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

時間:2022-12-14 08:57:47

導語: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影響

1知識經濟會計理論的影響

1.1對會計目標的影響。傳統意義上的會計目標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準,即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有助于做決策。而隨著知識經濟的崛起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會計人員賦有更高的技能,能夠將網絡和會計目標相結合。打破傳統的會計模式,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按照財務會計的要求,按照企業的財務狀況一系列的流程,對許多會計信息進行重新編程分類,以適應現代企業瞬息萬變的管理要求。1.2和基本會計的關系。在傳統會計概念下,企業是主要以勞動力材料等實際存在的經營進行一系列。財務活動。在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時代里,已經將實體交易提升為實體與無形資產的特別市場交易,不像以往單純地投入資產或實物形成的體系進行的約定。1.3對利潤概念的影響在知識經濟時代沖擊下,利潤不在僅靠勞動和服務所創造,而是由智力資本和勞動資本共同構成的,相對于以往的利潤,實體經營創造的利潤比重正在逐漸減少,智力資本創造的利潤逐漸增大,人們的智力和能力完全可以在企業運用現代科技和技能,能夠省時省力,創造出利潤。1.4對資產的影響。工業經濟上的利潤要求企業從事生產或出售商品不僅獲取利潤換取貨幣,而且要求獲取最大利潤。在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所創造間接的利益遠大于實體交易。舉個例子,像微軟、華為、戴爾等現代科技企業,主要以智力研發的科技為主營業務,以設備,房屋為副業。因此可以分為智力和非智力利潤。1.5對財務報告的影響。傳統意義上的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它反映的是將實體經營結果,將許多虛擬的無形資產忽略,對于公司反映的財務報告信息不全面,缺乏預測性和價值性,不容易對管理層做決策起正面作用。為了減少這種風險,要求知識經濟下的網絡與財務報告相融合,提高及時性。

2對會計基本假設的影響

2.1對會計主體的影響。傳統上的會計主體是指在經營上具有獨立性或相對獨立性的單位。如果是營利性經濟組織,就是一個企業;如果是非營利性的單位,就是一個事業單位等,現在在知識經濟的沖擊下,這種會計主體的定義變得模糊,知識產生的長遠利益,也屬于盈利的范疇。無實體經濟逐漸演變成網絡經濟,幾百萬甚至上億的經濟業務通過互聯網可以一瞬間成交,也可以解約等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知識資本的增強,將會出現新的多層次、多方位的會計主體。知識和信息的持有狀況將成為企業創造利潤的主體,加速轉換會計主體成為重中之重。2.2對持續經營的影響。財務會計的基本假設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將按照既定的目標持續下去,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面臨破產清算。對于持續經營的企業,投資者需要通過其現在的財務狀況與過去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來預測其未來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據以做出投資決策。這是傳統意義上的企業會計,都是以實體經營并持續的企業,但是在知識經濟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互聯網組成臨時性的網絡企業,這種企業并沒有店面和設備等,這使得企業的持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表示臨時性企業按照其經營策略并沒有固定期限,也沒有多大的限制。2.3對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傳統的會計分期假設就是對持續經營假設的一種補充,它和會計的基本職能息息相關。會計分期假設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現在的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中,傳統的會計分期假設已經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影響。會計信息的時效性顯得愈發重要了,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和決策者他們對會計信息的要求就是最及時最有效,只有這樣最新最有效的會計信息才能夠更好地為他們的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知識在創新階段,投入的人力大,效益少,投入產出效益相對較少。如若分期,前后期會出現較大差異。虛擬公司的出現對持續經營假設的挑戰,使得人們對會計分期的必要性和期間劃分方法提出了質疑。網絡虛擬臨時性的特點比較強,比如在一定的時間內,有可能是一兩年,一兩個月,甚至一兩天,所以沒有嚴格的意義會計分期。2.4對貨幣計量的影響。傳統的貨幣計量方法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管理者了,首先傳統貨幣提供的會計信息有滯后性,從而無法讓管理者及時了解到信息,無法及時做出有效決策。單一的貨幣計量在知識經濟沖擊下,變成多元化。隨著國際化交易的增多,外幣業務和物價變動更是影響著貨幣的單一性和穩定性。現在的貨幣計量就同時采用貨幣和電子貨幣,以完善貨幣的不足,同時電子貨幣加快了企業資金周轉速度,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3對會計原則的影響

傳統的經濟環境中,會計信息的客觀性不那么準確,因為都是由會計人員主觀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及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會計憑證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實,數字準確,資料完整。但是會計人員的個人主觀原因,或者個人情緒等等都會影響判斷,然而智能化時代的來臨,幫助人們精準地分析數據,也有些計算機精英設計一些程序,完成客觀反映財務狀況。任何情況下謹慎性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傳統經濟下,會計人員容易受管理層影響,產生高估資產或者其他不客觀的報告。

4對實務影響

4.1對會計電算化的影響。在知識經濟的模式下,電算化發展越來越規范細致成熟。因為電算化必須滿足會計人員的工作需求,作為一個系統的企業財務軟件,要經過多次調試,多次實驗。電算化也會被逐漸開發更簡潔方便操作的系統。同時社會上的企業也對電算化人才高度重視,未來電算化人才需要掌握更高端的專業知識。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保護企業信息還有其他的文件信息也成為會計人員的研究問題,需要會計人員的高度重視,開發更多的保護軟件。4.2對會計工作重點影響。傳統的會計工作是包括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使用會計科目、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管理會計檔案等一系列工作,在過去,大家大多數采用手工方式,有些誤差不可避免。現在會計人員都重視電算化,熟練操作一系列財務軟件,開始從機器得出的數據中,對公司的經濟業務做出預測,更好地為管理層和債務人服務。4.3會計核算的重心發生轉移。工業經濟條件下,傳統的會計核算往往滲透到生產經營和業務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經濟業務事項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會計核算通常是有形資產和服務上的運營。然而在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還有會計信息系統的飛速普及的情況下,會計核算的對象不僅僅實體資產、設備等等,更是包括無形資產、商譽、知識產權、人力資本。像現在的很多公司以交易證券還有以互聯網技術領域為主導的公司,都是沒有實體的,完全靠知識在維持公司的運營。據我所知,一家連鎖集團順應知識經濟的趨勢,以經濟發展常態的體制機制為發展方式,以信息化產業鏈融合建筑產業鏈為產業發展戰略,形成多要素,兩領域高效益的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像這種公司完全依賴無形資產,而且發展越來越好。相信會計核算的重心將慢慢向無形資產上轉移。4.4對會計人員的影響。會計人員在知識經濟的發展下,越發感受到壓力。對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也要求更高。為減少知識更新所帶來的決策風險,首先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要過硬,因為計算機技術普遍使用,基礎的一些會計工作已經可以由科技代替。會計人員要從事高端的腦力勞動,突破專業問題,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從事管理上的工作,及時掌握信息,從而真正分析數據,從數據中預測企業的趨勢。面對現在信息國際化,跨國企業的興起,會計人員也應具備外語能力,以適應現在時代潮流,不至于被淘汰。4.5對會計信息實效性和多樣性的影響。伴隨計算機技術在現在社會的普遍廣泛的使用,打個比方,稍微正式的公司,都會采用用友財務系統,更加系統地進行一系列公司的流程。在很多大學課程中,都把ERP設為必修課程,一再地訓練,更加體現了社會對知識經濟的重視。以往無法及時并很麻煩提供的一些手工內容信息可以被會計數據設定出一些相適應的會計程序和編程,只要前期輸入,各個會計人員在各自權限就可以及時在電腦上查看。會計工作者可以利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相結合的方式編制出適應在新經濟環境下使用的會計報表,在現在經濟模式變化迅速的情況下得以生存。會計信息復雜多變,假如還用傳統的記賬方法,無法跟上高速發展的經濟。知識經濟發展下,會計人員有足夠的智慧就能很好地從多樣的信息中篩選出有效的信息。

5預測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和實務的影響

隨著知識經濟的日益成熟,會計人員的能力將得到提高,除了強硬的專業能力之外,還要熟練掌握電腦操作、外語等等。會計理論中,虛擬的知識的比例會越來越大。而對于會計實務,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將信息加工儲存檢索,在知識經濟影響下,伴隨著計算機的蓬勃發展,會促進會計實務的發展,會漸漸取代時常有錯誤繁瑣的手工操作。現在大家身處于經濟時代這個大環境中,傳統的會計工作無法滿足現在的發展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場變革是把雙面劍,對現代會計學來說是一個突破和創新的好時機。因此會計人員一定要從學會從實際出發,面對現在的經濟環境,要學會及時調整傳統的會計理論和實踐,變革傳統財務會計體系,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做出一系列適合我國企業發展的調整,指導會計實踐能夠有效進行,勇于突破傳統會計的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服務,幫助促進我國經濟的正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青,鄧家姝.新經濟與會計轉型[J].商業研究,2004(22):90-92.

[2]賈俊富.知識經濟對會計假設的挑戰[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1,19(3):5-7.

[3]李海.知識經濟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6(33):161-162.

作者:盛會會 單位: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