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對電商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

時間:2022-12-08 04:47:12

導語:智慧物流對電商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物流對電商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

[摘要]電商經濟的活躍發展積極影響國內物流行業的整體水平,使之有向智慧物流過渡的趨勢。反過來,智慧物流又給電商經濟發展帶來全新發展機遇。現以疫情下電商經濟發展變化為背景,指出智慧物流技術應用對電商經濟的影響,包括人工智能效率、物聯網成本、區塊鏈思維、大數據技術等幾個方面,均有比較顯著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分析智慧物流特色,并提出其理想流程,以便幫助從業者直視智慧物流發展現狀,助力電商經濟復興。

[關鍵詞]疫情;智慧物流;電商經濟

在我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之下,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技術在物流行業與領域內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讓物流行業變得日益強大,同時突顯出了智慧物流的概念,包括電子商務在內的各行各業,均對智慧物流充滿期待[1]。在此前幾年,電商經濟因為智慧物流而有了較大發展,物流技術所展現出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數控化趨勢,讓電商所需要的互聯網+高效運輸、互聯網+便捷配送等新興產業模式的優化成為可能。除此以外,智慧倉儲、無人機、無人倉、分揀AGV、冷鏈技術、刷臉智能柜等,無一不展現出了智慧物流對于支持電商經濟發展的巨大潛能。因此可以認為,每一次物流行業的革新都標志著智慧物流的日趨成熟,而電商經濟也勢必會因此受到進一步的激勵,增大自身發展空間。

一、疫情背景帶來的電商經濟發展變化

(一)整體銷售體量的變化。開始于2020年初的病毒肺炎疫情作為重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對世界經濟都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沖擊。具體到中國國內,實體經濟與電商經濟均在此次疫情過程中遭到重創,根據國家統計部門的數據,一季度我國GDP增速同比下降5.6%,其中湖北省作為疫情重災區,GDP增速更是同比下降多達38.6%[2]。國內無論是消費、投資還是進出口,在第一季度都有極為明顯的回落趨勢: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0%。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下降15.8%,降幅比1至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二)電商經濟結構的變化。2020年1月至3月,全國網上零售額22169億元,同比下降0.8%。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536億元,增長5.9%,比1月至2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電商行業雖然較實體經濟表現略好,但所受沖擊背后的結構性變化問題值得重視[2]。以新零售典型代表的生鮮電商為例,因為全國多地都出現了因疫情而進行的小區封閉式管理情況,讓用戶從線下消費轉變為線上消費,這直接促使生鮮電商在訂單數量和訂單金額方面呈現井噴式增長。此時,電商經濟想要取得更大成果將會對物流承載力及服務水平提出比較嚴格的要求。(三)電商銷售形式的變化。疫情期間,電商銷售形式出現了兩種較以前不同的變化趨勢:一是自營電商平臺的各項優勢得到顯現。舉例來講,京東、蘇寧等自營電商平臺憑借自身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可以在穩定價格的基礎上確保商品供應,同時在自有物流體系內實現閉環。二是社區電商和生鮮電商有著加速增長的趨勢,《Mob研究院》的數據結果表明:在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呈供不應求的局面,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京東到家日活超過100萬,而盒馬也突破40萬,并表現出明顯的新用戶增長態勢[3][4]。

二、從智慧物流技術應用角度說明對電商經濟的影響

現在,我國物流行業由原來的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智慧物流讓豐富的物流資源要素更合理地完成融合與配置,能夠給電商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體驗與產品價值。中國物流和采購聯合會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智慧物流的軟件和硬件需求,有超過28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此次疫情在給電商經濟帶來一定沖擊的同時,也充分說明了智慧物流存在與發展對于電商經濟復蘇及重新崛起的重要意義。以下從智慧物流技術應用角度說明對電商經濟的影響方面:(一)人工智能的效率影響。2006年以后,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這使物流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對于電商經濟來講,人工智能將因為對企業運行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增加電商經濟的活力[3]。舉例來講,人工智能能夠參考消費者、供應商以及生產商幾個方面的地理位置因素、生產成本因素等,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得到最恰當的倉儲方案,而利用操作人員對指揮與調度經驗的學習,則可以從倉儲人、貨、設備、車等方面的狀態,快速提出決策建議,合理安排倉儲及后續運輸方案。另外,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別技術、視覺算法技術等,因精準測量貨品形態,而避免額外的工作量與差錯率,這都將是電商工作效率顯著提升的保障。(二)物聯網的成本影響。20世紀90年代,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T)的概念初步形成,當時受限于終端傳感器成本等因素,物流行業的物聯網技術發展緩慢。但時至今日,因為傳感器成本的降低,物聯網技術使物流行業更具智慧物流特色,依靠5G大帶寬與高速率的長處,物聯網能夠做到對車輛運行狀態實時監控,或者利用溫控傳感器達到全程冷鏈監控的理想效果等,這些都將給電商企業節約大量經營成本[4]。此外,物聯網中的信息聯通與智能互動做法,也將在無形中帶來節約成本的巨大貢獻。(三)區塊鏈的思維影響。區塊鏈技術能夠從塊鏈式數據結構中汲取靈感,并在分布式共識算法等優勢支持下,通過自動化腳本創造智能合約,這樣的做法很顯然對于電商企業及從業者是一次思維的革命,使之能夠意識到智慧物流中,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的必然性,在區塊鏈的思維影響之下,無論是電商的貨品生產、運輸還是交付等,各個環節均可以做到全流程信息記錄,同時信息可查,這不但有益于從發出到接收全過程的信息可追溯,更為重要的一點在于,區塊鏈的這種信息可追溯與不可任意更改特點,將讓物流電商產品管理進行資產化的革新,因而能夠對廣大身處電商領域的中小微企業,起到有效解決融資難問題的作用。(四)大數據的技術影響。在智慧物流領域,大數據(BigData)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它將讓智慧物流擁有強大的核心驅動力量,前述物聯網的興起,給數據收集和整理提供了便利條件、全新渠道,在此基礎之上,大數據能夠及時收集消費者的特征、商家的銷售歷史等信息,借助算法達到需求提前預測效果,并進行對應的倉儲備貨、干線運輸、末端投送等方面的準備,很顯然,這將在技術層面對電商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從而確保整個電商系統的有序與高效運行。

三、以電子商務末端配送為例的智慧物流特色

智慧物流給電商經濟帶來的深遠影響,正因其智慧化而得以顯現,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論斷,可用物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機械化轉變,由機械化到信息化,直至如今的智慧化規律加以證明。(一)智慧物流和電商經濟的關聯性。智慧物流和電商經濟的關聯性集中體現于電子商務對于智慧物流的需求與主動變革上。一方面,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得到普遍認可與廣泛應用的基礎之上,互聯網技術和傳統領域出現了整合發展的巨大潛能,這將使電商在操作流程中變得更加便捷,實現深度信息聯通和資源共享效果,均無一例外彰顯出了智慧物流的本色。物流企業的智能倉儲、智能運輸、智能配送等,都將成為電商經濟良性運轉的有力支撐。另一方面,此次疫情雖然對電商經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然而電商具有較強的風險抵抗能力,其所具有的靈活性與多樣化優勢,在疫情發生時能夠迅速調整自我形態,給出對應的變革方法。一些大型電子商務企業更是將更多精力投入于物流發展本身,從物流效率提升與成本控制方面找原因,力爭在物流角度達到電商優質高效發展的效果,智慧物流也在此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二)電子商務的智慧物流特色。互聯網+高效運輸、互聯網+便捷配送等新興產業模式為電商經濟發展所必須。針對電商末端配送這一環節,美、英等發達國家有較多可借鑒之處,發達國家電子商務的最后一公里,有著非常專業的末端配送模式與末端配送服務支持,例如亞馬遜公司的儲物柜服務,彰顯了電子商務在末端配送中的儲物柜模式及聚集計劃(COLLECT)優勢,再比如英國家喻戶曉的百貨零售連鎖商阿爾戈斯(Argos),對于用戶與電商企業的信息共享做得非常好。這些案例都說明了電子商務的智慧物流特色,其中最典型的作用多在于這幾個方面,即倉儲數量提升、配送質量優化、物流成本節約等,這對于促進電商經濟的復蘇非常明顯。(三)智慧物流既有問題的反饋。通過實際操作反饋,可以發現這些智慧物流成果,對于電商經濟發展的促進優勢明顯,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最為典型的問題有幾個方面:一是物流成本較高。由于不管是二次配送,還是基本的配送網點建設,都無形中加大了配送成本,與末端配送環節類似,其他環節也將讓成本的壓力從物流傳導至電商經濟本身。據分析,電商物流成本占比為銷售額的2%-7%為正常區間,然而實際上,受多種因素影響,物流成本占到電商銷售額5%-10%的情況比較普遍,這讓電商經濟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二是物流效率較低。智慧物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末端配送乃至整個配送體系的效率,然而智慧物流的應用范圍較窄,并沒有讓智慧物流真正推廣,這將造成配送效率低下,因而影響到電商經濟在疫情期間的進一步復蘇。三是服務質量問題。因為智慧物流體系的不完善,電商企業可能會因為物流的延遲、損毀、丟失等問題而遭受損失,除此以外,我國物流的各自為政,也帶來一系列服務質量低下的情況[4]。但總的說來,上述這幾項智慧物流典型問題,恰恰證明了智慧物流對于電商經濟的巨大作用。

四、理想的智慧物流的流程梳理

以電商經濟發展為指向的智慧物流,可借助先進信息技術體系構建形成智能化配送信息平臺,以及高度共通性配送中心,以便形成從初端到末端的完整配送系統,達到電商線上和線下的信息資源有效對接,以及節約物流成本和提升配送效率的效果。而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構建形成智慧度更高的配送信息平臺,使智慧作業技術真正發揮出優勢(如圖1所示),借助多項技術的結合,滿足物流企業、電商企業、消費者等各自的需求,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圖1所示,在智慧物流體系之內,運作流程以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為依托,由物流分撥中心應用貨物識別技術,針對包裹快遞將其投送于配送中心,進行初步的信息記錄,并及時反饋出去。而智慧配送信息平臺則及時整合有關信息,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出包括倉內技術、干線技術、最后一公里技術、末端技術在內的配送計劃。按照計劃進行的快遞包裹處理將是一個智能化的過程,智能化的分揀、調度車輛,智能化的車輛配載和共同配送,尤其是針對電商平臺在各種大型購物日的業務繁忙問題,將在很大程度上對此前普遍存在的配送問題進行解決,這是疫情期間電商經濟平穩復蘇的有利保證。(一)倉內技術。智能倉內技術是智慧物流與電商經濟協同發展的的一項重要支撐力量,它普遍具有節約用地、節約勞動強度、避免不必要的貨物損壞與遺失、消除差錯、全面提升倉儲自動化水平、提升管理者與操作者素質、提高物流效率等多方面的優勢,因此是智慧物流中的關鍵節點[5-6]。在智能倉儲方面,近些年,互聯網技術包括大數據、云計算、AI、物聯網等的廣泛應用,使國內有下述幾項技術值得重視,比如:(1)自動化立體倉庫;(2)裝卸堆垛機器人;(3)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4)自動化裝卸叉車;(5)無人車;(6)WMS物流倉儲系統。(二)干線技術。物流的智慧干線技術應用和其他人工智能場景有所區別,其發展壁壘在于模型的精準,其次才是大數據內容的多少,因此研究者普遍認為:未來會基于電商經濟視野下的物流過于分散以及長尾的市場情況,把指向精準模型的智能算法與物流價值鏈進行更大范圍與更深入的結合[6]。在這方面,信息實時傳輸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表現,得到了廣泛應用,現在的主要發展方向是無人駕駛卡車技術,它改變干線物流現有格局,目前尚處于研發階段,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三)最后一公里技術。智慧物流最后一公里技術主要涉及到統一調度、無人機技術和3D打印技術等,關于無人機技術及3D打印技術,目標在技術上已經成熟,國內外多家物流企業已經著手進行商業測試,它的機動靈活優勢正在顯現,預計在成本有效控制后,將變為特定區域的重要末端配送形式,未來發展我們將拭目以待[5]。而關于統一調度,筆者認為:若想真正打造智慧物流,使智慧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城市配送物流服務體系一定要依托多種新興信息技術盡快完善,比如為解決城市配送車輛通行難和停靠難等問題,要對城市配送車輛進行基于大數據的統一規劃、合理安排,完善管理效果,提供便捷服務等。(四)末端技術。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研究結果表明,傳統派件方式平均需要7分鐘來完成末端配送,而關于寄件,按照同一調查研究結果,有32.3%的用戶表示,寄送包裹等待時間在3小時以上。由于雙方時間不對稱所造成的等待時間過長問題,正是智慧物流所要著力解決的末端技術問題,比如電子簽收、智能快件箱等可以提供全天候的自主服務,能夠自由選擇并大量節約時間,把派件時間和寄件時間分別壓縮至30秒和10分鐘[6]。我國在智慧物流末端技術方面做出了比較積極的嘗試,通過電商企業自主開發末端智慧配送,像京東所開發的青龍電子簽收系統,以及物流企業與第三方合作的末端智慧配送,像豐巢快遞柜,都旨在打通物流的最終環節,提升電商整體運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趙云宵.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快速消費品市場營銷渠道研究[J].農家參謀,2020(5):18-19.

[2]蘭虹,趙佳偉.疫情背景下新零售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J].西南金融,2020(5):17-18.

[3]李超,譚佳珍.論電子商務平臺的經濟管理主體地位[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9(12):43.

[4]錢霖亮.電商經濟的時間制度與觀念———以淘寶、天貓等阿里巴巴平臺賣家為中心的討論[J].思想戰線,2019(11):14-15.

[5]鄭其明,竇亞芹,鄭明軒.“新零售”背景下智慧物流治理策略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20(4):31-32.

[6]張誠.探究基于物聯網技術平臺的智慧物流技術發展趨勢[J].現代商業,2019(11):18-20.

作者:繆銘煒 單位:寧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