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廣校體系建設現存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6-26 03:10:34
導語:農廣校體系建設現存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廣校的辦學工作包含農民科技培訓工作與學歷教育工作2方面,農民培訓是重心,學歷教育是根本。農廣校服務于廣大農村地區,采用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以農民為主體,深入田間地頭,不斷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但目前農廣校體系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農廣校的發展產生阻礙,本文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促使農廣校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農廣校;體系建設;問題;對策
由于農業科技的進步、農村加速轉型、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的影響,農民迫切需要通過教育培訓提高自身的技能。在農民教育培訓中,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所以,在農廣校體系建設中,要與當前農村形式相結合,使公益性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更好的開展。
1農廣校體系建設重要性
農廣校的建設發展中,師資力量、硬件設施是不可缺少的2個部分,但如何將這2個部分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還需要體系建設,是農廣校發展的靈魂,也是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開展的基礎保障。自農廣校成立以來,從中央到鄉鎮形成了多級辦學體系。農民教育培訓在新的形勢下也呈現出新的特點:首先,培訓教育的內涵更加豐富。在職業農民培訓中,科技技能知識、自身覺悟、個人素養等都作為培養的重點,同時也包含對農民順應市場形勢的能力;其次,教育培訓的內容及領域更加寬闊。除種植養殖以外,還包括農產品深加工及銷售,由農業第一產業向服務、商業及工業領域轉變,從單一技術向綜合技術轉變等;最后,農民教育培訓的地域性和區域性特征顯著。不同地域或區域,因農民受教育程度、經濟水平及主導產業不同,所以也存在地域性差異。為了在當前形勢下能夠促使農廣校更好地發展,需要加強農廣校體系建設,形成合理科學的培訓、辦學體系。
2農廣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各級農廣校都承擔著農民教育培訓的任務,但是由于不同等級的農廣校的運行狀況、社會經濟等的差異,在對農廣校工作認知程度方面也不同,對當地農廣校體系建設產生制約與影響。
2.1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由于農廣校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正確地進行自身定位,加之新形勢下農廣校在農民培訓任務方面承擔的內容不斷增多,各級政府很難充分保障對農民教育培訓充足的財政支持,尤其是上級部門在對農民培訓轉向資金的使用設計中,很多時候都沒有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項,導致了當前農廣校培訓中基礎設備老化、陳舊,實訓基地設施與當前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脫節,甚至在鄉級辦學中,很多時候難以為繼,導致斷層出現,使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受到嚴重影響。
2.2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在新形勢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農廣校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農廣校師資隊伍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包含2方面:一方面教師隊伍無法得到補充,師資隊伍知識固化、年齡老化、思想落后等情況越來越嚴重,對時代的發展不適應;另一方面,農民所需知識不再只是養殖、種植等傳統需求,更多地涉及到服務、創業等領域內,而原師資隊伍因知識結構單一、系統培訓指導缺乏等,已經難以滿足農民需求,所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于農廣校發展意義重大。
2.3課程設計及后續問題
農民在創業及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具有實時性、復雜性及多樣性特點,原來的課程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求。且培訓的范圍、時間等方面存在局限,培訓后農民遇到的問題也呈現多樣化,而問題出現后,無法得到及時的后續服務支持。
2.4培訓工作經費問題
由于農廣校培訓屬于基礎性、公益性事業,其發展離不開財政支持。培訓費用來源包含地方配套資金及項目資金2部分,與地方財力有直接的關系,由于地方財力有限,對培訓的效果難免會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農民科普性培訓工作方面,工作制度、系統規劃等都相對缺乏,導致培訓效果不佳。
2.5宣傳問題
由于老人與婦女是農業一線生產的主要人員,這一群體的文化基礎都比較薄弱,由于平時從事繁忙的農田勞作及家庭事務,本身就比較繁忙,在學習知識方面積極性不高,導致了培訓效果難以實現。此外,在農民參與科技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方面,部分基層干部存在走形式現象,沒有積極地組織和宣傳,工作開展效果較差,對培訓效果也會帶來不良影響。
3農廣校體系建設的對策
3.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對農廣校基礎設施建設中要加大資金投入,有計劃地進行體系建設;對農民教育培訓的主陣地要正確進行定位,對關于農業新技術、農民培訓項目的推廣示范任務多申報承擔;對農廣校日常管理機制要不斷完善,通過采取教師激勵機制的建設,使在農業科技教育中有突出表現的教職工給予適當的獎勵。
3.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農廣校作為農民教育培訓的主陣地,擔負著提高農民職業技能的任務,而教師的職業技能也需要不斷提高,才能與時展相適應。為了使農廣校師資隊伍的層次及知識結構都能提升,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可選派教師到高等院校進行業務能力方面的進修;組織教師到其它農廣校進行知識、技術的交流學習;組織教師到基層實踐觀摩與鍛煉,使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加強專職、兼職教師隊伍的日常管理。
3.3了解農民培訓的實際需求
為了了解農民的實際需求,農廣校人員應深入到基層、田間地頭進行調研,通過摸清農民的實際需求,結合當前農民自身情況,制定培訓課程計劃。在調查中,主要包含農民對知識的需求、對產業發展的需求等,從滿足農民知識需求期望、針對性開展農業產業培訓方面入手,使農廣校培訓效果得到提高。
3.4壯大農廣校體系建設
政府在三農方面的扶持工作從未減少,所以在農廣校體系建設中,要盡可能地爭取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認定試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試點及糧食作物高產項目等方面的資金,準確把握農民教育契機,詳細制定出項目開展計劃,爭取到更多的項目資金,并充分利用項目資金,使農民教育培訓效果體現出來。
3.5設計全方位培訓課程
在農廣校發展中,要充分利用與發揮遠程教育的優勢,在田間地頭等生產一線設置課堂,發揮空中、田間、流動、固定4個課堂優勢,構建人網、地網及天網三網合一的功能,構建多功能科技教育服務平臺,推進人才培養、媒體資源、培訓教師三進村及農業科技入戶的機制,使新型農民終身教育培訓體系完整地構建出來。
4結語
農廣校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科技的發展、農民知識技能的提高,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基礎保障。對農廣校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經過深入分析,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保證了農廣校更好的發展,最終促使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目的的實現。
作者:肖君其 單位:重慶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大足區分校
參考文獻:
[1]李彥靈.農廣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對策建議[J].云南農業,2013,03(14):19-20.
[2]張和平.對提高農廣校農民培訓效果的幾點認識[J].北京農業,2015,34(22):190-191.
[3]劉霄.辦好縣級農廣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J].甘肅農業,2016,13(03):56-57.
[4]孟根郭勒.切實加強農廣校建設,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12(15):24-25.
- 上一篇:工業企業內控體系建設特點與重點
- 下一篇: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