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走訪審計方式的應用

時間:2022-08-02 04:31:04

導語:現場走訪審計方式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場走訪審計方式的應用

在企業財務審計中,現場走訪審計方法的運用對提高財務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非常重要,有時會事半功倍。現場走訪審計方法的具體運用如下:

1.企業外部走訪。

(1)行政關系單位和人員走訪。在審計實施和審前調查時,可以以被審計企業外部相關單位及相關人員為詢證對象,走訪被審計企業的主管部門、干部監管部門、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等如上級主管部門、財政、稅務、工商、海關、開戶銀行等,聽取各部門、各單位從各自角度所掌握的對被審計企業的情況介紹、評價以及對企業存在問題線索的介紹,了解有關部門對被審計企業的檢查和處理報告,以供審計參考,找出切入點和突破口。

(2)業務關聯方和人員走訪。主要包括經銷商、客戶、供應商,從這些關聯企業或人員的角度加深對企業所處行業的理解;同時,從他們與企業的合作歷史來判斷企業的運作風格和經營理念,并對企業的銷售業績、采購成本、回款能力等進行綜合判斷。

2.企業內部走訪。審計人員可深入到車間、班組、倉庫、職能部門、會計部門等內部部門,了解企業經濟活動和內部控制環境,包括:

(1)業務流程。現場參觀可以對企業生產的業務流程、生產裝備的先進性、產品生產的復雜性、工藝的科技含量、產品的主要成本構成,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例如,某工程機械企業的核心部件包括發動機、液壓件,均為進口;企業自身的生產僅涉及金屬板材的加工、焊接部分以及各項部件的組裝、噴漆。現場看到有部分產品因為核心部件沒到位無法組裝出廠,而核心部件要提前數月訂購。由此可推斷,企業需要大量流動資金作為“預付款”來采購零部件;同時,結合產品銷售要給經銷商一定賬期的現實。由此,對企業“流動資金”的壓力有了清楚的了解,并且對企業產品的“毛利率”受鋼材價格波動的影響程度有一定的理解。

(2)控制活動。通過考察“作業現場”是否干凈,功能分區是否明晰,零部件、產成品、半成品的擺放是否有規則等,衡量企業的實際管理水平;通過觀察車間的“看板”,了解企業生產計劃是否飽滿(如果只是上幾個月的生產計劃寫在上面,就有問題)、生產目前存在的問題(一般管理到位的企業,看板上會將最近生產上出現的問題點出,包括對相關人員的處罰、整改要求等)、企業著重要解決的難題等;通過深入企業“倉庫”,考察企業的存貨管理、企業產品的銷售狀況等。

(3)與企業員工進行訪問。通過在現場觀察員工的年齡、來企業時間、業務熟練度和工作精神狀態等,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有個判斷。例如,在考察連鎖服務企業時,可以體驗其服務。和服務人員交流,感覺其工作狀態、了解其進入企業的過程、收入水平及對企業的滿意度。這樣,可以看到企業人員招聘管理的體系流程,以及人力資源方面的競爭力。而在正常營業時間隨機訪問店面,可以看到企業的業務受市場認可的程度,并且通過觀察在繁忙的工作狀態下,店員服務是否井井有條,以此來考察業務流程的設計、員工的培訓狀況以及隱含在背后的管理水平。

(4)現場和企業管理層溝通。應盡量爭取與企業管理層的現場見面,電話訪談無法捕捉臉部表情,深度不夠,加大了虛假陳述的可能性。但是,現場走訪審計方法也有本身的局限性,其獲得的信息主要是非財務信息,大部分不能直接作為審計證據,只能作為財務信息的必要補充。在實施過程中,必須與財務信息結合起來,才能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同時,現場走訪效果取決于走訪調查對象、談話技巧與方式方法、審計目標內容以及陪同人員等因素。實踐證明,審計人員按照審計目標的需要突擊而秘密進行會有明顯的效果,比如對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詢證,應采取一對一的方式,以打消談話人的思想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