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與居民消費實證分析

時間:2022-01-22 02:57:09

導語:社會保障與居民消費實證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障與居民消費實證分析

一、前言

縱觀社會保障發展的歷史,社會保障的發展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更不是一元的,而且是多元的,總體趨勢制度不斷完善,體系不斷優化,觀念不斷深入。且各國社會保障制度也有差異。因此,在執行制度的時候,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怎樣才能使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適合于本國國情,這是每個國家或地區正在思考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旨在揭示社會保障與居民消費水平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便于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依據。1.研究背景。安徽省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二者開始趨向于平穩。下面將具體介紹兩者在安徽省的發展現狀。(1)安徽省社會保障水平現狀。國際上通常采用社會保障支出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來具體測度社會保障水平,該方式計算得到的結果可以有效地反映一個地區或國家用于居民社會保障支出方面的經濟社會資源有多少。建國以來,我國社會保障發展總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分別是創建與調整階段,停滯階段,恢復與發展階段。安徽省的社會保障在起步階段僅覆蓋了國有企業以及部分事業單位,經過安徽社會保障部門的不懈努力,才逐漸覆蓋到企業單位,甚至安徽省全體居民。如表1所示,自2004年以后,安徽省社會保障支出是逐步增加的,占安徽省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卻是下降的。在2004年和2005年,社會保障支出僅為133.32與157.88億元,相對來說支出數額比較少,這與當時安徽省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而從整體上看,安徽省社會保障事業正迎來一個美好的時代。自2000年開始,安徽省社會保障總的來說上呈螺旋式上升的趨勢。2009年,安徽省社會保障水平出現了小幅度倒退的現象。2011年安徽省社會保障水平為2.86%,全國的平均水平為3.82%,由此得知,安徽省比全國低0.96個百分點,為2000年以來的最大差距。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安徽省經濟增速高,但是社會保障水平增速低,其與全國平均社會保障水平相比較有一定的差距。(2)安徽省居民消費水平現狀。由表1得知,安徽省居民消費水平自2004年~2010年是不斷增長的,在這期間,農村和城鎮居民消費水平都有所增長,農村人均消費水平增加了2.21倍,城鎮人均消費水平增加了2.12倍。總體上,消費水平增加了2.06倍,但是農村消費水平與城鎮消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比例一直維持在3倍左右。2016年第一季度,安徽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427億元,增長幅度達12%,在全國排名第四位、中部地區排名第一位,增長幅度比全國多了1.7個百分點。2016年3月末,安徽省金融機構外幣存儲余額大幅度的增加。與此同時,居民收入也在平穩增長。2.研究意義。社會保障是國家通過立法和法律,并且由其承擔主要責任,通過大數法則,使國民收入得到橫向或縱向分配,從而提供物質保障一個地區或者國家的全體成員的體制的概念。居民消費水平是當城鄉居民在消費物質產品或勞務時,使人們在生活追求和物質與精神享受需要方面得到滿意程度的大小。我們通過改變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來增加消費支出,使資本大量地在市場流動,從而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研究兩組概念的關系具有歷史和現實雙重意義。社會保障是社會的“穩定器”,有了穩定的環境,人們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參與經濟生活。地區或者國家的經濟發展繁榮起來,同時也會反饋于社會保障事業,為社保事業的有效運行提供保證。隨著經濟全球化,各個國家漸漸變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然而,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經濟危機周期縮短等。從而我們可以通過改善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為全人類謀福祉。

二、分析過程

1.相關數據。通過對表1安徽省2004年~2010年7年間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居民的消費水平與整體社會保障支出狀況是相關的,但具體數量關系不清楚。2.相關分析。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如表2所示。社會保障支出和居民消費支出的相關系數為0.991,顯著性程度為0.000,因此,安徽省社會保障水平和居民消費水平的相關關系為正向相關,并且有相當強的關聯性。3.線性回歸。由表3可得,兩組變量調整的R方較大,為0.978,從而我們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對數據有很強的解釋能力。我們將模型P值與0.05作比較,如果小于0.05,即為顯著。如表4所示,模型是非常顯著的,顯著性水平為0.000。b.因變量:居民消費水平通常我們將回歸方程的sig值與0.05作比較,如果小于0.05,就為顯著。觀察結果為表5,模型中常數項是4482.405,顯著性水平為0.000;社會保障水平的系數值是26.571,T值是16.552,顯著性水平為0.000,因此,我們認為兩個結果都是顯著的。由此,表達式如下。(居民消費水平)=4482.405+26.571×(社會保障水平)4.結果。通過上述分析表明,社會保障支出水平升高可以導致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具體為社會保障水平增長1%,居民消費水平隨之增加26.571個單位,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對居民消費水平的促進作用非常顯著。

三、原因與建議

1.原因。社會保障對整個社會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通過橫向分配和縱向分配,風險由大多人共同承擔。當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時,消費者根據即期收入、預期的未來收入決定自己的消費行為,就會喪失了消費信心,人們就會產生儲蓄動機。此時,社會保障的不健全就會嚴重制約一個地區或國家擴大內需、啟動消費。當社會保障制度完善時。人們的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人們就會產生強烈消費欲望和動機,從而居民消費水平自然而然就會提高。2.建議。(1)健全社會保障相關法律。國家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者、組織者以及監督者。國家負有不斷地完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結構,保證立法體系的完整性、科學性、強制性以及權威性的責任。只有通過穩固社會保障制度的地位,才能解決后顧之憂。(2)解決資金缺口,應對不時之需。目前,人口老齡化與社會保障資金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做好這方面工作,要注意兩點:一是擴大社會保障資金的投資渠道;二是建立公開、公正的基金管理監督體系。(3)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建設完備的社保體系,他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要重視對私營企業、三資企業、個體戶、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工作。(4)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國家要特別從養老、醫療、教育方面實現農村居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切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進一步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從而推動居民消費水平的快速增長。

四、小結

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提高社會保障的覆蓋率,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居民消費水平,促進安徽省經濟快速發展。以此為例,可為其他地區作參考。

參考文獻:

[1]宋士云,李成玲.1992~2006年中國社會保障支出水平研究[J].中國人口學,2008,(03).

[2]白云先,肖偉偉.安徽省社會保障水平適度性分析[J].經濟論壇,2013,(11).

[3]王芳.中國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研究-基于2001-2009年面板數據[D].沈陽大學,2011,(21).

[4]陳平昌,電子商務技能培養與實訓[J].商情,2012,(47).

作者:孟洵 王娟 鄭峻青 單位:1.云南農業大學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