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淺議論文

時間:2022-01-08 02:14:00

導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淺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淺議論文

摘要: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中小企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當前,我國各種類型中小企業近4000萬家,占我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中小企業創造的價值約占GDP的60%、進出口總值70%;中小企業也是當前吸納就業的主渠道,有70%的就業人員服務于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為中小企業帶來了重要機遇,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提出解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策略研究

一、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分析

2010年7月1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4.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持續上升增至31.8%,其中,商務交易類應用的用戶規模增長最快。互聯網商務化程度迅速提高,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這預示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消費者的數量進一步增加,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潛力巨大。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初見成效,但相對于全球范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以及與大企業相比仍處在起步階段。對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環境進行分析后,發現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觀念問題、安全信任問題、資源投入問題等多種因素的制約,這些制約因素如下!

(一)對電子商務認識上的不足,導致中小企業對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不高

雖然電子商務在我國開展多年,但電子商務的知識尚未普及。許多傳統企業在電子商務化過程中存在一些認識誤區,有的認為電子商務就是電子交易,就是構建網站,建立網上店面,企業及產品信息,讓客戶通過它來購買東西,而且大部分已上網的企業也是僅僅停留在網絡廣告和促銷上,并且也只是將廠名、品名、地址、電話掛在網上而已,很少有企業擁有自己獨立的域名網址。即使有些中小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也只重視信息,忽視維護、管理和更新,有些企業網站打開還是幾個月甚至幾年以前的信息,即使有客戶通過網絡向企業發出請求,也不能得到及時響應,電子商務的應用只停留在很淺的層面上,很難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這樣,多數企業也就得出“網絡利用率差,營銷方式單一”這樣的結論。由于這些認識誤區。使得一些規模較小的廠商退出了電子商務市場,而一些準備應用電子商務的廠商也認為“開展電子商務費錢費力,效果不明顯”,被迫保持一種觀望的態度。可見,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認識的嚴重不足,大大制約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應用與發展。

(二)網絡安全及“信任缺失”成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最大瓶頸

電子商務是以互聯網為活動平臺的龜子交易,計算機網絡的發展與普及直接帶動電子商務的發展,但計算機安全性尤其是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也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由于Intemet本身的開放性,使網上交易面臨著種種危險,在電子商務中表現為信息泄露,篡改和身份識別。網絡信息安全在全球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國也不例外。CNCERT的監測數據顯示,僅2010年上半年,近6成網民訪問網站遇到過病毒或木馬攻擊:超3成網民賬號或密碼曾經被盜:近9成的電子商務網站訪問者擔心假冒網站。這些網絡問題讓電子商務發展前景蒙上一層陰影。網絡安全和信任問題已經成為網絡商務持續深層次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互聯網向商務交易型應用的發展,急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網絡環境。

CNNIC的報告顯示:只有不到3成的網民認為在網上交易是安全的,不到4成的網民在網上注冊時愿意填寫真實資料;電子商務網站訪問者中89,2%的人擔心假冒網站,其中,86,9%的人表示如果無法獲得該網站進一步的確認信息,將會選擇退出交易。也就是說,一方面,信任度影響著網民的在線交易行為,另一方面,網民對互聯網安全性的信任度卻非常低。這無疑制約了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速度。對此,電子商務專家表示,網絡交易遭遇信任危機,“信任缺失”已經成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可信網絡”建設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電子商務物流矛盾突顯產業鏈失衡,成為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又一瓶頸

電子商務作為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存在許多瓶頸問題,其中不可回避的瓶頸之一是物流瓶頸,而其中最大的“瓶頸”又是支付系統和配送系統的落后。主要表現在:在網上實現商流活動之后,沒有一個有效的社會物流配送系統對實物的轉移提供低成本的、適時的、適量的轉移服務:配送的成本過高、速度過慢等。自2009年11月21日起,國內韻達、圓通和申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先后公告稱,為了緩解成本壓力,將按照快件業務的距離遠近及運輸方式的不同提高服務價格,預計每單快件的首重價格將增長1-2元,續重價格每公斤也將提高1-2元。此次提價事件充分體現了電子商務物流之間的矛盾,

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勢頭,會加劇物流瓶頸問題。先進的電子商務和落后的物流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這問題表面上看是物流服務問題,究其原因是物流本身發展的滯后,是為物流服務運行的物流平臺不能滿足發展的要求。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相比,即便是發達國家的物流,其發展速度也難以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并駕齊驅。在我國,物流更是處于經濟領域的落后部分。長期以來,由于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社會化程度低,物流管理體制混亂,機構多元化。另外,我國物流企業與物流組織的總體水平低,設備陳舊,損失率大、效率低,運輸能力嚴重不足,形成了瓶頸制約物流的發展,

(四)人才與資金投入不足,投入結構不合理,欠缺信息化建設

人才缺乏一直被視作困擾中小企業的中心問題,農村和偏遠地區中小企業的人才問題更為嚴重。中小企業往往沒有優厚的待遇、良好的機制和制度吸引優秀人才,也沒有充分發揮個人才智的研究項目、研究環境和激勵機制。作為知識和技術的載體,人才流動和人才管理制度給中小企業帶來了新的難題。數據顯示,缺乏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約占60%。對中小企業而言,尤其需要電子商務項目管理人才和業務操作人才。另外,中小企業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和資金籌措渠道,這是影響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實施的主要原因,

現階段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成本仍然較高,除了需要電腦網絡設備等比較昂貴的IT產品外,還需構建一套完整的應用系統、后臺應用系統、前臺電子商務應用系統、電子商務平臺,而且還需要不斷的后期維護。中小企業因自身的財力有限,比較難湊足足夠的資金去構建一套完整的電子商務應用系統。所以說,企業電子商務的成本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它的發展。

二、中小企業走出電子商務發展困境的對策

(一)轉變觀念,通過強化競爭意識和信息意識來提高內在主動性

中小企業需要充分認識開展電子商務的重要性與緊迫性,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國內企業市場的競爭對象正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中小企業將更直接地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在國際市場上,中小企業是市場競爭的積極參與者,如何提高本身的競爭能力呢?電子商務是一個重要的手段。中小企業要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信息意識,積極主動地推進電子商務。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使企業在競爭中取得優勢。要樹立正確的電子商務發展觀,克服長期’以來重硬件輕軟件、忽視資源與應用的現象,從基本數據、基本流程做起,真正認識到信息對商業資產的重要性。

(二)借助成熟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作用,降低風險成本

健全電子商務配送體系物流配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突破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瓶頸,當務之急就是構建社會化、現代化、信息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體系。這要求商務網站一方面在各主要城市建立自己的產品配送和售后服務中心,另一方面同類商品企業可以建立物流聯盟,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售后服務網點,為消費者消除后顧之憂,再者就是利用第三方物流的力量。選擇物流配送公司、快遞公司,利用他們的物流資源,不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

互聯網缺乏業務安全保障,事實上已經成為網站業務演進和發展的絆腳石,因此,構建可信網絡世界的構想便應運而生,并受到了業界和政府的關注和重視,成為未來新一代互聯網發展的重點。而對于這一點,中小企業也不能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可以采用由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作為中介來承擔。進而降低交易風險。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應認清自身條件特點,借助現有成熟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企業所提供的服務,來實現低成本、低投入的目的。電子商務服務企業擁有專業的人才與技術、有良好的平臺宣傳,能夠極大地提高企業電子商務戰略實施效果,促進企業電子商務目標的實現,

(三)結合自身條件,增加信息化建設的資源投入及人才培養

中小企業發展以信息化為基礎的電子商務,須增加信息化的軟硬件投入如系統構建成本、技術支持成本、運營管理成本、安全成本、風險成本和其他成本。因此,中小企業要以商務為核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工具實現企業價值鏈上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對大多數渴望在電子商務時代一展身手的中小企業來說,最緊缺的人才毫無疑問是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在進行中小企業吸引人才的過程中,可以與高等院校進行長期合作,充分應用高校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同時以高額的薪水和優良的工作環境吸引有經驗的高素質人才,為電子商務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

(四)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系統,建立忠實的客戶群

現代客戶需要強調的是個性化服務,網絡服務系統為客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全天候、即時、互動、了解信息、釋疑解難等。這些都迎合了現代消費個性化的需求特征。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把電子商務整合到的營銷計劃中,使客戶服務成為電子商務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中小企業須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體系,實現人性化的服務。

(五)政府要加強電子商務使用環境建設

著力建設一個規范、安全的電子商務使用環境,進一步加強電子商務標準和安全技術的研究推廣、建立和完善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為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