開發等,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而這些發展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依靠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

3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多元化網絡建設中投入不足

當前我國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還以傳統建設為主,而且形式比較單一。比如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區域之間的物流聯系還主要依靠公路運輸,這樣根本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運輸需求。比如,軌道物流運輸更加快捷方便,占用的耕地面積和產生的污染也相對較少,但是目前我國的城際軌道物流設施建設和使用還不充分,資金技術投入不足。

3.2物流基礎性設施的網絡規劃不科學

在當前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規劃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數量的增加,而缺少科學的基礎設施網絡規劃。這樣不僅造成了大量資金投入和發展空間的浪費,也嚴重影響了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在當前的基礎設施規劃中,往往是以行政區域的劃分進行的,忽視了實際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物流需求,很容易造成交通物流線點的分布不合理現象嚴重。

3.3沒有形成綜合性的運輸體系

在我國現行的政治經濟發展體制中,各個交通物流管理的權限是分散的,鐵路、公路、航空等分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而在實際的物流運輸過程中,具體的貨物運輸往往需要綜合多種運輸方式,比如從沿海到內地的運輸,就會涉及海運、鐵路和公路的多種運輸方式。此外,在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時,沒有真正考慮物流運輸需求,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影響了綜合性運輸體系的建設。

4促進交通物流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4.1對新建交通物流設施進行功能整合、宏觀協調

在當前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每個設施功能的明確和多個設施建設的有機整合。在建設之初,要充分考慮到區域內的物流運輸總量的增量,對區域物流運輸的需求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從而合理規劃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對倉儲地點的建設,要充分考慮到建設地點周圍的物流運輸規模和交通距離。此外,有些地區是以工業生產為主,產品的對外運輸需求較大,這就需要綜合考慮該地區的生產能力,和對外運輸的主要方向,合理規劃運輸場站和交通線的建設。在一些大型城市中,物流運輸兼具的社會服務功能較多,在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設施的社會服務功能。

4.2提升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利用

當前我國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在經濟發達地區,比如東部沿海地區,城際軌道交通也已經逐步完善。但是,一些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比如,在城市群建設規劃過程中,城際軌道交通是重要的建設內容,當前的城際軌道交通建設也已經初步完善,但是除了高峰時段的使用效率較高外,這些軌道交通的運能被大量閑置,尤其是在晚間停止運營時。為此,要注意對城際軌道交通的使用,節省傳統的運輸方式帶來的環境污染和高額成本。此外,倉儲服務設施、交通運輸設施、物流運輸管理等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利用,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合理節省運輸和倉儲的空間,緩解高峰時段的物流壓力。

5結語

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國民經濟全面發展的基礎,完善、合理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有效促進區域發展過程中的經濟聯系,帶動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下,提高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更是實現國民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作者:李欣潞 單位:山東省煙臺市交通運輸管理處

參考文獻:

[1]王振.分析區域可持續發展下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36(5):31-32.

[2]馮雪萍.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廣西主要年份的實際數據[J].物流技術,2014,33(5):132-135.

[3]邢虎松,劉凱,鄧元慧.基于區域合作的區域物流資本空間配置研究[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3,13(6):37-43.

[4]張國權,李春好,孫承志.吉林省物流發展能力分析與對策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3(5):1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