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路徑研究

時間:2022-03-26 11:02:20

導語: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園林城市建設路徑研究

摘要:介紹了開展生態園林建設的原理和目的,指出了城市開展生態園林建設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總結了促進城市生態園林建設快速發展的有效辦法。

關鍵詞:生態園林;建設;經濟;制度

1開展生態園林建設的原理和目的

城市建設中,生態園林可以綠化城市,讓繁華的大都市更有生機和活力,其主要功能具體表現在兩方面:(1)生態園林中的綠色植物不僅可以吸收有害氣體,還可以減少細菌的滋生,從而讓整個城市的空氣更加清新;(2)生態園林可以大幅度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在城市生態園林建設中,要堅持人為本的原則,以城市發展和生態發展為核心,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實現景觀學和生態學的結合,建設自然、健康、美麗的園林景觀,讓城市生態園林更具觀賞性和生態性,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健康的城市生活環境。

2提出生態園林概念的社會背景

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影響下,人們的居住環境日益惡化,飲用水水質質量越來越差,空氣質量指數越來越小,城市綠化覆蓋率越來越低,全球氣候都發生了嚴重改變,給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危害。生態園林作為一種新的生態系統,是在環境日益惡化現狀下提出來的,它的產生給城市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讓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實現了完美結合,是實現雙贏的最佳手段。但是,我國畢竟是發展中國家,開展生態園林建設時間較短,缺乏該方面的建設經驗,在園林建設中還面臨著很多問題。

3開展生態園林建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3.1過度依賴國外的成功經驗,忽視本城市生態建設的實際情況。在生態園林建設中,很多城市都直接拿國外的成功案例來開展本城市的生態園林建設工作,但是,國外生態園林建設的成功案例雖有可取之處,但是如果完全不考慮實際情況而盲目照搬,也會出現很多問題的。3.2科研力量薄弱,資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國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較短,不夠重視園林建設的研究工作,再加上國家投入園林建設的資金有限,直接影響了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發展。尤其是園林工作者對生態園林的概念理解也不深入,對生態園林建設的發展也缺乏長遠目標,導致我國生態園林建設速度緩慢,甚至很多簡單的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問題都不能夠及時解決。3.3生態園林建設技術落后,管理經驗缺乏。我國開展生態園林建設時間較短,園林建設還處于盲目效仿階段,不僅園林建設技術落后,其建設管理經驗還缺乏,這就造成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發展緩慢,很多建設技術都難以有效實施,直接導致城市園林建設出現很多技術問題。3.4過度追求眼前利益,阻礙了城市生態建設的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黨的基本路線的基石,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主線,而我國在城市化發展中,也是以發展地方經濟為第1位,而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間出現矛盾時,為了保護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政府多會做出妥協,把生態建設放到第2位,必然會影響地方生態建設的發展。

4促進城市生態園林建設快速發展的有效辦法

4.1構建符合本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模式。(1)以城市自然狀況為基礎,開展生態園林建設。每個城市的自然狀況都不相同,以城市自身的自然狀況來進行生態園林建設,不僅可以節約建設成本,還更有利于維護城市內的生態平衡;(2)以城市文化特色為依托,建設特色生態園林。中國歷史文化豐富,如果能夠以城市文化特色為依托,打造特色化的生態園林城市,可以彰顯地區的文化特色和底蘊,從而讓城市的生態園林建設更具歷史性和文化性。(3)以城市氣候為條件,打造氣候型生態園林城市。有些城市的氣候特點鮮明,非常適合開展氣候型生態園林城市。4.2指明城市生態建設的發展方向。由于我國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經驗不足,很多城市在生態園林建設中都會出現手忙腳亂的問題,發生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建設方案不完善,在實際建設中難以找到工作方向。(1)分析城市內的污染源頭,找到解決污染的有效辦法;(2)修復受破壞的生態環境,提高原有生態建設的利用率;(3)加快城市綠化的覆蓋率,做好城市內部的綠化工作。4.3制定完善的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體系。建立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體系,制定完善的生態城市園林建設法律,明確城市綠化的要求,規范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制度,實現全國生態園林建設的整體發展和進步。

5結語

隨著城市內環境的日益惡化,開展生態園林建設是城市建設發展中的必然出路。因此,我國政府一定要認識到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加快生態園林建設的研究力度,因地制宜地對本地城市進行生態園林建設,只有實現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共同發展,才能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田秀娟.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園藝,2013(20)

2耿諾.北京離生態園林城市還有多遠[N].北京日報,2016-01-30

作者:鄒 泉 邢偉民 李 曼 單位: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