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23 05:11:00

導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論文

【摘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許多國有企業改革不到位,會計人員及管理水平存在諸多問題,目前其管理亟待提高。今后,應切實把握好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革著力點,強調規范化管理,實施人本化理財措施,強化風險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等,才會使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有根本性的改觀。文章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問題作了簡要的論述,并就如何更為有效的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以實現企業管理的目標,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資金

一、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新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建立不僅為國家出資人財務管理創造了條件,而且還對加強國家出資人財務管理提出了要求。為了建立與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相適應的國家出資人財務管理制度,目前應該主要研究和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1)內控機制缺乏造成管理無序:制度雖有,但執行沒有硬約束;事后檢查較多,事前控制不夠,事中監督乏力;企業內部審計受領導人左右,企業社會審計又受利益驅動走過場,很多情況下都是按企業領導的意圖處理財務。

(2)企業財務人力資源開發、配置不合理:國有企業的歷史原因,造成單位內部組織機構臃腫,因人設崗,人浮于事,分工不清,職責不明,特別是會計核算和管理中的不相容職務未實現有效的分離,出現問題互相推諉,甚至個別爭權奪利的現象。

(3)財務狀況不透明,會計信息失真:一些國有企業會計核算隨意性較大,造成財務報表不真實,合并報表往往掩蓋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這都是受內部人為控制因素的影響。財務會計信息不透明,賬實不符,應攤不攤,該提不提,盈虧不實;有的企業不良資產有增無減,長期掛賬,資金運作極度困難,年末賬面利潤看似不少,但應收賬款居高不下,時常難以支付到期的債務。

2.思想滯后

(1)觀念陳舊、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不能適應當前形式:相當一部分企業財務管理沒有及時的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沒有跟上改革的步伐,思想意識、經營觀念和財務管理方式還停留在原有的計劃經濟模式上,缺乏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開拓意識。

(2)國有企業改革不到位:國有企業改革的總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但對現代企業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應當是怎樣的,卻未能勾畫出基本的輪廓。我們長期強調改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分開,各自權能到位,卻一直說不清哪些是企業自己該辦的事,哪些是政府(國有企業所有者)該管的事,而且已使企業在改革中出現了許多諸如:企業承包包盈不包虧、財經紀律松馳和國有資產流失;“業主產權論”的理論及制度造成了國家、經營者和員工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利于調動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積極性;大多數企業廠長、經理三職集于一身,既是國有資產的代表者,又是企業經營的負責者,也是職工和自我利益的代表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廠長、經理任命的財務部門負責人必然要對這位經營者“負責”,迫使會計人員做假帳、報虛數,形成“廠長財務”、“經理報表”,從而勢必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

3.資金管理不善

(1)資金流向失控,加大了財務風險:企業資金的流向與控制脫節,體外循環嚴重,缺乏可行的考核辦法,事前控制乏力,事后審計監督走過場。資金的收支隨意性大,使用混亂,占用不盡合理,缺乏統一的控制,導致現金流量不平衡,支付能力不足,實際上靠借新還舊來維持經營;有的企業投資決策隨意性大,對子公司的投融資情況、資金收支、對外擔保、或有負債、利潤分配等重大決策掌握不全,私設小金庫、作假賬、虛報利潤現象時有發生。

(2)資金使用效率低,占用不集中:國有企業實行多級法人,劃小了核算單位,分散了投資風險,大部分國有企業資金的集中管理與內部多級法人資金分散占用的矛盾突出,出現企業多頭開戶、資金占用分散、資金沉淀嚴重、使用效率低下、管理失控的現象。有的集團內部,子公司設立的賬戶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一方面閑置、沉淀了大量資金,另一方面卻又因為籌集不到急需的小額資金,拿不出錢來調劑企業的資金余缺,導致財務費用有增無減,銀行貸款余額居高不下。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應采取的措施

1.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我國建立“政企分離,產權明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現代企業管理體制,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也是同國際接軌的重要突破。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后,競爭激烈,風險有增無減,這種改革顯得越加重要。在新的管理體制下,國家對國有資產具有擁有和處置權,并對企業進行宏觀調控和行業管理,做好政策指導和資產運營的監督。

2.充分發揮企業財務機構的職能: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對企業財務機構的職能和作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進一步強化對籌資、投資、資產、成本費用及利潤分配等方面的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一是發揮企業財務分析評價功能,合理調劑企業資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的主體就是進行財務分析,關鍵是了解企業的信貸能力、盈利能力和資金周轉情況,對企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及時作出正確評價,同時還要重點分析好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產結構。尋求合理的財務結構,企業就可以降低籌資成本,提高自有資金利潤率。

3.加強財務人員業務學習,提高整體素質: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是財務人員隊伍,國有企業要擁有一支政治堅定、作風正派、專業精干、素質精良、結構合理的財務人員隊伍。要保證財務人員隊伍首先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努力提高國有企業財務人員的經濟待遇,另一方面必須加強理想奉獻教育,使之安心本職工作。

總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不僅要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還應適應WTO的有關規則。充分認識到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管理,充分調動財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重視人才,使用人才,深化財務管理制度改革,積極向國外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學習,又要結合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國情出發,強化財務管理的外部監督和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使國有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

參考文獻:

[1]謝軍蓉.西方財務管理.中國財政出版社,1997,5.

[2]潘華.企業財務管理學.中國人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2.

[3]李心合.關于財務管理若干問題研究.財經研究,2001,1.

[4]王化成.財務管理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會計研究,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