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01 08:27:00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分析論文

會計天地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的思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及國家財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筆者就此談談個人看法.一,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存在的困難與問題,財政體制改革給傳統的審計方法帶來困難.當前,財政逐步推行"四統一",即:收費統一管理,財務統一核算,會計統一派遣,分配統一標準措施后,可以說堵住了"前門",有一些部門和單位就挖空心思地走"后門",違紀違規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隱蔽,性質更嚴重,對于審計部門來說,查處更困難,審計風險更大了.2,審計監督存在"五多,五少"現象.預算內資金審計多,預算外資金審計少;支出項目審計多,來源項目審計少;帳面資料查錯弊的多,座談調查,綜合分析的少;對主管部門,一級預算單位的審計監督多,對二,三級預算單位(包括內設機構以協會,學會等方式設立的財務帳戶)監督少;行政事業單位多,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而從事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的人員少,疲于應付日常工作,沒有精力去查深,查細,查透3,受諸多因素影響,審計監督職能無法充分發揮一是各級行政事業單位與審計機關級別不相上下,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單位之問的關系難以協調,缺乏相互制約和審計處理的強制手段與措86發展研究,2006年第1期施;二是審計依據與改革的發展速度不適應,一方面我們現在依據的法規,有些還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對審計中遇到的一些屬于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由于法制滯后而難以判斷;三是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審計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4,為宏觀服務的意識不夠.審計監督屬于間接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審計為實現宏觀管理服務的作用已顯得日趨重要,但從目前情況看,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項目大多是事后審計,事后分析,日常對被審單位的基本情況搜集和積累不夠,由于事后審計木已成舟,違紀違規總是不能及時得到制止,提出的一些審計建議也由于事過境遷,針對性不強,同時對審計發現的帶有苗頭性,傾向性,普遍性的違紀違規情況與信息不善于捕捉,導致很多信息從審計過程中溜走,削弱了審計為宏觀管理服務的時效性,權威性,致使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為宏觀管理服務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行政事業單位審計與為宏觀管理服務的作用不相適應還表現在審計工作人員缺乏宏觀意識以及政治與業務水平尚待進…步提高等問題二,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的幾點思考,與時俱進,明確目標.當前,在財經領域中,會計信息失●馮振秀真,會計核算弄虛作假的現象十分突出,對正常的經濟秩序造成了嚴重沖擊,針對這種情況,及時調整和重新明確審計目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行政事業審計要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從以前的審計模式中跳出來,按照"合法性,真實性審計并重,逐步發展到效益性審計"的目標,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并落實到審計行動中.2,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加強綜合分析.審計工作計劃的制定,審計內容的選擇,到審計工作的實施及審計成果的反映,都要突出重點.在審計項目安排上,一方面要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對象類型多,數量大,范圍廣的情況,不可能面面俱到,應緊緊圍繞當前,當地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據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不同階段的具體內容和目標,抓住領導和群眾關心的經濟生活領域中的難點,重點,熱點及帶有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來安排審計項目,組織力量開展審計,增強宏觀服務意識,加強對國家已經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及招待情況進行審計監督,反映問題,提出建議,促進政策的落實和完善,保證國家政令統一,并要注意歸納整理,分析微觀審計信息和資料,分析研究當前政治經濟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從中確定審計重點,查出共性問題的原因,向有關部門反映,為有關部門從制定政策,法規方面著手解決深層會計天地次的矛盾問題.另一方面在選擇審計項目和對象上,要有時效性和超前性,對國家和地方未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或重大改革項目,也可以提前介入,提供信息,這樣的審計結果容易引起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也容易出成果.3,拓寬審計領域,建立延伸審計制度.針對行政事業單位類型多,下屬單位多,資金分散的特點,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要在繼續搞好財政財務收支的基礎上,在.管理和效益審計上下功夫,使審計工作向縱深方向發展;使一級預算單位向行業,系統審計,向二,三級基層預算單位審計延伸;專項資金審計向資金投放和使用效果審計延伸.既要重視被審計單位本身經濟活動的審計,又要注意其所屬基層預算單位及附屬機構的審計;既要重視預算內各項經費收支的審計,又要抓好各項預算外資金收支的審計;既要注意被審計單位各項資金的使用情況,也要認真反映其資金使用的績效情況.以前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工作中延伸審計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重點資金,重點項目的審計力度不夠,預算資金的使用情況只注重其款項是否及時撥付到位,忽視其使用效果.而現實情況往往是大量的問題及相當一部分的預算外資金產生于基層預算單位和附屬單位,只審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或預算執行情況,發現不了本質問題,不能完整反映實際結果,只能了解一般性的表面現象.通過延伸審計,可以發現在一級預算單位審計中看不到的問題,能更進一步了解到豐富翔實的全面資料,為完善預算內外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果,系統反映行業面貌,為決策部門和上級領導制定政策提供第一手材料4,改進審計方式,方法,構建審計內容和重點的立體框架.一是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審計的重點要逐步向管理效益和資金使用效果方面轉移,探索行政事業單位績效審計新路子.一方面,應以抓內部控制制度為手段,找出薄弱環節.以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和著眼點,用財務收支審計取得的情況來評價行政事業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財務收支審計發現的問題,分析發生問題和影響效益的癥結.圍繞資金損失浪費的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審計,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那些嚴重浪費損失國家資財的單位和個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資金管理水平.二是增強審計力度,積極開展行業審計和專項審計或審計調查,提高審計工作的時效性和揭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