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中小學財務管控問題
時間:2022-04-05 10:58:00
導語:簡析中小學財務管控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財政對教育的投入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試分析中小學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加強財務管理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中小學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的管理,而財務管理又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環節。中小學的財務管理對于正確籌措和使用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的效益,促進教育健康有序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幾年,隨著事業單位會計的改革與發展,事業單位會計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中小學校要建立起一個有利于中小學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財務管理制度。
一、中小學校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要的戰略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文規定: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經費支出,按照事權和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在財政預算中單獨列項。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事業中,中小學教育具有更高的戰略地位。
2、宏大的事業規模。中小學點多、面廣,在我國各類事業單位中最多、整體規模最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中小學40多萬所,在校學生2億多人。
3、事業支出大戶。在諸多事業發展投入中,教育是大戶,而中小學教育又是教育投入大戶中的大戶。2008年全國各級教育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中,中小學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支出為9509.62億元。
4、獨立核算的單位。就每一所中小學來看,雖然其辦學規模有的很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中小學也必須以校為單位進行核算,以反映投資狀況和投資效益。
二、中小學校財務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1、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一是財會人員素質不高,或是半路出家,或是由學科教師兼職,專職財務人員很少,會計基礎知識薄弱,對有關制度不夠熟悉,理解不夠透徹,特別是對會計科目的運用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如對擇校費、借讀費等預算外資金上繳財政專戶,并經財政撥返回的資金沒有按類別進行明細核算,而是將所有預算外資金全部作為事業收入進行核算;二是理財意識不強,許多學校領導把教學工作放在首位,爭取上級撥款積極,但忽略資金的使用效率。會計習慣于做好核算等日常工作,財務管理在工作中所占比重小,在討論學校有關財務管理問題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為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帶來不便;三是長期的上撥下用、多撥多用、少撥少用的財務核算和經費分配管理習慣,仍深深地影響著目前的學校會計和管理工作,財務部門其職能也僅僅是簡單的報賬及收費等事務性工作。
2、固定資產管理不完善。一些學校沒有建立固定資產明細賬,賬賬、賬卡、賬物不符,對購入的教學儀器設備、辦公家具、固定資產等管理不嚴,保管不善,存在資產損失現象,保管員沒有嚴格按照固定資產的分類標準登記實物賬,對清理出報廢、毀損的固定資產沒有及時辦理核銷手續,以保證賬實相符;有的教學樓已投入使用多年,但仍未辦理竣工決算手續,導致固定資產不能按時準確入賬;房屋裝修、設備購置等求好求新,裝修高標準、設備高性能、使用低效率等現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學儀器設備尚未達到規定的使用年限,就提前申請報廢或捐贈出去,再重新申請購買配置更高檔的設備,造成部分國有資產損失。
3、部門預算的編制缺乏計劃性和準確性。部門預算已實行多年,但學校在編制時對預算支出項目仍比較粗,尤其是業務費、修繕費、購置費項目,有的沒有詳細列出支出的時間、內容、金額;有的與實際情況不符,只是為了平衡預算而列支。按規定,沒有預算的項目將不予列支。有的對學生學雜費、借讀費、擇校費、住宿費等預算外收入的估算不準確,從而影響財政部門的返撥,如果實際收入比預算多,超出財政預算部分將延遲返撥給學校。
4、財務透明度較低。中小學的財務透明度低,會影響社會各界對基礎教育贊助、捐贈的熱情,降低其對學校的信任度。作為基礎教育的贊助者、捐贈人,總是想通過合理、合法、
有效的途徑來充分地了解他們所捐助的資金能否被謹慎地、按捐贈意愿使用,總是想確定資金的使用過程是否都有完整的財務記錄。他們最關心的是所捐贈的資產能否為學校開展業務活動服務,能否保證按照捐贈意愿發揮資產應有的作用。中小學財務透明度低,嚴重影響了贊助者、捐贈人的積極性,降低了其對學校的信任度,阻礙了通過接受社會捐助獲取學校發展所需資金這一經費籌集方式的順利進行。
5、學校沒有長期發展的規劃。很多學校都沒有根據政府對教育發展的要求來制定學校的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經費管理的短期考慮較多,只想在自己的任期內出成果。學校領導一旦調整,新的領導往往就會提出自己的校園文化理念和管理思路,有時還對功能室、外墻裝飾、文化雕塑等重新規劃設計,大興土木,而這些項目往往都列入了政府專項資金投資項目,二次裝修降低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改進中小學財務管理的建議及措施
1、強化會計人員培訓。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務人員從業資格,加大業務培訓力度并積極聯系相關部門進行業務指導,提高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使其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補充和拓展。首先,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讓他們熟悉法律,正確運用法律,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密守信”。其次,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可采取集中培訓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理論研究和實際交流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加強國家財政法規、財務規章制度的學習。再者,要落實財務人員的崗位責任制,使他們盡心盡職地做好本職工作,杜絕馬虎從事和不負責任現象的發生。
2、加強預算管理。中小學預算以獨立設置的學校為基本編制單位,一個學校一本預算,預算編制要反映學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做到完整準確,公開透明;應堅持“量入為出、統籌兼顧、保證重點、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編制年度預算,收入預算參考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根據本年度收入增減因素編制,對事業收入、勤工儉學收入、其他收入,既要打足,又要穩健,對沒有把握的收入不能編入預算;支出預算首先保證基本支出需要,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本著“量力而行、量入為出”的原則安排事業發展所需的項目支出。年度預算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變更和調整,確需調整預算,必須按規定程序,報教育和財政部門審批。
3、加強資產管理。中小學應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對校舍和儀器設備等資產,分別設立固定資產總賬、固定資產登記簿和固定資產卡片等,健全資產的購置、驗收、保管、使用、交接、維修等內部管理制度。規范資產處置,中小學校國有資產的出租、出借、出售、出讓、對外捐贈、報廢、報損等,要經過學校領導集體研究,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報教育和財政部門審批,資產處置收入要按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規定執行。
4、完善內控制度。學校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把好審批關校長是關鍵,學校要建立“一支筆”審批手續,不得多頭審批。“一支筆”大多是由校長掌管,校長一定要增強審批的責任感,了解相關的會計法規和財經紀律,嚴格按制度進行審批,凡超過預算限額或計劃外用款應拒絕簽字,臨時性重要開支,應按規定提交有關校務會議研究討論后再行審批,對不明了的報銷款項,要主動向經辦人、財務部門了解實情后再作簽批,要做到廉潔自律,不得以權謀私,搞人情簽批,或將個人的消費用公款報銷,財務管理人員要及時將會計信息反饋給領導,為領導當好參謀。
5、建立監督機制。中小學應實行財務公開,提高財務透明度,定期公示學校財務收支狀況、學校年度預算、決算以及季度財務報表信息,接受教職工監督,對重大項目支出情況要進行“聽證”和質詢。
- 上一篇:淺析單位財務管控的改善
- 下一篇:中小學財務管控案例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