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影響實體經濟思索
時間:2022-05-21 05:15:00
導語:金融危機影響實體經濟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8年下半年,幾乎全球所有的經濟體都受到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也不例外。具體來看,本次金融危機通過以下三種途徑沖擊我國實體經濟:第一,外貿途徑。由于以美國為首的歐美發達國家的總需求下降,加之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相應抬頭,導致我國出口額迅速下降,出口企業由于產能過剩不得不被迫轉型或倒閉,直接沖擊了我國與出口型企業及其相關的實體經濟。第二,投資途徑。由世界金融危機引發的國外投資減少甚至抽逃,使部分對外資依賴較強的企業遭遇資金壓力,加劇了宏觀經濟的運行風險。第三,匯率途徑。受金融危機影響,各主要經濟體為減緩本國經濟下滑的趨勢,競相采取貶值貨幣刺激經濟運行的貨幣政策,已經成為大國間經濟刺激政策博弈的焦點之一。歐美主要發達國家迫于其國內壓力,采取各種手段要求人民幣升值,導致人民幣被動升值壓力加大,總體上,此次金融危機對我國外向型實體經濟、外資依賴比較強的地區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大。因此,首先受到這次金融危機沖擊的地區是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地區(如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其后隨著金融危機的深化,其負面影響逐漸向全國各地區擴散。
一、金融危機對河北省經濟的影響
河北經濟對外資和外貿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不僅遠低于江、浙、粵等沿海發達地區,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機初期受到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伴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化,一方面,早期遭受嚴重沖擊的沿海外向型企業加大開拓國內市場的力度,從而加劇國內市場的競爭,并且會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尋求低廉的要素成本來為其遭受重壓的外向型出口產能減壓;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的后期沖擊伴隨著市場流動性的變化、要素價格的升高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逐漸傳遞到河北。這對綜合競爭力不強的河北企業來說構成巨大壓力。一方面,直接受到了同類型沿海外向型企業的國內市場份額的擠壓,另一方面,在同一地區面臨沿海外向型企業過剩產能在同質化政策下向中部尋找出路的壓力。金融危機對河北省的沖擊可以概括為:“近憂較小,遠慮堪憂”八個字。具體來看,金融危機對河北經濟的影響分為三個階段。
(一)初始階段
由于河北經濟發展對外依賴程度還不夠高,金融危機對河北省的直接沖擊還不十分明顯,間接沖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出口困難。以美、歐為首的發達國家的總需求下降導致河北省的出口額下降,但由于河北實體經濟總體對外依存度較低,所以,在這一階段出口貿易下滑對河北實體經濟總體影響相對較小,實體經濟依然表現出總體向上的態勢。據石家莊海關統計:2009年進出口總值完成296.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2.9%,其中出口總值156.9億美元,下降34.6%,降幅分別比上年收窄0.6和1.4個百分點;加工貿易完成出口28.5億美元,下降15.4%,降幅比上年收窄6.3個百分點。出口貿易所受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但受到的沖擊幅度遠小于沿海地區的外向型實體經濟。
2.由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引資困難。長期以來,河北省的發展始終受到資金瓶頸的制約,而近期全省范圍內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使得資金短缺更為嚴重。金融危機的出現,導致國內外流動性驟減,在危機的初期國外投資出現減少甚至抽逃,國內各地區的跨區投資也出現大幅度萎縮,這給河北省的對內對外引資工作帶來了困難。2009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49%,增幅居全國首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8.9%,拉動經濟增速5.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省經濟增速為9.6%)。雖然從數據上來看,河北省的引資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要把這些數據放到河北省各地積極推進“三年大變樣”以及承接國內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其引資工作仍不容樂觀,各地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仍存在較為嚴重的資金不足問題。總體上來看,外資以及國內跨區投資不足加劇了河北省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
3.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總需求不振導致鋼鐵等原材料價格下滑,大大降低了河北省實體經濟中支柱產業的盈利能力。同時,由于國家加大對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導致國內粗鋼和建筑用鋼需求極度萎縮,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以粗鋼為主要產品的河北鋼鐵產業壓力頗大。
(二)延伸階段
伴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化,各國政府為應對危機紛紛出臺各種經濟刺激政策,采取各種各樣的貿易保護手段,如我國沿海部分有實力的外貿企業在金融危機環境下把發展的重點放到內地,由此也給河北省的經濟發展帶來直接的壓力。
1.由金融危機引發的長三角、珠三角企業大面積倒閉影響了沿海資本向經濟增長的第三極———環渤海區域的轉移,而且還同河北省競爭國內投資,給河北省吸引國內資金參與省內建設的構想形成一定的障礙,影響河北省的經濟發展。
2.部分有實力的外向型企業,在外部需求日益趨緊的形勢下把目光瞄準國內市場,實施戰略轉型。由于這些企業積累了相對充裕的資金、成熟的生產技術和高水準的管理水平,使得這些企業在國內市場上具有相當強的競爭能力,這些企業的轉型直接加劇了國內市場的競爭,給河北省企業帶來了競爭壓力。以浙江省為例,2009年,在凈出口同比下降22.1%的情況下,浙江經濟保持了8.8%的增長速度,這與企業迅速調整了市場結構是分不開的。
(三)復蘇前的黑暗階段(新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階段)
金融危機到底會對世界金融體系帶來什么樣的沖擊?到底會對世界經濟體系造成什么樣的沖擊?世界經濟到底會在何時見底,到底會在何時走上復蘇之路?這一系列問題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可以預見的是———復蘇前的黑暗階段、碳關稅條件下的貿易保護、“兩反一保”的調查升級以及競相的貨幣貶值就成為歐美發達國家在危機末期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在這一階段,歐美發達國家把保護的重點放到加強其國內市場競爭的有效性上,以維持其技術優勢產業的全球壟斷地位。在這一階段,中國龐大的實體經濟的過剩產能所受到的擠壓超出人們的預期,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國內各區域經濟間的競爭也會因此而加劇。據美國勞工部稱,美國的失業率仍維持在10%的高位。同一階段公布的歐元區失業率也達到10%。以往經濟危機的歷史表明,歐美失業率居高不下往往會造成其政府縱容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在這一階段,全球以增加社會責任為借口的各種各樣的新貿易保護主義逐漸蔓延,為危機中的全球經濟復蘇增加不確定性。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在國際貿易保護行動中“首當其沖”受害在所難免,2009年1—4月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向中國發起“兩反一保”調查38起,案件數同比上升26.7%。從河北省當前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河北經濟在延伸階段和復蘇前的“黑暗”階段受到較大的沖擊。事實上,統計數據顯示,河北省2009—2010年生產總值增速全年為10%左右,同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和7%左右。這印證了我們關于國際金融危機在初期對河北省經濟沖擊相對較小的判斷。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河北省經濟受直接沖擊較小的背后既有經濟外向性較低的因素,也有國家大力投資基礎建設對河北省鋼鐵等產業拉動較大的因素。如果全球金融危機不能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被扼制,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深化,各種新貿易保護主義手段蔓延,將導致河北省面臨的外部發展環境日益惡化,河北省所固有的諸如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競爭力較差、產品科技含量低等劣勢將逐漸顯現,河北省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將受到不利影響。
二、河北省應采取的對策
應該看到,當前國家所采取的維持經濟發展的各種措施都是圍繞在短期內維持經濟以相對較高的速度發展而制定的,其中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短期政策。這些短期政策措施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一個地區的綜合競爭力,河北省在經濟發展上已經落后了其他沿海地區,但金融危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調整、縮小差距的機遇,我們必須在國家刺激經濟計劃的大框架下,結合河北省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經濟發展計劃,從而使河北經濟在下一個經濟擴張期內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鑒于此,我們認為,河北省應該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在初期對河北實體經濟直接沖擊較小的寶貴時機,把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同河北省的產業升級、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提升企業競爭力結合起來,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努力擴大內需創造就業機會,實現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為渡過金融危機沖擊的后期階段以及實現實體經濟的平穩、可持續增長提供保障。具體來看,河北省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一)發掘新的投資來源
目前來看,河北省能夠發掘的新投資主要有兩個來源:第一,把吸引外資的重心從美、歐、日等地區向外擴展,把單純吸引發展資金向吸引先進技術轉移。比如,可以考慮到資金充裕的中東、拉美等產油國進行定向招商,通過多種形式大力發展河北省的石油化工產業,充分利用河北要素價格較低的有利條件,吸引產油國的資金和原油資源到河北省發展石油重化工業;到具有技術優勢的歐美發達國家,吸引擁有先進、專有加工技術的中小企業與河北省的低價格要素結合,打造定向產業園區,提高河北省傳統行業的技術升級。第二,擴大對內開放力度,吸引沿海地區受金融危機影響從實體經濟退出的大型產業資本到河北省投資,充分展示低要素價格對大型產業資本的影響力。
(二)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升級
河北省的產業結構已經到了亟待升級的地步。在其主要支柱產業中,鋼鐵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為6.6億噸,需求僅5億噸左右,約四分之一的鋼鐵及制成品依賴國際市場。2009年粗鋼產能超過了7億噸,產能過剩矛盾將進一步加劇。煤化工、水泥、平板玻璃、風電設備、多晶硅等重點發展的產業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過剩。具體來看,實現產業升級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第一,堅決淘汰、轉移落后產能;第二,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提升現有產業;第三,發展一批有增長潛力的新興產業。雖然由金融危機帶來的失業等社會問題會給河北省淘汰落后生產力、實現產業升級帶來極大的壓力,必須克服當前困難,充分抓住歐美很多大企業由于金融危機不得不放松對我國高科技產品及新技術的出口限制這一有利時機,結合河北省產業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融合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為產業升級、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三)增強省內企業的競爭力,積極搶占經濟復蘇后的國際市場
河北省這次受到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這并不意味著河北省企業的競爭力強。金融危機終將過去,國際市場的需求也一定會恢復。由于很多外向型企業元氣大傷,對外向性不強的河北省企業而言,這將是一次難得的重新洗牌的機會,如果我們的企業能夠未雨綢繆、早做準備,我們就會成為危機過后最早獲益的地區。對河北省而言,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途徑主要有兩條:第一,謀劃未來河北省對外貿易的發展要適應人民幣貨幣環境變化所釋放出的引導信號,就是要想辦法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附加值,降低單位出口產品中的資源、能源與廉價勞動力的占比,減少出口品對廉價生產要素的過度依賴,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為此,我們要充分利用財政手段鼓勵河北省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和產業技術增加值,引導、鼓勵、企業主動增加河北省新興產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的進口,使用全球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調整與發展,實現技術進步推動經濟增長。第二,從貿易方式上看,由于服務貿易對環境與資源的消耗極低,而且貿易條件較一般貿易與加工貿易要優越,尤其是高端服務貿易出口環境相對寬松,應該成為河北省對外貿易增長的新動力。
- 上一篇:省級出口農產品示范區建設意見
- 下一篇:藍色經濟競爭力解析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