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變電站建設技術思考
時間:2022-01-12 10:19:59
導語:智能化變電站建設技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當前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設備在社會各個領域當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不管是在人們的生活還是工作過程當中智能化技術隨處可見。在電力系統當中,對智能化技術的運用也是尤為明顯,通過數字化、信息化以及通信化的發展平臺,實現了對各項供電信息的共享,自動完成了數據信息的采集保護以及檢測等工程項目。在現階段的110kV變電站當中對智能化技術的運用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就針對110kV智能化變電站建設技術進行了重點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110kV變電站;智能化;建設技術
伴隨當前我國科技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變電站的整體結構和技術的構成產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然而在當前我國現有的變電站在實際的運用過程當中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綜合的使用到各種智能化技術,對110kV變電站實施整體的改造,通過這種方式才可以充分的滿足當前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日常生活過程當中對用電量的整體需求。智能化變電站當中承載著系統網絡電能傳輸電壓變換以及電能綜合性調整等方面的作用,盡管供電企業在普通的變電站當中,在數字化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在110kV變電站和智能化建設工作當中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這也是當前相關工作人員所需要研究的重點問題。
一、110kV智能化變電站的結構設置
(一)110kV智能變電站的特點。110kV智能化變電站的結構設置相對比較繁雜,其中內部的系統可以有效的完成特點保護,電力控制,電力檢測以及電量計算等相關的工作,同時還需要對這些檢測到的信息進行共享,對于設備的狀態可視化,智能化報警以及智能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功能都有著良好的表現。在智能化變電站系統當中所運用的結構基本上都是一種分層處理的方式,由于在三種分層運用網絡設置的區別,其中間隔層和層之間主要是傳輸MMS與GOOSE兩種信號。在過程層與間隔層之間則使用的是GOOSE與SMV兩種信號來進行傳輸。所以說在后續的建設和改造工作當中,必須要針對智能化變電站的電能運輸以及電壓變換原理進行調整,充分的保證變電站當中每一項功能都可以得到正常穩定的發揮,其中,GOOSE與SMV信號不單可以進行分開又可以進行合并,為了有效的保證智能變電站運行工作的穩定性,采取組網分別的方式保證了信號傳輸的高效化。(二)110kV智能化變電站網絡結構的改造。110kV智能變電站的設備層,主要是用來完成測量工作、控制工作、保護檢測工作以及電量輸送計量工作等等,在工作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功能,相當于數字化變電站過程和間隔層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智能變電站當中還需要實現各種數據信息的共享,設備運行狀態的可控性智能報警以及問題預警等多方面的功能,這一部分的功能相當于數字變電站當中的站控層。這對變電站實施智能化建設和改造工作,首先必須要充分明確工作過程當中所需要建設的網絡結構,一個科學完善的智能化變電站網絡結構所采用的是分層結構,主要分為間隔層、過程層以及站控層。其中每一個間隔層級之間主要傳出的是MMS和GOOSE兩種不同類型的信號,在網絡層和間隔層的網絡之間傳輸的是GOOSE信號和SMV信號在110kV智能化變電站的網絡構建當中,需要充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110kV智能化變電站網絡結構比較復雜,這一特點比較適合雙型結構,在運行的模式上主要分為了雙網結構和單網結構的運行方式,在該網絡當中復雜程度需要不斷加以提升,真正實現了網絡之間的無縫切換功能,避免了網絡在運行工作當中所產生的干擾性問題。GOOSE信號和SMV信號可以分別通過組網或者是合并網來加以運用,為了充分保證智能化變電站網絡的實用性與科學性,依照網絡當中的流量大小和信號傳輸的方式,將整個系統網絡分割成若干個子網絡系統,然后通過以往的工作經驗分別采用了組網構建的模式,有效的保證GOOSE網絡信號傳輸運行的穩定性。
二、110kV智能變電站建設工程中的關鍵環節
(一)電壓互感器與保護裝置的安裝。因為城市當中屬于最為集中的電能消耗中心,因此在建設110kV智能化變電站的過程當中,可以運用110kV降壓原理來對周圍的用戶進行供電保護,針對建設終端變電站來講,110kV配電建設工作可以采用線路變壓器相連接的工作模式,在工作過程當中可以使用單母線的方式將其分為四段,每一段之間的單母線和雙母線可以進行分開使用,同時每一段母線可以在10kV分段開關當中進行自控裝置的設置,有效保證了110kV電路系統輸電的穩定性。其中數字電度表的安裝和使用也是一個關鍵部分,因為電度表在使用過程當中經常會產生一些問題,比如沒有準確的同步操作,電流、電壓的信號同步也沒有在合并單元中加以實現。因為在110kV智能化變電站當中的接線問題,在結構單元當中可以實現對電流表功能運用,在主變高壓電度表中,可以實現對電壓輸出值的記錄。(二)加強配電設備的智能控制。在智能110kV的變電站配電設備當中所運用的智能控制電器,主要是以光纖通訊以及電纜光纖為主要的類型,在設備操作回路信息數據的采集以及信號數據的判斷上,作為主要的電路設置方式。在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主要的原理是在配電網絡和系統網絡發出信號之后,內部的信號數據會對電路信息進行采集,然后會對其進行二次加工,與此同時將采集到的信息輸送到電腦終端來判斷電路當中的運行狀態,而信號數據在計算和判斷電路的工作過程當中,會對信號信息之間進行比對,最后在運行工作當中設備狀態出現問題的時候會發出報警,嚴重的情況下還會自動進行跳閘保護。(三)智能變電站的調適工作。相比于常規狀態下的變電站來講,110kV智能化變電站有著比較良好的二次設備集成度,同時在工作過程當中具有比較復雜的適應性和調試性,這就需要針對各個生產廠商之間所承擔的問題進行明確,重點闡述相關的時間和工作的節點。比如集成廠商對于各個智能組件的IED廠家的職責進行劃分,集成廠商作為智能組件整體的集成和生產單位,智能組件在IED地區要進行主動的配合,各個IED廠家向集成廠商所提供出的圖紙時間安裝智能組件過程中IED廠家需要向智能組件廠家提供出相應的安裝圖紙,研究接入自動化系統的廠家,需要為其提供出相應的模型文件和時間規定,進入自動化系統的廠家需要將模型文件發送到自動化系統,廠家內部確定了各個廠家相互之間的調節時間,保證了變電站安裝完成之后的供電工作順利開展。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110kV智能化變電站的建設技術的分析和探討,從中可以總結出,職能化變電站是當前我國電力系統開展的必然方向,通過對智能化技術的有效的運用,實現了對變電站內部供電工作的高效、高質量的開展,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用電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實現了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上升。
【參考文獻】
[1]石磊.110kV智能化變電站建設技術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7(09).
[2]張家礽.淺析提高110kV變電站建設質量的途徑[J].江西建材,2014(04).
[3]唐全.有關110kV變電站建設工作問題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7(10).
[4]侯炳濤,王經,馮衛霞.智能化變電站建設過程中的技術管理[J].通訊世界,2017(02).
作者:楊浚鐸 單位: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西安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