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制度研究
時間:2022-12-27 11:05:50
導語: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制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界對加強學風建設的意義早已達成共識,只是在效果上一直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究其原因在于學風建設本身的抽象性和廣泛性,為探索加強學風建設的路徑和研究方法設置了重重障礙。為解決這一根本性問題,本文提出將量化考核制度融入學風建設中的建議,旨在嘗試從定量維度開拓加強學風建設研究的新視角。
【關鍵詞】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創新應用
學風建設量化考核管理,指在全面、系統的管理基礎上,從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及學習效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標,對學生進行定期考核與評定,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學生在校期間全面發展綜合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一種管理制度。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制度就是將學風建設與量化考核結合起來,從而進一步明晰學風建設的內容、要求、方法和實現路徑,使學風建設更直觀、更具操作性。
一學風建設中引入量化考核制度的可行性
第一,學風建設與量化考核制度相結合,有助于更好地發揮教育作用。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學風建設中引入量化考核制度,會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行為的榮譽感,使學風建設有的放矢,進而提升教育效果。日常行為量化考評實質上是一個約束與強化機制,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扣分,從而促使學生及時更正不足,對學生的規范行為加分,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參與學風建設的積極性。個體的行為不但影響自己,還影響到整個班集體的考評成績。因此,在集體輿論的制約下,良性行為會逐步內化為學生的日常操守。第二,學風建設與量化考核制度相結合,有助于更好地發揮管理作用。列寧講,“判斷一個人,不是根據他自己的表白或對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據他自己的行為。”日常行為量化考核制度的核心就是規范人們的行為,借助量化理念的介入,讓人們時刻明晰自己某方面存在欠缺,欠缺多少,這種管理對于人們前期良性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意義。任何一項工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管理便難以形成合理的秩序。學風建設引入了量化考核,從而為后續的獎懲制度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有利于將學風建設向更廣層次推廣。同時,對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的各個方面進行嚴格考核并量化計分,借助獎罰直接觸動學生的自身利益,對于激勵學生遵規守紀、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學風建設與量化考核相結合更有助于發揮導向作用。量化的顯著特征就是能讓人摸得著、看得到,尤其是分數的隨時波動可讓人們隨時觀測到自己當前所處的位置及應該向哪些人看齊。前方的路也許再熟悉不過,若想讓自己的分數超越別人,只要不斷提升個人的積分即可,這樣無形中更加堅定努力方向,從而不斷加速自身前進的腳步。導向功能對當代大學生非常重要,當方向選對時,剩下的則是各自在相同問題上下的功夫是否到位。導向的背后是當代大學生的主動追隨,而追隨者的多寡決定學風建設的未來。
二學風建設量化考核操作模塊搭建
在學風建設中引入量化考核管理制度,不僅要探究雙方在理論上的互通性和可行性,更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反復試驗,不斷尋求最優化整合路徑。考慮到學風建設與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的兼容性和可持續性,唯有搭建起合理化的可操作性模塊平臺,才能保證學風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可操作性模塊的搭建既要考慮到學風建設的核心內涵,又要充分利用好量化考核的相關框架,在搭建的過程中亦如建造一項工程一樣,先要建立穩固的基點,借助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最后整合成一個完善的系統。第一,建立與學風建設目標相匹配并能準確反映學生個體學習素質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建立可嘗試引進等級證書制度,既可對學生的學習素質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又有益于規避學生對指標考核的逆反心理。具體辦法為:將量化指標劃分為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學習效果和學習影響四項,再依次逐項細分為若干個小項,并對應具體的量化分值。除了設置基礎指標之外,還要設置附加分指標以便于拉開檔次,當然無論是基礎指標還是附加分指標都要設置對學生常規要求的靜態指標和短期要求的動態指標,動態指標包括加分和扣分指標,最終依據每學期學生所獲得的不同分值設定為不同的等級,這種等級的外顯標志就是配以相應的等級證書。學習素質等級通常由學院學生素質評價機構每學期評價一次,并且實行等級晉升,平時可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的參照標準,畢業時可作為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的重要依據。第二,確立與學風建設目標相匹配并能準確反映學生個體學習素質發展水平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的確立可嘗試以“日常+特殊時期”為節點橫軸,以“素質+影響力”為內容縱軸,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評價,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素質,從而將學風建設工作執行落地。具體操作過程中,應適當控制班級成員個體之間橫向評價的范圍,加強個人的過去、現在、將來等縱向比較,巧妙設置進步獎,鼓勵學生奮發上進;還可依據學生個性發展特點建立促進學生個性素質發展的評估體系,設置各種單項獎勵,如創意獎、創造獎、科技獎、文學獎、拼搏獎等,鼓勵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尋找自身位置,找回自信。第三,建立與學風建設目標相匹配并能準確反映學生個體學習素質發展水平的追蹤記錄制度。一是從制度入手,建立個人學習量化考核檔案,確保積分情況適時更新。檔案記錄應體現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盡量采用規范的表格,分類整理學生日常學習行為的加分情況與扣分情況,各項記載要有章可依,標準明確,更新及時,入格有序,這樣的記錄備查才能彰顯其權威性。二是要善于整理和分析數據,對數據中反映的問題要及時探析原因,尋求解決方法,最終借助數據逐步調整工作思路,彌補漏洞,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學風建設必然取得豐碩成果。三是在各種追蹤數據采集、推進過程中,一定注重加強組織機構建設,一切工作的推進都離不開人的因素,若想工作取得進展,人員要加強培訓,彼此之間加強監督,從而確保跟蹤記錄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不偏頗,不徇私,公正推進。
三學風建設中量化考核制度的效能
學風建設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高校學風建設長期沿襲定性管理的模式,歷來存在操作難度大、評價不夠準確、育人效果不佳的弊端。直到我們嘗試將量化考核制度融入學風建設中,效能大有改觀。第一,變軟指標為硬指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多年來學風建設成果不顯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風建設的內涵在現實校園文化建設中未形成具體的硬指標,人們總認為學風建設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軟任務。實行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制度后,學風建設的基本內容和任務按照其內在規律及現實環境分解為各項具體要求,使學風建設由軟指標逐步變為硬指標,學風建設不再是空對空,而是要落到實處。特別是有了考核制度,更有助于充分發揮學風建設的教育、管理、導向、驅動作用,從而不斷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第二,變他律為自律,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既是學風建設的客體,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以往與學生談學風建設基本靠感性灌輸,學生也是僅憑一時的激情參與學風建設。由于學風建設各方面要求不夠具體、明確,又無有力的管理手段,致使學生遵守學風建設相關制度、紀律的自覺性很差,從而廣泛存在學風建設“雷聲大、雨點小”的問題。實施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制度后,各方面要求細化,考核辦法明確,學生在學風建設中表現如何、貢獻大小要有說法,評價學生參與學風建設用分數評價,這樣的制度有利于增強學生遵守制度的自覺性,有利于調動學生參加各項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改善高校學風建設消極、被動的局面。第三,變個體為集體,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量化管理把學生個體的表現與集體的榮譽有機聯系在一起。一個學院或班集體的每一個成員的日常行為表現不僅體現在各自的量化管理成績中,而且也直接影響所在集體的量化管理成績。如一次日常的隨機檢查,若發現某班級有人曠課,勢必影響到本班級在整個年級的評比成績。相反,集體中的每一位成員在學風建設中都認真負責,成效顯著,整個集體自然也會得到學校的充分肯定。這樣學生個人的行為表現就不僅僅是個人的事,與整個集體聯系在一起,每個人都置身于集體的監督之下,個體行為自然受到集體輿論的限制。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的一致性,決定了學生不僅關心個人的榮譽,同時更關心集體的榮譽,學生的集體觀念、協作精神自然得以加強。
四反思與完善
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制度若想順利實施,不但要提高學生對量化考評的認識,還要注重執行人的選用。因此,學風建設量化考核制度若想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加強人的培養,提高人的素質,這樣才能使量化管理逐步走向科學。
參考文獻
[1]鄭家茂,潘曉卉.關于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4)
[2]陳玉棟.試論高校學風建設的概念、主題及特征[J].高教探索,2014(4)
[3]韓延明.學風建設: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趙沁平.要把學風建設作為高校的基礎建設來抓[J].中國高等教育,2002(13)
[5]甘壽國.關于高校學風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高教探索,2009(6)
作者:王殿文 單位:吉林建筑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 上一篇:高校輔導員學風建設探究
- 下一篇: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