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

時間:2022-09-14 08:46:05

導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

一、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概述

(一)國有資產概述

國有資產是一種經由國家參與管理和認定的財產權力,也可指以國家名義進行企業投資所用的款項和財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有資產可以看做是國家財產和個人財產的總和。國有資產也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從廣義上來看,國有資產指的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國家一切財產。從狹義上來看,國有資產指的是經營性或增值型的國家財產。

(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概述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包括管理機構的性質、機構職能的設置、不同地域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職權的劃分等多項內容。該體制主要完成國有資產的形成、收益的分配、制定相關法規等工作。可以說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我國主要的經濟管理體制,其發展與革新關系到我國經濟的整體建設。

(三)國有資產的范圍

國有資產的獲取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實現,一是國家可以通過接受其他機構的投資來獲取資產。二是國家可以通過接受饋贈來獲取資產,三是國家憑借自身的權利,獲得其應得的相關財產。四是處于我國境內的一切資源,除去法律規定另屬別國的資源外,均為國有資產。

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現狀

(一)管理目標不夠明確

管理目標的確定是管理中的基礎環節,也是國有資產體制建立中的重要環節。如果管理體制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那么其管理內容也很難得到實施。從現階段的國有企業管理體制來看,還存在著目標不夠明確的現象,很多基礎性的國有企業只是將自己的發展目標定義成為國民經濟的發展而服務,并沒有明確的經濟目標。而國家在對這些企業進行管理時,如果將其定義為競爭性的國有企業,往往達不到管理的目的,也容易導致不同類型的國有資產在管理內容上與管理目標不相符。

(二)界限劃分不清

在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時,還存在中央與地方的管理內容劃分不夠清晰的現象,出現管理上的矛盾。這種劃分不明確的現象可以從幾個方面體現出來,一是管理內容劃分的不夠清晰,導致重復管理的現象發生,影響了管理的效果。二是管理權力劃分不清,對地方政府缺乏責任的約束,使地方政府放任國有資產的發展,影響了我國整體的經濟建設。

(三)政企職責混亂

很多地方政府在執行公共管理職能的同時還擔負著一部分國家所有權的職能。這種方式雖然能夠使政府發揮更大的作用,但也使得政府無法明確其基本定位,使政府無法正常行使其公共權力。另外,地方政府在對企業進行管理時,賦予了企業一定的公共職能,企業在完成社會生產的同時還要行使社會職能,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降低了企業的生產能力。

(四)各項權利混亂

地方政府在對企業進行管理時通常采用行政干預的方式,這使得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混合在了一起。由此也引發了行政越位的后果,使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受到了抑制,影響了資產管理的效率。該種管理方式也使得企業發生了缺位的問題,造成了企業權益的流失,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三、合理選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模式的重要性

我國的經濟體制面臨著重大的改革,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建立符合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要求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有企業的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類企業也在改革中完成了發展,這也使得國有企業的實力在不斷的增強,對我國的經濟建設起到了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的競爭力也在不斷的增強。但從經濟發展的整體走勢上來看,國有企業的改革仍存在很大的滯后性,其所面臨的市場形勢也較為嚴峻,這使得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模式的改革更加艱難。除此之外,國有企業還面臨著由多個部門共同管理的現狀,這種分散性管理的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管理的作用,但從整體的效果上來看,這種方式還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這種管理模式抑制了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立足,影響了企業的資產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該方法在缺少一定的制度約束,使國有企業面臨著權益流失的危機。因此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資產管理部門十分必要。資產部門的建立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提高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加強對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建立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從而更好的推進經濟體制的整體改革。

四、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模式選擇

(一)分級建立委員會

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模式的構建上,首先要建立國家級別的委員會和地方級別的委員會,使兩者分別承擔不同的責任,并將該委員會與其他經濟管理機構相分離,使其能夠獨立承擔責任、行使權利,完成保值任務。其他部門在沒有得到委員會許可的情況下,不能自行對國有資產進行處置。各個委員會在完成年度工作時要上交工作報告,人大委員會要行使監督和詢問的權利來完善對委員會的管理。國家和地方的委員會均應擁有其附屬的國有企業,對這些企業的人、事和資產要進行集中管理,將行政管理與所有權分隔開來,真正實現專業化管理。

(二)中介經營制度

在國有資產的管理中,委員會可以直接控制產權的經營。在這個過程中,委員會的角色可以看做是投資者,企業的角色可以看做是經營者,在二者中間可以加入中介者的參與,中介的角色可以由國家股權主體來扮演。中介以經營企業法人的身份出現,不享有行政管理的權利。中介制度的實行能夠使企業的管理模式與與市場相匹配,并利用售股、投資等方式來構建資本運營體制。在實際操作中,還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確定實際的投資方向。

(三)建立各級監督管理局

在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時,還要建立國家級別和地方地方級別的監督管理局,實現監管體系的統一性和獨立性,實現對社會輿論、銀行、中介機構的監督和管理,避免資金流失現象的發生。地方監督管理局屬于地方委員會的二級機構,其工作內容為協助地方委員會完成對國有企業運營上的監督、業績上的考核以及提交監督報告。

(四)建立稽查特派員機制

為了完善對國有資產管理上的細化,還要建立稽查特派員制度。由于國有資產具有產權代表、資產產權等人格化特點,建立稽查特派員機制能夠更好的對國有企業進行管理。在制度的建立上,要根據國有資產的實際情況來完成特派員的選聘,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嚴格的培訓與考察。對于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保值增值等問題,要盡量完善考核的相關體系,實行法制化的管理,做到考核公開,獎懲分明。

(五)建立多元化發展模式

在模式的建立上,要根據國有企業的特點和市場的實際需求建立多元化的發展模式。首先要做的是加強國有企業的改革,對其中的強化產權制度要做特別的處理,使國有企業的產權更加清晰合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內部與外部的不對稱缺陷,實現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其次要盡量避免中介機構的行政化。中介機構的設立是經過委員會的委托來完成的,其目的是為了通過投資的方式來經營國有企業。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很多政府部門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一味的加強對國有企業的控制,賦予中介機構以行政化的身份,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第三要加強對市場的改革。市場在企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強對市場的改革能夠提高國有企業的競爭力。在對市場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要構建開放性的市場模式。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起步較晚,現階段仍處于發展時期,其發育不夠完全。信息不對稱、缺少市場監督的現狀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發展。因此在對市場進行改革時,要對其資產進行重組,為產品的經營和交易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五、結語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主要內容,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構建完善的管理體制能夠使我國的國有企業的到更好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目前,我國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還存在管理目標不夠明確、界限劃分不夠清晰、政企職責混亂、管理權力混亂的現狀,面對這些問題,管理者應采取分級建立委員會、加入中介制度、建立監督管理局、建立多元發展模式的方式來完成對國有企業的管理,使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要求。

作者:單位:中共商丘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