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高等教育雙軌制的現狀

時間:2022-01-18 03:35:24

導語:試議高等教育雙軌制的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高等教育雙軌制的現狀

一、知識經濟條件下提升成人教育質量的客觀要求

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報告《1996年科學、技術和產業展望》,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知識經濟,并對其作了比較明確的界定:“知識經濟是指以知識(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和使用(消費)為最重要因素的經濟。”OECD主要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50%以上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的發展也使得工作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半熟練工作大量減少,知識型工作大量增加。這種變化使得泰羅(FrederickW.Taylor)時期以機械性、被動性為主的技能型技術成為歷史,而彈性的、主動的智慧型工人已然成為了現代產業的支撐力量;同時,工作的靈活性進一步增強,地域性不斷削弱,工作流動性加快,一生固守一份職業已幾無可能;技術的革新造成工作類型和工作內容的更新速度加快,許多工作合并,且工作的獨立性大大降低,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工作的頻率大大提高。在這種情境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占OECD政府開支的平均比重在12%,人的素質和技能成為知識經濟實現的先決條件,并以知識為經濟增長的首要驅動力。因此,以先進技術和最新知識武裝起來的勞動力就成了決定性的市場因素。教育作為培養這一要素的手段,也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系統的封閉性,導致人才培養嚴重脫離社會的真正需求,使其自身發展與社會進步之間形成了兩個獨立的軌道。而知識經濟條件下的知識化、全球化和可持續性,均要求培養大量適應社會需求的知識型勞動者和智能型人才,這就客觀上要求成人教育需由學歷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變,由知識教育逐步向創新教育轉變。

二、教育全球化趨勢下成人教育與國際接軌的有效措施

當今世界已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世界,教育的全球化也已然成為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成人高等教育作為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優先領域和未來高等教育的重要陣地,究竟該如何調整和發展,事關我國成人教育的未來走向。同以合作為主的教育國際化不同,源于經濟全球化的教育全球化體現為通過教育資源、教育活動等諸要素的跨國界流動,實現對資源、信息等經濟要素的追求,同時也給各國教育提供一個在世界舞臺展示的機會。但是,目前我國的成人教育面對國際市場的條件并不成熟。一方面投入不足,品牌效益不突出;另一方面社會聲譽不佳,優質資源缺乏。面對各類型教育和培訓對成教市場的沖擊,各地成人高考生源流失已頻頻見諸報端。究其原因,在于各高校只注重規模與效益的擴張,而輕視教學質量與學生素質的培養,忽視了二者間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事實上,成人教育的優勢正在于多樣化的辦學形式,而問題恰恰在于部分學校利用這些優勢,放松管理,無限制擴招,從而出現“業余不業”(即利用業余生源辦全日制脫產班)和“函授不函”(對占計劃學時2/3的自學缺乏指導、檢查與考核)等諸多問題。凡此種種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質量很難保證。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在教育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更應注重的是對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模式等精華要素的汲取,對先進課程、教學管理及跨國辦學等經驗的借鑒。從這個角度而言,實現高等教育“雙軌制”的合并是改善我國現階段成人教育管理弊端,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應對措施。因此,完成高等教育雙軌制的合并,實現同一所學校成人高等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的資源共享,在對二者的統籌管理下實現同層次、同標準、同證書是促進當前成人高等教育從規模發展向質量效益轉變的重要手段,更是實現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與國際接軌的首要前提。

三、網絡時代———高等教育“并軌”的條件支撐

傳統的成人教育往往囿于工學矛盾的存在,加上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致使成人教育的課程內容偏重于理論教學,忽視成人的實際情況,加之教學評價流于形式,致使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成人教育管理體制將由傳統的科層制管理結構向扁平化方向進行轉變,中間層級的精簡將大大提高組織結構效率和溝通效率。”即以單個的成人學習者為管理單位將取代傳統的以班級為管理單位的教務管理方式。借助于網絡,教務管理人員可以采取更為靈活的管理辦法提高管理水平;網絡教育的即時性使學習者能按照自己的學習興趣主動學習,這也是實現終身教育和全民教育的有力保障;成人學習方式可以是學歷型的,也可以是非學歷型,課程內容可以是職業化的,也可以是模塊化的,課程形式可以是學分制的,也可以是非學分制的,這不僅是在職成人學習者當前職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未來成人教育轉型的客觀需要。網絡教育的評估是保證成人教學質量的關鍵。隨著教育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各成人高校可以橫向聯合,統一協調制定監督及評估體系標準,通過收集各高校遠程教育的真實資料,進行量化分析,評定等級,向社會公布,通過優勝劣汰使整個網絡教育系統更加規范。只有將教育質量作為發展的核心,成人教育事業才能夠隨著網絡時代的進一步發展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因此,分析并制訂符合我國網絡教育實際的成人教育質量認證與評估體系,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改進與提高,是探索網絡時代下成人教育發展必須重視的問題。上述特征對成人教育的發展既提供了“并軌”的條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條件方面,網絡時代的發展為成人教育的開放性辦學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不同類型的成人學員的個性化教學創造了條件;在要求方面,網絡時代下學生的學習特點要求成人教育的課程更多地以問題或話題為中心展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增強課程持續的吸引力,而不是將理論與實踐割裂,僅做系統的學科知識傳授。

四、新時展條件下對成人高等教育的重新定位

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越來越淡化,文憑補償的吸引力已微不足道。而且,在我國教育資源極為有限的情況下,“雙軌制”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在不能保證其質量、特色和吸引力的前提下亦有資源浪費之嫌,這也是學者們為何在對待成人高教及其發展的問題上,存在種種不同觀點和看法的關鍵所在。然而,學習化社會的到來要求每個成人學員必須努力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知識經濟也對成人高等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教育全球化的發展均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更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發展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將培養目標定位于能力的提升和素質的提高上,充分發揮成人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工作崗位高起點的優勢。”目前,我國的成人教育培養目標往往與普通高等教育目標相混淆,沒有突出自身的特色,不合理的教學與招生目的不僅浪費了教育資源,也違背了教學自身發展的規律。縱觀世界各國,隨著大學年齡組(18歲至21歲)人口的持續下降,高等教育中在職或成人學院的數量和比例均越來越高,但在這些國家并不會因為成人的年齡特點就采取“雙軌制”的教育體系或培養目標的雙重標準。即無論何種學習形式,相同規格、相同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其要求標準大體一致,而僅僅是全日制、非全日制等學習形式上的差異,且學生可以在入學后根據需要相互轉換學習形式。學生學完規定的課程,參加統一考試,取得同一種畢業證書,同一所學校所有的學生均納入學校的統一發展規劃。對我國現階段而言,雖然成人教育不得不面對來自多方面的嚴峻形勢,但極為有利的是網絡教育的發展為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了現實的條件支撐。網絡教育的發展需要實現同一所學校內全日制、非全日制學生教育的統一標準,但其前提是成人高等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的“并軌”統籌。同時,“并軌”并不等于排斥多樣化發展,也不意味著多種學習形式可以培養出多重質量標準的學生,我們既要借鑒國外高等教育發展和高等學校分層、分類發展的經驗,又要根據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的實際需求,調整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而實現成人高等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的統籌管理,既可以為個體的最優化發展提供條件,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我國人力資源的潛力,滿足新時展特征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

作者:劉茜李亞昕單位:西南大學天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