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04 08:12:30

導語: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行政機構,它一頭連接著城市,一頭連接著農村,幾千年以來,我國鄉鎮機構的基本設定不斷的發生改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我國行政機構的改革的需求,我國鄉鎮機構的基本設定進行了多次的重大改革。文章簡單介紹鄉鎮經濟的發展現狀,深入分析鄉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于鄉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鄉鎮經濟發展;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近幾年來,我國鄉鎮機構的基本體系經過了很多次的改革,隨著改革的潮流發展,鄉鎮已經不僅僅在農村,甚至在整個國家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的發展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鄉鎮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關系的紐帶。是一個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基礎。對于鄉鎮的改革是我國農村發展歷程中具有創造性意義的里程碑。我國對于鄉鎮的改革任務已經與2012年全部完成。

一、鄉鎮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就意味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更預示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國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這一切提高、擴大的基礎都是建立在鄉鎮的經濟發展上的,因此,經濟發展所涉及的內容已經遠遠超過了單純的經濟增長,而是比經濟增長的意義更加廣泛。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取消一系列與鄉鎮有關的規章制度、稅收之后,按常理上說,鄉鎮的經濟發展應該像打了雞血一樣飛速發展,但是我國的西部鄉鎮的經濟發展依然停滯不前,造成這一切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各鄉鎮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優勢以及科學技術都不相同,這就造成了我國東部鄉鎮與西部鄉鎮在經濟發展上步調不統一,因此,東部鄉鎮與西部鄉鎮的經濟水平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國東部鄉鎮和西部鄉鎮所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同,對東部鄉鎮和西部鄉鎮的人的教育也不盡相同,從而導致東部鄉鎮與西部鄉鎮的差異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演變也逐漸增大。另一方面,由于東部鄉鎮與西部鄉鎮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盡相同,就導致了他們的思想觀念的不同,東部鄉鎮的人更喜歡在自己的城市穩扎穩打,腳踏實地的發展鄉鎮的經濟建設。而西部的鄉鎮的人則更加自由,有自己追求的目標和理想,喜歡去大城市發展,不喜歡固守自己一畝三分地。我們無法評論東部鄉鎮的人與西部鄉鎮的人哪一邊做得好,哪一邊做得不對,他們都是從小接受著各自的教育理念,并將各自的教育理念身體力行罷了。因此,這也是造成了東部鄉鎮與西部鄉鎮的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的原因,要想改善目前的這種情況,還要從根本上解決深深刻在人們腦子中的教育觀念以及他們日常的生活方式。這將是一個長遠的計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二、鄉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鄉鎮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差

由于我國人民對自己能夠行使的權利的意識不高,再加上我國的鄉鎮地區多為教育水平不高的農民,就更加不知道要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導致了鄉鎮的服務人員的熱情不高,服務態度不好,農民們經常會遇到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現象,不僅耽誤了農民的時間,還降低了政府有關部門的形象,使得以后開展的各項活動都得不到農民朋友的支持,阻礙政府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鄉鎮服務增加難度。要改善政府在農民心中的公信力,就要將工作重心放在為人民服務上,只有設身處地的為農民著想,凡事都以農民角度去考慮,讓農民感受到政府在辦實事、辦好事。

(二)政府有關部門監管力度不夠強

由于我國鄉鎮地區的村干部大多是來自于農民群體,他們能夠接受的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造成了鄉鎮政府職員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政府內部沒有優秀的領導人來帶領他們,他們本身也缺乏主動型和積極性,因此,無法徹底的解決農民群眾提出的問題,并且,鄉鎮政府也只是連接農村與城市的橋梁,是一個輔助的部門,其本身并沒有權利,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制約。

(三)政府對鄉鎮中的小企業的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對鄉鎮的徹底改革在很多年以前就已經完成了,但是,在改革完成之后,政府就對鄉鎮的經濟發展不管不顧,將工作重心全部放在了對城市的經濟建設的發展上,大力關注城市中的大企業的經濟建設,因此忽略了鄉鎮的經濟發展,對鄉鎮中的小企業的重視程度不夠,相比于城市發展而言,鄉鎮中的大企業不管是在技術水平上還是資金流動上都比不上城市中的小企業,鄉鎮的經濟建設過于傳統,沒有創新意識,就算有創新意識也沒有能夠完成創新意識的團隊,從而導致鄉鎮的經濟發展不起來。

(四)鄉鎮的衛生環境差

由于鄉鎮政府的相關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導致鄉鎮人民的生活垃圾,鄉鎮企業的工業垃圾都隨意排放,沒有專業的人員治理,造成環境污染,鄉鎮居民對于這些垃圾也是持置之不理的態度,就算是有人向鄉鎮政府舉報,由于鄉鎮政府在職能上本身就存在問題,因此,并不能做到實際的為鄉鎮居民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導致垃圾的堆積越來越多,直接造成了鄉鎮的衛生環境差。

三、對于鄉鎮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勇于探索,增加項目投入

由于鄉鎮政府管理人員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國家就要定期派出教育小分隊,對鄉鎮政府的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改造和義務教育,必須要加強鄉鎮政府工作人員自身的基本文化素養,積極的扶持鄉鎮的教育建設,同時,國家要下放資金,大力增加對好的項目的投入,促進鄉鎮的經濟發展,只有鄉鎮的經濟建設發展起來了,才能將城市里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地基打穩。

(二)政府要注重合理的招商引資

就鄉鎮經濟發展而言,招商引資屬于低成本、見效快、高回報的捷徑,一個好的投資項目可以吸引很多行業的支持并且能夠帶動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就業難的問題。但是,也有不少地方由于招商引資監管不到位、方向不對,對當地的資源環境造成破壞,浪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科學的、合理的招商引資也是我們目前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但是前提是有投資就要有資金,單憑鄉鎮的經濟水平是不可以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的資助與扶持。

(三)企業必須要不斷完善自身建設

鄉鎮企業之所以發展不起來,就是因為跟城市相比,鄉鎮企業的啟動資金少,技術含量不高,以及鄉鎮企業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也不高,因此,企業必須要不斷地完善自身的建設,才能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今天占有一席之地,才有資格能夠參與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競爭當中。對于鄉鎮企業的發展來講,要充分利用鄉村地區的自然條件以及社會經濟資源,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對促進鄉村經濟繁榮昌盛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改變單一的產業結構,吸收數量眾多的鄉村剩余勞動力,以及科學合理的改善工業布局都對建立新型的鄉鎮企業有重要意義。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將會成為中國農民脫貧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

(四)對鄉鎮的衛生環境進行徹底的整頓

要對鄉鎮的衛生環境進行徹底的整頓,首先要提高鄉鎮居民的不亂扔垃圾的意識,定期的開展與保護環境有關的主題講座,培養鄉鎮居民要保護環境、保護生活場所、以及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的意識。另外,也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的規定鄉鎮企業的排放地點以及排放量的有關制度,其次,鄉鎮政府要起到帶頭的作用,科學的、合理的整頓垃圾排放的源頭,讓鄉鎮群眾和鄉鎮政府團結起來,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監管力度,根據相關制度健全賞罰體系,真正做到有理有據,有法可依。

四、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雖然我國對于鄉鎮的全面整改已經完成了,但是對于鄉鎮的經濟發展還存在很對的不足之處,在鄉鎮企業的經濟建設上也存在這很多困難,因此,我們要做到積極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國家也要制定相關的政策加強對鄉鎮政府的監察力度,還要在資金上對鄉鎮政府加以扶持,真正做到為農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作者:魏文梅 單位:膠州市膠東街道辦事處經管審計中心

參考文獻:

[1]王鳳華.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07).

[2]孫廣琦.強鎮擴權:蘇南鄉鎮治理模式的重構[D].蘇州大學,2014.

[3]歐陽愛榮.鄉鎮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全國商情,2015(21).

[4]董梅.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0.

[5]楊延昭,楊天荷.散雜居民族鄉鎮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湖北省散雜居民族鄉鎮發展為例[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