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
時間:2022-06-14 11:05:23
導語:依法治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依法治國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只有堅定地貫徹黨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才能更好地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依法治國;市場經濟;社會主義
任何社會形態都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體。依據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所以,作為經濟基礎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決定著上層建筑的依法治國,即市場經濟是依法治國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依法治國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主體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多元化。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經濟關系主要受國家控制,各經濟主體聽命于國家的行政命令,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很少擁有自己的選擇權;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則大相徑庭,經濟關系主要靠市場的力量來調節,配之以有限的國家宏觀調控,各經濟主體是獨立的,需要靠自己自主經營,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各類經濟主體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并不是無條件得到擔保的,必須堅定地貫徹依法治國的戰略,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才能使各經濟主體實現真正的獨立和自主。
二、市場經濟的競爭性
人的需求是無限的,而社會資源是有限的,人的需求無限性與資源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是人與自然物質變換的永恒性矛盾。這個矛盾的存在,會使不同群體之間為爭奪資源而展開競爭。毋庸置疑,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只有展開激烈的競爭,優勝劣汰,才能更有效地實現社會資源的配置。但是,參與競爭的主體必須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開展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各競爭主體為了追逐利潤的最大化,避免遭受淘汰的殘酷現實,使出渾身解數,無視公平公正競爭的規則,做出許多令人發指的“道德失范”之事。惡性競爭的現象頻頻發生,惡意價格戰、惡意貶損對手、假冒偽劣、虛假廣告……這種極端的個人主義的競爭,不僅會損害對手的利益,而且會損害消費者甚至是國家的利益,是極度不可取的行為。為了保持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規則和秩序,必須實施依法治國戰略,強調法治的重要性,依靠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的正當競爭,規范引導各類經濟主體的行為。
三、市場經濟的契約性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人們存在的普遍的行為模式之一就是通過交換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契約或合同是市場經濟的顯著特征,是區別于其他經濟體制的標志之一。契約精神能夠促進市場經濟良性發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但是現實生活中存著許多違背契約精神的“霸王條款”,比如說餐廳謝絕自帶酒水、營業廳捆綁銷售流量套餐等等。因為各經濟主體都是機會主義者,為了實現自身的最大利益,抓住一切機會,不惜損害別人的利益,達到自己的目的。為了弘揚正確的積極向上的契約精神,必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契約只有在法律確認下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在法律保障下才能得到履行,只有在法律引導下才能富有活力。
四、市場經濟的平等性
市場經濟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是承認市場主體作為商品生產者和交換者獨立平等的地位。自由平等是市場經濟發育的基礎,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我國由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去單一的公有制變成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各類經濟組織、某些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均可依法從事市場經濟活動,于是出現了市場主體多元化的局面。這些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不論其規模大小都能夠參與公平的市場競爭,享有其應有的權利,并且履行其應盡的義務。國有企業不得依仗其強硬的政府支撐惡意壓制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所有經濟主體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需要用法律的強制性保證各類經濟主體處于同等地位、同一起跑線上。
五、市場經濟的開放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各國的國內市場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全球化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下的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我國積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因此,伴隨著這種全球性的經濟開放與發展,各國的市場行為都必須要與國際市場的各種行為接軌。為了確保這些接軌行為的規范性與高效性,各個成員國家必須承認和遵守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國際市場貿易行為規則。綜上所述,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市場經濟主體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契約性、平等性和開放性,以及市場經濟中最終的產權制度都必須以法治為前提,只要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強調法治的重要性,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獲得長足發展。
作者:張玲花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3]張紅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的發展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4(6).
[4]鈕敏.對市場經濟條件下主體法律地位平等性的思考[J].延安大學學報,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