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1-22 10:40:39
導語: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經濟體制的飛速發展,使現代經濟不但掌握著金融理論上的知識,又對國際金融實務有所掌控,能夠適應社會現展的金融人才非常稀缺,因為金融人才不僅要適應時代的體制,還要適應市場需求,在此背景下,國際金融的教育課程被拉上序幕,培養更多的高能力綜合型金融人才,做好金融教育的改革工作,已經當前當務之急的重點工作。
關鍵詞:國際金融;教學;改革途徑
一對國際金融課程進行改革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提高國際金融知識的內涵。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化,就業似乎已經成為了目前社會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造成就業困難這個問題的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企業的要求較高,人才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要從根本上解決就業難這個問題,就要從實際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是基于這個目標,力圖把學生都培養成符合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的金融優秀人才,不僅是掌握好書本的理論知識就可以了,還要求學生了解實務操作的過程,了解和金融行業有關的法律法規,使學生的國際金融知識水平整體上升,幫助其解決就業難的問題。(二)有利于國際金融相關企業行情的發展。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就說明它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其服務,尤其是世界經濟在這些年不斷的出現大危機,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和社會需要的國際金融人才更加的稀缺,既要求能夠適應當下的經濟環境,又要求能夠幫助到企業面臨來自世界經濟的危機,同時還要考慮國內的一些經濟挑戰。國際金融課程的改革有助于培養拔尖的金融業人才,其能夠給國家金融行業提供堅實的人才后盾保障,可以不斷的為其輸送新鮮血液,對國際金融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創造更多的價值[1]。(三)有利于滿足國際金融不斷發展的需求國際金融的不斷變換,風起云涌,一些新發展,新觀點,新問題,源源不斷的被挖掘提出,以本國際金融教材已經包攬不了全部的知識點,國際金融的教學改革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及全面的融合理論,一些實際案例的運用,也顯示了國際金融領域源源不盡的新觀點,因此教學改革是針對瞬息萬變的金融經濟形勢的最正確選擇。
二國際金融課程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單一。國際金融教學思想雖然一直在實行改革,但是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國的高校國際金融教學的思想意識還是停靠在傳統理論知識的層次上較多一些,主要方式仍舊以分析式教學為主,教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依舊是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較老師多少有些被動,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筆者調查,現在全球化進程加劇運行的狀態下,學生已經對金融知識提高了不少興趣,但是教學模式上的單一,始終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的,這也是影響國際金融人才培養的一大障礙因素[2]。(二)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國際金融的課程教學內容應該要根據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國際金融教學理論的任何一套的誕生,都是需要有案例基礎的,通常都是由發生過的實實在在的經濟案例所決定,但是經濟形勢的另外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發展變化快,瞬息萬變也不足為怪,因此國際金融教材的內容更新是一大問題,如果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呆板教條,那么肯定是不利于學生對金融知識的學習積累的,也不利于學生提高其金融水平。(三)缺少優秀教師團隊。學生主要就是依靠老師的講授來了解國際金融課程,所以學生能不能很好的利于好國際金融的理論知識,較好的與現實的經濟情況結合起來有效運用,就是考驗教師教學水平與專業高低的時候了,雖然我國的優秀金融教師不占少數,但他們大多數都集中在國家的重點高校,一般的學校雖然有這類課程,但并沒有符合配套的教師資源[3]。在我國,優質的教師資源得不到大家的共享,已經是常態之事,什么樣的教師學生們都可以接受,任其發展,因此,在優秀師源上我國并沒有發揮好其作用,教師資源也嚴重的被浪費掉了,這對國家金融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大損失。
三國際金融課程改革的途徑
(一)改革教學目標。世界經濟的命脈早已掌握在金融業的手中,這時候的發展趨勢就是,金融人才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高標準要求,在國際金融方面我國人才的困乏也表現的相對明顯起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也為了培養更多的金融界人才,我國的國際金融教學務必要實施改革措施。教學目標的第一大重點任務就是先從實際出發,把理論性人才向實干人才開始培養發展,通過針對性的計劃教學,不斷的對教學目標進行修正改編,一切都是為了能讓我國所培養的金融人才,都可以做到具有時代特色,既懂理論知識又精通實務操作,同時他們還應該具備金融法律常識,這些高質量的金融人才便我國以后的高校教學奮斗目標。(二)重視案例的運用。雖然我國的國際金融課程教材在經過嚴格的篩選之后被確定下來,也已經非常貼合我國的經濟發展要求,但是課程教學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是被排除在課本之外的,學生對課本之外的東西難以理解,基于幫助學生對這些知識點進行理解的根本目的,筆者建議我國的高校可以在金融類課程教學體系上能夠實現案例教學的教導手段,不要出現”閉門造車“這樣的封閉現象,這就需要教師們發揮其應用案例的教導水平,首先案例教學應該是有始有終的進行,從導入到講解,最后到案例的總結,都需要一個完全的教學課程,而不是隨性即發隨便幾句敷衍了事,也要培養學生運用案例思考的習慣,讓他們在思考中進行真實的金融體驗,激發他們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他們向自己需要的目標加快行走步伐。(三)充分進行多媒體教學。現在很多教育機構都在實施多媒體教學,甚至一些偏遠的小學和低等院校也不例外,而且多媒體強大的教學水平能力是教育界統一承認的。如何利用好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進行高校金融教育改革呢?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利用好移動網絡這一塊的優勢,把金融教學與各種經濟金融新聞事件有效聯合,教師可以讓學生查找一些新聞視頻資料,然后在教師進行多媒體播放,教師也可以自行選擇需要播放的內容,然后通過對金融新聞事件里的金融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展開分組的討論與辯駁,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們都可以及時的對最新的國家經濟動態有所了解,也能夠提升自己講解金融現狀客觀評判的水平,其次,如果想激發起學生們對金融的學習興趣與決心,還可以用多媒體瀏覽國家金融機構的相關地址,例如中國銀行在哪里,海關在哪里,最后多媒體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其可以讓學生不用出門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個地方的金融環境,加深學生對世界金融問題的探索度,這些都是多媒體的教學優勢,也是為我國金融培養優秀人才的最佳便捷途徑[2]。(四)善于引導學生討論。根據報告顯示,全國運用案例教學的教育機構規模比重還是非常之大的,因為畢竟金融理論知識只是一個空的框架,它的作用也只是基礎作用,而案例教學就像是主干上的重要分支,它延伸出來的教育手段意義十分巨大,它是將理論這個空的殼子進行重點栽培,在里面不斷的進行營養的填充與擴散,由此可見,我國高校是非常有必要進行金融教學的案例教學法的,例如,一提到金融經濟,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2008年的國家金融危機,美國的經濟危機案例就是最好的學習證明,但是即便再認真的學習和受授,都是不如自己主動分析的明顯度高的,只有自己對案例進行講解分析及交流,才能加深其在腦海中的印象,使之順手捏來,毫無費力。另外,獨特的金融眼光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通過課堂與同學的互相探討可以清楚的看到別人的金融眼光與自身金融意識的差距,便于自身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學生,教師們應該要做到因材施教,適合學生個體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有時候金融人才就像是孤軍奮戰的千里馬,而遇不遇的到真正的伯樂,自己能不能開發自己的潛能,都是一場未知的挑戰[2]。
總結與展望: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這個結果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其目的是為了現代金融業能夠擁有更多更優秀的金融人才,它的改革不單單是體現在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視上,也是對金融行業的一種期盼和敬仰,教育教學改革也必然會深入發展其要求,但是我們要理解的是,國際金融課程的改革仍舊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方面都不成熟,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基于此,學校和社會更加應該不懈努力,但是我們要始終堅信,只要是堅持國際金融課程改革教學目標上的正確性,就必然會成功,就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金融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任重.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問題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1,(04):97-98.
[2]孔立平.高職“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商業經濟,2009,(02):124-125.
[3]韓文琰.高職“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3):66-70.
[4]徐彬.國際金融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8):40+42.
[5]趙晶.關于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反思[J].現代經濟信息,2015,(08):492.
作者:王玥琪 單位:無錫太湖學院 商學院 金融系
- 上一篇:淺析金融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
- 下一篇:農村金融服務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