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效率提升
時間:2022-04-09 03:15:22
導語:論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效率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制定標準體系,提高審計效率與質量,以此服務于審計評價
經濟離任審計是國家干部考核任用時的一項重要參考項目,因而具有非常高的嚴肅性。Felix等(2001)和Prawitt等(2009)研究發現,在有完整成熟的標準體系下審計,其質量與效率也大大地增強了。為使參加審計的人員所作出的評價有理有據,應制定一套較為科學規范、實用性強的評價、考核指標標準體系,IIA在1994年提出,每一個指標的內容及延伸范圍做一個較明確的界定,評價標準可量化分析,審計評價口徑應基本一致。對于定性評價標準,應緊貼經濟責任來建立。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內審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適當的運用材料,如未在被審計人遞交其本人的經濟自查報告與其本人當面座談、未要求被審計經濟責任人作出詳細書面承諾、必要的相關經濟合同文件及任前所在部門的總結報告及承諾書等等,就完全有可能在做了大量的審計工作后出現審計失察并得出不恰當的審計結論。要辯證地對待審計出來的經濟指標在審計評價中的應用,要突出其部門內部管理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合理合法,是否起到了保證經濟事項合法運行的保障作用,將審計評價客觀化、人性化。在做評價時,既要做到有理有據,也要嚴謹慎重。在突出其證據的充分性、相關性、可靠性的同時對隱性的小苗頭違規違紀行為要給予警示、警告。COSO也曾指出對于一些有疑問的、沒有徹底查清楚的問題要慎下結論,避免出現不該出現的問題。在對相關的責任人認定上,要考慮到具體部門、具體崗位,突出其特點。正確劃分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違紀與違規責任、錯誤與舞弊責任、個人責任和集體責任等,以保證審計評價的準確性。
突出審計重點,提高審計效率
Martin等(2000)闡述了內部審計中關于審計重點與時效性問題,而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上,往往是審計時限較長(10年或以上)、波及范圍大、內容廣,涉及相關人員復雜化。因此審計人員應根據重要性原則,運用審計職業敏感性和判斷能力,找準重點,防止主次不分。3.1要圍繞部門各年度經濟的重點進行審計,從經濟活動面的主要矛盾入手,審計其經濟管理活動及其效果。尤其在對各二級學院的經費審計時,防止預防通過各種非正常渠道變相使用專項經費。3.2要圍繞經濟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進行審計。例如部門的招標、代收付費、固定資產變更、單證管理等環節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確定現場審計重點,有的放矢。尤其是國有資產管理處、后勤處、圖書館等經常大宗采購的部門,更應該及時地監督,以便發現其中的問題,及早預防,防止國有資產流失。3.3要圍繞監察部門提供的材料和被審單位員工座談時反映的問題進行審計。對于有群眾反應的、有確鑿證據的相關事件,應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協作,爭取在可控制范圍內把反應的問題搞明白,搞清楚,不要擴大范圍。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作出調查,得出相關結論,報上級主管部門。3.4要通過對具體材料、資料數據的總結、歸納,針對性強的去針對具體的被審計部門及個人,盡可能早地做好相關部分的審計準備工作,確定好審計重點目標,防止出現多頭審計、重復審計的弊端。選取比較合理恰當的審計方法,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視情況采取逆查法、順查法、抽查法等。在審計取證時要慎重,選取質量高的證明材料,這樣可避免為防止出現審計風險而對數據資料進行復查。財務知識是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的基礎,在精通財務知識和精通計算機知識的前提下,會很快地幫助內審人員進入角色,準確地做出判斷。最后在審計復核階段應注意時間問題,在審計復核階段,對審計初稿進行修改不再復核的問題,和遇到疑難問題。這樣都會導致推延復核時間;在得出審計報告初稿后,在被審計人員及所屬單位交換意見時應按時完成,避免出現在意見交換方面拖延時間。從而來提高審計效率。
加強離任審計和任中審計質量
學校內審應根據審計工作“全面審計、突出重點、量力而行、穩步推進”十六字方針精神,通過組織部門及人事部門等協助,盡可能地將監督“關口”前移,將離任審計和任中審計相結合,由事后監督轉變為事前、事中監督,在任職的一段期間內對其所管轄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使其公開化,透明化。對于高校來說經常有大項規模的采購、基建、修繕、裝飾等項目,這些項目涉及的不但有行政部門,也涉及到相關二級學院,其主要負責領導干部有著相對直接的管轄權利。因為任中審計時效性很強,有的領導的違規是在整個任期的不同時段出現的,如果早些發現,就能更多地減少損失,也可避免干部“帶病提拔”,同時,任中審計也有對干部在任期內預警和教育、警示的作用,有利于落實審計工作計劃。Wallace和Kreutzfeldt(1991)依據1983年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專門小組對260家美國公司進行調查的數據進行研究發現,將審計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既可以節約審計成本又可以相對降低審計難度,也可以在審計過程中與其他的審計類型進行互動聯通,如預算執行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結合,財務收支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結合等。最后,任中審計也有利于內審人員確定審計重點,及時地做出預警。因此,及時地進行任中審計不僅能達到評價監督領導干部的目的,而且可以將違紀違規問題及時揭露出來,將它們消滅于萌芽狀態,使學校財產免遭或少遭受損失,防患于未然,增強審計工作的主動性,也避免了當有些部門的重要崗位領導多年不輪換崗位。如果只在離任時審計,更容易使某些不明朗的隱性案件藏匿起來。
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機制,促進審計成果的有效應用
首先,要建立一套有效率的內審機制,樹立經濟責任審計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并把審計結果作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讓,劣者下。學校的紀檢部門要重視審計部門做出的相關結論,對審計查出干部的經濟問題應認真對待,嚴肅處理。可以按照所涉及的違規問題、性質及資金額度的大小,由紀委出面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程序,該處分的處分,該教育的教育,該調離的調離,甚至情節嚴重的及時移交司法部門處理,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投機者討好”。其次,要重視審計結論中所涉及的問題,第一時間內解決同類問題,通過制定相關的制度條例等來制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的可能性。如在學校大規模資金使用頻繁的基建處、后勤處、國資處等,對于發現的、或有可能發生苗頭的問題,應提高認識,詳細地分析問題的發生環節、渠道,從而制定出針對此問題的辦法、規定或制度,從根本上杜絕第二次再在同類環節或問題上發生違規、違法問題。再次,在平日的審計中,審計組成員要有目的性地把一些疑似或近似的可疑資料做以記錄標記,以備日后審計之用。對相關的資料要作為審計檔案妥善保管、存檔,并修訂成冊。尤其是對類似于教務處、計財處等業務量比較大,同時又較專業的部門,對其所保管收檔的各類經濟合同、原始票據等,運用審計人員的職業敏銳性和平時專業的審計眼光做復合型的審計,通過對比法、排除法等相關審計方法,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審計。Kaplan和Schultz(2006)對美國119個上市公司首席審計執行官(CAE)就內部審計在公司內部揭露舞弊方面發揮的作用進行調查,提出只有發現小的問題,才有可能找到其背后一連串的相關問題。猶如冰山效應的問題,往往是人們只看到了水面上的那一點點的冰尖,而忽視了其水面下的大冰山。最后,建立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檔案,實行定期審計、動態管理,為黨委考察任用干部及領導決策和行政問責提供充分的參考依據。審計結果可作為干部考評、使用的依據。對能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的領導干部予以重用,對有違反財經紀律的干部予以警示提醒。把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歸類分析,可從分析干部在任職期間的履行自身職責及權利時所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和普遍性問題,形成相關的報告為領導的決策提供參考,也同時為其他部門,以及后任管理者在資金的管理,人員的配置以及權利的使用中提供參考及警示的作用,是非常有意義的。
提高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達到提升審計質量與效率的目標
Dennis(1998)把建立一個卓有成效的內部審計部門的關鍵歸納為三點,其中一點就是聘用有經驗、有能力、綜合實力過硬的審計人員。Roth(2003)指出內審人員的知識結構及專業能力直接影響離任審計工作的質量。這就要求擔任內審工作的同志要重視自身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堅定政治思想覺悟。在平時要不斷地加強政治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應觀看一些反腐倡廉的影視教材、法律法規等文件。審計部門也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及相應的財政制度來保障對審計人員的崗位培訓和后續教育,做到專業知識、審計技能和學歷教育“三管齊下”。同時學校應進一步加大對審計經費的投入利用,用新的審計方法技術來武裝審計隊伍。重視內審人員的CBOK2006“全球核心知識”對于一些社會上財務公司,建筑公司,預算公司所使用的專業預算審計軟件要有所了解,經常與內審業務接觸頻繁的部門進行溝通、學習,了解其工作環節及流程,經常走訪市場,詢問價格波動變化較大的原材料市場、易耗品市場等,與市場接軌,掌握市場趨勢。在信息化的經濟市場背景下,學習新的專業審計知識也是提高審計能力的重點。Prawitt等(2009)指出:“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越強,他們越能理解影響管理當局違規的原因”。因而,“如果被審計人知道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性很強,他們就會放棄進行明顯的盈余操縱”。如今現代內審是多元化的活動,也要求內審人員所具有的知識也是多元化的,除了會計、審計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備公司治理、內部風險控制、金融、稅務、保險證券和法律以及心理學和邏輯學的知識。配合相關的數據材料,將原始票據等運用到審計中。最后,參加內審的工作人員還要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實地的審計工作,在詢問法、觀察法、實驗法的大量運用下,結合經驗總結出一套符合高校內審的審計策略,來創新高校內審、創新經濟責任審計。比如將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任中審計、離任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及查處案件等相結合,以此來提高內審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本文作者:李星工作單位:隴東學院
- 上一篇:關于地方經濟干預效率的分析
- 下一篇:關于金融市場效率的提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