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新模式分析
時間:2022-04-23 09:07:08
導語:普惠金融新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了“雙創”和“普惠金融”提出的背景及重要意義;從小微企業特點和普惠金融業務核心兩方面入手,闡述普惠金融如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提出打造“雙創”+“普惠金融”的生態體系,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雙創;普惠金融;金融新模式
一、“雙創”“普惠金融”提出背景及重要意義
2014年9月,國務院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公開發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雙創”一詞被首次提出,幾個月后,又將該詞寫入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雙創”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一次重大變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雙創”是國務院的戰略部署。通過創業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對解決傳統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等現實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對象?!捌栈萁鹑凇笔恰半p創”環境下,金融主動擁抱產業,支撐“雙創”走向深入的重要布局。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對“雙創”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金融能夠促進公平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普惠金融作用,建立有效、全方位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為弱勢群體提供平等享受現代金融機構服務的權利與機會。普惠金融以發揮市場作用為主,走薄本微利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與“雙創”強調的包容性增長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二、普惠金融如何助力小微企業
很多小微企業本身或創始人團隊擁有大量無形資產(創始人行業影響力、知識產權),這些無形資產具備成為先進生產力的要素,此時充裕的資金支持就像催化劑一樣,能夠幫助企業迅速完成資源轉化,進而釋放出新的生產力。發達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有效的金融制度,是創業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一方面,解決了創新企業新資產和高風險難以獲得足夠銀行信貸資金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安排上與創新活動的高度契合,使小微初創企業得以快速成長。1.小微企業特點——資金需求時效性高,有形抵押物較少。小微企業除了創始人團隊和無形資產外,可供抵押的有形資產較少;在小微階段對資金投入(研發產品、市場推廣、批量生產、人才招募)的渴求度較高?!髽I存活不確定風險高,成長溢價性高。創業企業失敗率非常高,有“九死一生”之說,絕大多數創業企業撐不過3年。但其一旦跨越了由顧客的不確定性造成開發出來的產品變為商品的障礙和進入批量生產的產業化階段的障礙(由市場競爭導致的優勝劣汰),就能走上快速發展通道,成長為行業翹楚。這一點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尤其明顯,由此而帶來的成長溢價非常高。從上述小微的特點看,其非常適合引入風投機構做股權融資,而非銀行提供的債權融資。風投機構建立起來的多輪次股權投資體系,本質上是全世界、全部資本市場的人為企業承擔風險,從而使風險平均值大幅降低;而企業一旦成為“獨角獸”所帶來的成長高溢價率,也為風投機構帶來較高回報,彌補了投資失敗項目造成的損失。銀行的傳統商業模式特點就是“晴天給傘,雨天收傘”,只給好企業服務,小微風險高,不符合其規避風險的特征。普惠金融業務,宜從小微的初創期及以后切入。以美國為例,美國通過硅谷銀行助力于初創期的小企業,推動了一批高技術小企業成長為全球性企業。由于天使或種子期的科技小微企業尚未有成型的產品/服務,也沒有確定的商業模式,對創始人團隊的評價又相對主觀,企業價值不宜評估,投資風險過高,所以銀行不宜切入;而初創期的小微企業,其產品和商業模式已經確定,企業價值相對容易評估;而且可以通過投貸聯動來分散投資風險,是銀行可以切入的較佳時機;這個階段也是從政策層面需要銀行通過普惠金融業務去扶持的主要階段,因為企業后期成長得越好,風險越低,也會和銀行現有風控體系越接近。針對普惠金融業務而言,要建立起多維度風控模式,比如銀稅聯動(銀行與稅務系統納稅數據聯動)、銀基聯動(銀行與政府建立的引導基金聯動),還要更多考慮創始人團隊行業影響力、個人信用情況,綜合去評估小微企業的信用水平;以知識產權質押、政府項目融資、在建項目等靈活方式去放貸,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容忍一定的貸款失敗率,避免事后諸葛亮。作為對未來大客戶的培育手段,還可以考慮多輪次協同扶持,如按小微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授予不同的信用額度、特殊行業特殊額度支持等。2.普惠金融業務核心——借助互聯網科技快速決策,否則會錯失時機,也失去了普惠金融業務的價值。鑒于小微企業對資金需求的時效性,銀行快速決策能讓創始人團隊降低寶貴的時間成本,時間對于小微企業有時比資金還重要,因為市場有機會窗,錯過就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大的時間和資金代價,甚至會直接導致創業失敗?!`活的退出方式,比如可延期、可債轉股,不做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棵稻草。鑒于小微企業的特點,賦予其靈活的退出方式非常重要。從時間上,如果為實現預期的商業價值,延期償還就顯得十分必要;提供債轉股選項,通過債權的適時退出,也是小微企業比較愿意接受的方式,因為普惠金融本身以政策性支持為主,就不能做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棵稻草。
三、打造“雙創”+“普惠金融”的生態體系
金融支持“雙創”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風險投資機構、銀行、基金、證券、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合作,形成一個有效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才能徹底激發廣大創業者的創業創新活力和熱情。其中,普惠金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自2014年以來,商業銀行在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地,設立科技分支行500余家,各家銀行對科技金融機構進行考核,并建立獎勵機制,適當提高對小微企業的貸款額度,通過普惠金融實現對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金融支持。創業板、新三板等為各類投資基金投資小微企業提供了有效的退出渠道,也為銀行“債轉股”提供了較好的退出渠道。各級政府致力于營造誠信公平的信用環境。人民銀行不斷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將小微企業的海關、環保、勞動、司法等方面的信息整合利用,擴大信息覆蓋面和采集面,為小微企業信用評級提供依據和支持。國家發改委和超過60個部委一共簽署了19個守信聯合激勵備忘錄。對包括小微企業在內所有企業的守信行為,給予各方面的激勵措施,對于失信行為,在很多方面給予限制,激勵社會形成人人講信用、人人守信的制度環境。部分地方政府建立“雙創”引導基金和擔?;?,對于銀基聯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并取得非常好的實施效果。在國外也有成功的經驗,比如美國小企業管理局就是一個擔保體系。
四、結束語
目前,“雙創”+“普惠金融”這種金融新模式在我國方興未艾,二者的有效深入融合,將會裂變出更多、更有效、更具體的新金融和新產業的融合方式、方法,這種金融新模式也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周軒千.商業銀行深耕普惠金融[N].上海金融報,2017-10-20.
[2]曹月佳.“雙創”背景下的金融服務創新之路[J].國際融資,2016(8).
[3]程實,羅寧.金融與創新創業國家戰略[J].金融論壇,2015(7).
作者:蔣宇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遼寧省分行
- 上一篇:農企眾籌問題與對策研究
- 下一篇:金融市場與企業籌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