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思考
時間:2022-12-19 10:04:39
導語: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態建設,經濟飛快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使得生態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促進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本文就此展開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生態建設;經濟建設;協調發展
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從文化、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等多個方面建設來實現,并促進各方面的協調發展,才能保證我國發展的良性循環,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本文就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進行了一些思考。
1當下環境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很多企業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都選擇采用傳統生產方式,導致污染物排放量飛速增長,甚至已經超出當下環境能消化的荷載。各種環境問題此起彼伏,如全球變暖、森林劇減、干旱洪澇、土地沙漠化等等,導致生態環境嚴重失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與工業垃圾也與日俱增,現在已經包圍我國大部分城市,很多城市空氣質量經常達到紅色指標。這些問題都是由經濟快速發展造成的,因此,必須轉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落實貫徹科學發展觀,將生態建設提上日程。
2生態建設的重要性
在黨的十七大上總書記就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樹立生態文明觀。社會想要發展進步就必須與自然和諧共生,只有與自然、資源協調發展,才能促進經濟的良好發展。作為一個經濟飛快發展的人口大國,過去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不再適用,投入廉價資源、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已經造成生態失衡、資源枯竭的嚴峻局面,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不斷惡化,環境承受能力越來越差。生態保護已經不再是環境問題,它現在已經是社會問題、經濟問題了,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關注重視,一起努力才能優化。近年來,由生態惡化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都在提醒人們生態建設的緊迫性,只有促進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社會經濟的增長速度也與日俱增,在推進物質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同時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其已經對經濟的發展造成影響,因此,環境治理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下,人們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發展最快化,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取得一系列成果,從而導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在人類生存活動中,生態環境一直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而經濟的發展建設也離不開自然的幫助,因此,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當下,應將環境治理視為首要任務,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建設好生態環境,才能保證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4對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建議
4.1提升社會的環保意識。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人們也意識到世界沒有足夠的資源供給發展,因此,已經不能再單純只重視經濟發展,生態建設必須受到重視。為做好建設生態環境的工作,首要任務是提高大眾的綠色環保意識,樹立一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明確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綠色環保社會氛圍。近年來,雖然人們的環保意識在逐漸加強,但仍在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在環保教育與環保宣傳的工作上應該不斷調整,由點到面,讓生態保護融入到大眾生活中,成為大家共同的生活理念,從而提高環保的工作效率。4.2政府應樹立科學健康的政績觀。為促進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政府應樹立一個科學健康的政績觀。錯誤的政績觀使得政府干部只重視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環境問題,不能促進良性循環而導致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也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正確的政績觀更注重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建設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生態文明的建設,將環境污染破壞等因素也加入到經濟考核的指標中,提高經濟增長的速度的同時,也注重質量的提高,實現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4.3提高企業責任感。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提高環保意識,改變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注重生產線的素質提高以及產品質量提升。可以通過回收用過的產品、建立相關評估制度等方法降低浪費。對于一些浪費嚴重或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進行整改調整,在項目審批之前,將污染影響問題列入考慮范圍內,從根源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綜合考量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之間的平衡關系,以此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總結
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不僅能保護環境,更是促進綠色社會的積極建設發展。生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動態平衡,不僅要實現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更要推進社會經濟的良好發展,從而實現建設社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平衡狀態。
參考文獻:
[1]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副州長吳彥承.推動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協調發展[N].農民日報,2012,08:29003.
[2]張培勇.生態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經濟建設依靠生態環境[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8,05:48~49.
作者:季玲 單位:福建省武夷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
- 上一篇:生態經濟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分析
- 下一篇:招投標在建筑工程經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