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平臺的建議

時間:2022-03-13 09:11:13

導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平臺的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平臺的建議

摘要:新一輪央企改革迫切需要減輕部分歷史銀行債務,商業銀行受財稅監管核銷政策限制及盈利壓力,難以對存續經營央企減債。債務處置矛盾博弈激烈,勢必影響央企改革和金融風險化解進度。壞賬銀行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是緩解銀企債務、加快重組盤活、控制金融風險的有效制度設計,銀行亦可按政策核銷貸款轉讓時的打折部分。新一輪央企改革需突破現有四家商業化AMC追求利潤、財務性處置、財務性債轉股等局限性,仿照省市政府AMC政策,在央企自身配套搭建AMC平臺,直接打折收購部分處理難度大、關鍵性的銀行不良貸款,按照央企自身改革戰略目標與進度安排,進行戰略性債務重組、戰略性債轉股。具體可選擇一家有不良資產處置,并具有豐富產業整合經驗和實力的央企進行試點,賦予其現有金融機構以AMC職能,實行分賬核算、分類監管,并給予其一定的收購資金支持、稅費優惠或返還政策。

關鍵詞:央企改革;銀行不良貸款;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平臺

國家正在深化央企改革,新一輪的國資劃轉整合、孵化盤活將迎來改革高潮。央企做好資產、股權、債務的接續,尤其是處理好銀企債務中的歷史問題,對改革成敗至關重要。央企受歷史原因、社會責任等因素制約,要達成改革目標,需核減部分原有的銀行債務,輕裝上陣,激發活力;銀行雖因經濟下行、不良率上升增強了壓降不良的意愿,但財稅監管核銷的政策限制、公平信用環境建設、利潤壓力等因素,制約了銀行對存續經營央企減債的能力,導致銀企債務處置矛盾多、難度大。如果銀企雙方為此展開激烈的博弈,勢必影響央企改革和金融風險化解的進度。實踐證明,壞賬銀行,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是緩解銀企債務、加快重組盤活、控制金融風險的有效制度設計,銀行亦可按政策核銷貸款轉讓時的打折部分。對此,新一輪央企改革整合、孵化盤活、關閉清算可加以借鑒,并發揚光大。新的央企改革配套AMC政策,需轉換現有四家商業化AMC追求利潤的經營思維模式,突破其作為金融機構財務性處置債務、財務性債轉股的局限性,仿照地方政府AMC的政策,嘗試在央企自身配套搭建AMC平臺,直接打折收購部分處理難度大、關鍵性的銀行不良貸款,按照央企改革戰略目標與進度安排,用戰略性債務重組、戰略性債轉股方式,快速緩解、穩步處置央企銀行債務,推動央企改革深化,促進實體經濟增長。具體可選擇一家有不良資產需處置,并擁有產業整合豐富經驗和實力的央企試點,賦予其現有的金融機構以AMC職能,將AMC業務分賬核算、分類監管,允許AMC業務不良率、對企業投資、房屋土地及固定資產比例超標,允許AMC業務虧損,并給予一定的收購資金支持、稅費優惠或返還政策。

一、央企改革重組中減輕銀行債務歷史包袱的迫切性

(一)央企歷史債務包袱問題凸顯

國家明確了新一輪深化央企改革的方向。財政部、國資委將通過對現有企事業的國有股權劃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整等方式,進行整個央企的產業、行業結構調整;成立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接受優良資產、主業資產、輔業資產,也包括不良資產、破產資產。這不可避免地會在接受資產的同時承擔巨大的負債,包括部分歷史包袱。較大規模央企的劃轉整合、孵化盤活、破產清算已成確定趨勢,改革中不良貸款處置和金融風險化解的矛盾局面,必然會表現出來。

(二)央企減債及債務重組的需求

國務院國資委和央企系統,在資產孵化盤活、破產處置領域有豐富的實踐,成功經驗、失敗教訓也較多,其中大多數與銀行債務處置成敗有關。經濟結構調整中,國家鼓勵央企產業升級、引技、引資、引智等,會產生部分債務包袱,而在整合后成為被劃入企業的控股股東的央企,如果以其股本為限承擔責任,則無法、更無財力全部承擔被劃入企業的銀行貸款。巨大的償債難題阻滯了企業改革推進。央企急需銀行對存續經營企業也能停息掛賬、減債減本,也希望銀行采取債轉股成為戰略投資者等方式,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和經營成本。

二、銀行對存續經營央企減債的兩難困境

(一)商業銀行減債的財力有限

當前產能過剩、企業效益下滑,導致國有、非國有商業銀行不良率均大幅升高,不良資產面臨集中爆發的風險。2015年第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1.2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59%;關注貸款2.8萬億元,關注貸款率近3.77%,總量龐大,比例較高。商業銀行是按照商業化和股東回報最大化原則進行經營的,在目前利差逐步縮小、利息回收率低、利潤下降的情況下,如果以稅后利潤核銷央企的不良貸款,財力有限,因而為央企減債減本的動力不足。

(二)不良貸款核銷政策條件較嚴

即使銀行有壓降不良貸款、動用撥備來核銷的意愿,實際執行中也會面臨財政稅收、行業監管等對不良貸款核銷的嚴格政策限制、復雜審批程序且耗時較長的情況。銀行核銷的先決條件是窮盡一切追償手段,基本要求是必須嚴格履行司法追索程序,提供企業無法還錢的證明;同時須追究有關貸款人員的責任,并處理有關貸款人員后,才能核銷貸款。而在債務重組談判中,如果要求銀行以債轉股方式長期直接投資企業,持有廠房、土地等,因不屬于商業銀行經營范圍,主債權銀行也無法實施。這些政策限制和銀企各自角色的利益沖突,勢必形成銀行面對正常存續央企減債的兩難困境。銀企博弈激烈,必然產生央企改革受阻、孵化盤活艱難的局面。

三、央企改革中自身配套搭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平臺的必要性

(一)壞賬銀行的作用

壞賬銀行即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是緩解銀企利益沖突、控制金融風險的一種有效的制度設計。1999年,中國成立了四家AMC,政策性收購、處置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效發揮了“金融穩定器”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延緩償債,避免了企業大批停產、破產;另一方面,以時間換空間,剝離了國有銀行四成的貸款量(不到兩萬億元的不良貸款),優化了其整個貸款質量。十年后,國有銀行用增長的貸款量(約二十萬億元)及收益及股改上市收益等來消化這不足總貸款量一成的貸款剝離舊賬,控制了金融風險,有效解決了銀企債務的困境。

(二)2007年四家AMC商業化后的現實局限性

自2007年始,四家AMC開始商業化,進行股份制轉型,大都成為金融控股公司,有的已上市。商業化運作使四家AMC在收購、處置不良貸款方面面臨諸多局限:一是作為追求效益利潤和股東回報的股份公司、上市公司,其財力有限,商業化打折收購不良貸款后,沒有動力將打折利益讓渡給企業;二是四家AMC僅有金融背景,沒有實業支撐,無法從企業產業戰略整合的角度思維、處置收購的資產;三是四家AMC較多采取的財務性現金清收、變賣淘汰、財務性債轉股“打包、打折、打官司、轉賣資產賺差價”的商業化處置方式,對銀行和AMC自身較為有利,但對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作用較小,對企業實現重組意圖和發展實體經濟的作用也很小,很難承擔化解金融風險的重任,且因此還出現了一些新的銀企債務難題。

(三)地方政府AMC的模式及央企缺陷

對此,財政、銀監部門2012年、2013年先后出臺文件,明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原則上可設立或授權一家地方AMC,作為具有特殊政策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當地范圍內不良貸款的批量收購和處置業務。2015年9月已公布的18家地方AMC,分別制定了逐戶逐項、多方利益平衡的“重組盤活為主、處置清收為輔”的方案,旨在通過給因結構調整不力暫時陷入困境的企業打強心針的方式激活一批,通過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一批,借助資本市場重組并購、債轉股、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孵化盤活一批。目前,在緩解地方債務困境、幫助企業脫困、維護地方金融安全、促進地方結構調整以及發展實體經濟等方面,效果初顯。從目前的情況看,上述地方AMC因為受地域和實力的限制,無法更多地支持此輪的央企改革;而已商業化的原四家AMC,也難以適應央企孵化盤活、結構調整的戰略需求,對此次央企改革的配合力度和效果亦有限。國務院國資委、央企系統則缺乏AMC這種改革的配套政策。

四、央企自身配套搭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平臺的優勢

央企深化改革迫切需要解決銀企債務難題。對此,國資委和央企系統可順應國家鼓勵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導向,配套搭建自身的AMC平臺,打出產融協同的組合拳,處置部分銀行不良貸款。這一舉措在推進央企改革和化解金融風險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第一,央企及自身配套AMC平臺,能清除不良貸款產生的根源,落實“誰的孩子誰抱”的規則,預防不良資產再次滋生蔓延。處置不良貸款,不能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央企自身對不良資產的前因后果了解深入、透徹,央企配套AMC平臺也非常熟悉成員企業的情況,因而可以通過專業、高效的“抽絲剝繭”,探尋業務往來各個節點的問題,有效把控不良資產產生的癥結,由此進行流程改良,預防再次滋生不良資產。第二,央企及自身配套AMC依托產業背景支撐,優于純金融背景的四家AMC,能實現不良資產“物盡其用”。不良資產無非是資產擺放位置和定價錯位,如正確重置,就能變為好資產。央企及配套AMC打折收購銀行不良貸款后,不是一味追求本息回收和處置效益,而是從國有經濟、央企健康發展的戰略意圖出發,對接產業,充當“資源優化器”,靈活、專業、有效地處置不良資產:或按需要將貸款打折利益讓渡企業,并進行部分清收;或重新安排債務、孵化盤活企業,避免企業停工、停產出售經營資產償債;或債轉股作為戰略性長期投資,引進外部資本,降低被重組央企的資產負債率;或主導破產清算、優勝劣汰,將資產注入優質龍頭企業,確保對生產經營起關鍵作用的抵債資產牢牢把握在國家手中,防止出現商業化AMC的一賣了事的方式,避免成員企業重要資產信息外漏,影響集團整體信息安全。第三,央企AMC利用央企人資分離、安置優勢,能比較順利地處置不良資產。這次央企改革、國資整合,涉及虧損、非持續經營、政企不分、政資不分企業的戶數較多,人員規模較大。人員分流、安置是敏感問題,企業穩定是第一要務。企業重組、不良資產處置往往受制于人員問題,需要在資產處置前,籌措大量資金,妥善進行人資分離、人員剝離安置。央企配套的AMC,可協同央企戰略,必要時還可先墊付部分資金,用于具體安置、分流人員,以保證職工應有的基本權益,并保持企業穩定,然后再處置資產,或申領國有資本預算資金,償還債務及墊付的安置資金。有的央企還擁有人力資源平臺,專門承擔改革重組中的人員安置,更能有效支持央企AMC處置資產。這點,是央企AMC具備而其他AMC無法比擬的特殊優勢。

五、對央企改革中自身搭建AMC平臺的幾點具體建議

一是在銀監會、國資委、財政部的指導下,試點以央企現有金融機構為基礎,配套搭建AMC平臺,收購、處置部分相關企業不良貸款。這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具有成本低,風險可控的優勢。該金融機構在被賦予AMC特殊職能后,首先應按照央企產業整合戰略目標和進度安排,打出組合拳,形成合力,推動央企并購重組、孵化盤活并化解償債危機;后續則可根據資產多元化狀況,逐步擴大業務范圍。二是試點的央企金融機構應實行分賬核算、分類監管。試點的央企金融機構在行使AMC職能時,對打折收購的與央企劃轉整合緊密相關的部分銀行不良貸款,需要分賬核算,分類監管,獨立運營。在經營上,要允許金融資產管理業務不良比例超標,允許持有廠房、土地等比例超標,允許債轉股直接對企業投資,允許虧損。三是給予試點央企AMC平臺以資金、政策支持。應爭取央行提供部分再貸款作為收購資金,如央企AMC同步承擔央行對不良貸款轉讓銀行的再貸款,抵付折讓后的收購款;同時,爭取給予金融資產管理業務稅費優惠、減免或返還政策,以提高處置收益,充實央企AMC的運營資金。

作者:何仕彬 林玲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中國銀監會官網統計信息,2015-11-12

[2]何仕彬.銀行不良資產重組的國際比較[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

[3]中國銀監會官網統計信息《2009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情況表》等,20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