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建設分析

時間:2022-02-25 09:47:26

導語: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建設分析

摘要:環境安全是國際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但因各國環境安全標準的差異性也給國際項目環境管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國際項目環境管理中的問題來探討其管理體系的構建,以期為國際項目環境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

隨著全球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環境問題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溫室氣體排放、固體廢棄物排放、水土保持、廢水排放、水資源保護及生態環境恢復等問題已成為國際項目公開強調的環境問題。國際項目企業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好環境管理問題,則會受到項目所在國法律的制裁,導致項目被停,從而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國際影響。可見,國際項目企業應依據項目所在國或地區相應的環境管理法律、政策,構建環境管理體系,處理好環境問題。為此,本文從國際項目環境管理中的問題入手,來探討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的構建,以為國際項目環境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一、國際項目環境管理中的不足

(一)國際項目企業的環境管理意識淡薄,機制缺失。環境管理問題是國際項目遇到的首要問題,但一些參與國際項目的企業卻對環境安全及其管理問題缺乏必要的認識,環境意識淡薄,也未能認識到環境管理中現代信息技術的價值,進而使其未能形成統一的環境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觀念,從而造成環境管理問題不斷發生,影響項目進度,甚至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國際影響。由于國際項目企業對項目環境管理不夠重視,其在環境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也相對較少,未能構建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有的企業盡管建立了項目環境管理機制,但不夠完善,不能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環境管理目標。加之隨著社會對環境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環境的不斷變化,一些企業原有的管理機制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適應當前國際項目發展的要求。在國際項目所在國或地區法律法規及政策的約束下,其環境管理機制建設的滯后性較強,執行力度存在極大差異,特別是環境管理機制中未能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利用,從而使其環境管理問題不斷增加。(二)環境管理人才的缺失。國際項目企業環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還在于人才問題,環境管理人才直接決定著環境管理的效果,決定著項目的開展。然而,當前國際項目在實施環境管理過程中明顯存在人才不足的問題。這種人才不足首先體現在內部缺乏人才培養機制,人才培養力度不足,致使企業員工未能正確認識信息化技術和環境管理等問題,其管理環境問題的能力較為有限。同時,國際項目企業也難以從外界引進環境管理的信息化人才,從而導致國際項目企業環境管理團隊整體素質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無法適應國際項目對環境管理的要求。

二、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建設

(一)人才引進及培養機制的構建。人才問題是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環境管理人才是實現國際項目環境管理質量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為此,國際項目企業應提升環境管理意識,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采用有效措施確保環境管理人才的質量和數量。在企業內部,國際項目企業應構建人才培養機制,從思想意識層面、專業技術層面加強人才培養,定期開展環境管理專業技能培訓,實行網絡在線學習與線下現場實踐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提高環境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在企業外部,國際項目企業應同高?;蛳嚓P科研院所聯合培養或引進高質量人才,這些人才應充分掌握環境管理相關專業技能和現代信息技術知識,具有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以為國際項目企業的環境管理隊伍注入新鮮活力,從而提升國際項目環境管理水平及管理質量。同時,還應注重同項目所在國環境污染防治企業合作,使其從技術層面、人才層面及設施場地等給予良好的支持和服務。(二)國際項目環境管理制度體系建設。國際項目環境管理制度體系建設需要從國際項目企業發展實際和項目所在地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相結合,制定出符合國際項目發展條件和項目所在地對環境管理要求的管理體系,針對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等制定項目運營及實施期間的環境工作要求及標準。環境管理體系選用屬地化管理模式,同國際項目所在地專業環境管理企業簽訂環境管理服務合同,由其派駐專業人員向企業內部環境管理人員提供技術咨詢和現場管理等服務,如提供化學技師、環境技師及環境工程師等,并與分包商環境技師或工程師共同組建完善的環境管理隊伍。同時,國際項目企業應基于環境管理的相關要求制定環境管理計劃、程序及相應的子程序,并明確廢水、固體廢棄物等的排放標準及要求,以及空氣質量、環境培訓、動植物保護和水土保持等相應的管控標準及要求。(三)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的執行。環境管理體系是項目現場環境工作的重要保障,其內容主要是固體廢棄物、廢水廢液、空氣質量的管控,植被保護、動植物保護,以及環境管理及技術培訓等。其中空氣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是指在項目施工建設期間,工程開挖施工、設備運行、通行的重型車輛及設備安裝等所產生的廢氣和揚塵等給工程周邊區域空氣質量帶來直接影響,改變了空氣質量,并給項目工程周邊居民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些污染源多是設備運行及燃油機械排放的廢氣、車輛排放的尾氣,以及混凝土攪拌運行、開挖基坑和重型車輛通行中導致的粉塵。這些都給施工區域空氣質量帶來嚴重影響,從而改變該區域的空氣質量。為了確保施工操作期間的空氣質量達到項目所在國家環境保護法律的要求,國際項目應在此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編制控制質量監測及控制程序和氣體排放管理、控制的操作程序,利用對施工建設活動所產生的空氣污染源的管理和控制,以及相應的空氣質量檢測,將其對周邊區域空氣質量的影響減低到最小化,切實降低粉塵及有害氣體的排放,使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在環境法要求的范圍內。在固體廢棄物排放方面,國際項目環境管理體系中明確了施工建設期間廢棄物產量及排放量的最小化、廢棄物回收及再利用等詳細計劃,以環保的方式處理固體廢棄物,并嚴格執行此計劃,有效地處理施工建設期間的廢棄物。施工建設期間的固體廢棄物處理嚴格執行環境管理計劃中廢棄物分類收集、分離、臨時存儲、運輸和授權地處理的資質要求。依據固體廢棄物給公共衛生及環境帶來的潛在風險,將固體廢棄物分為II類和I類,其中I類廢棄物具有危害性,且有廢棄物化學、物理及感染的特征,會給公共衛生帶來風險,如果此類固體廢棄物未能科學合理管理,其對環境產生的危害風險就較大。II類固體廢棄物是指危害性較小或無危害性的,主要為能夠生物降解的非惰性固體廢棄物,這類固體廢棄物還具有水溶性或可燃性的特征,也有一些惰性固體廢棄物其成分是難以溶于水的。當然,收集和處理固體廢棄物時應依據垃圾分類要求進行分類,施工現場或生活區應設置固體廢棄物分類垃圾桶,對不同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并由具備垃圾處理資質的企業將其運輸至場外處理。同時在施工現場要建立垃圾儲運中心,一些I類固體廢棄物,如廢棄勞保物品、有機物污染物、防腐油漆等不可直接外運的固體廢棄物要集中存放于存儲中心,由具備相關處理資質的企業定期外運處理。在廢水及水資源管理控制方面,構建地下水和地表水監測系統,在影響區域點設置水質監測點,對其水體情況進行定期采樣,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測其廢水、地表水和沉積物的相關信息,通過監測系統的自動分析,實時掌握其質量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出防控措施。監測地表水構建了水體質量智能化監測模型,監測系統能夠通過收集到的水體參數大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和運算,并對水體質量給出綜合評估,從而能夠有效掌握水體質量控制及管理情況。然而,國際項目施工及運營期間的廢水管理及控制也不容忽視,該類污染主要是辦公及生活區的污水、化學廁所廢液和食堂油脂、機械設備的油污等,以及設備運行及項目運營中排放的工業廢水等。對于此類污染物的處理,主要設置了油水分離池對其進行分類,將分類出來的油脂殘留物集中存儲,并由專業的處理企業對其進行外運處理。施工現場投用化學廁所,由罐車每天抽取化學廁所產生的廢液,且將其集中排入污水處理場,以防止其污染地表水。同時,施工現場要設置防滲池和接油盤等設備,以防止油污外漏而污染周邊環境。施工所致的廢液排放前應先行檢測,待其符合項目所在國的污水排放標準后方能排放。此外,生態環境的恢復及水土保持也是環境管理的重頭戲。在水土保持上,國際項目應采取科學合理的預防措施,如設置排水溝的沉沙過濾系統、隔離堆放耕地土、基坑邊種植植被等,以防止水土流失、植被衰退和土壤侵蝕等環境問題的出現。生態環境恢復則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國際項目企業應按照項目所在國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要求,制定生態環境恢復計劃,對影響環境恢復的相關因素進行預防和補救,以切實提高環境恢復能力。

三、結語

總之,環境管理對國際項目發展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其能否順利發展。因此,國際項目企業應注重環境管理,提高環境管理意識,加強環境管理團隊建設、人才培養及引進力度,切實提高環境管理隊伍的綜合素養,提高環境管理的水平及質量。同時,國際項目還應依據項目所在地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定環境管理體系,對項目施工及運營中可能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大氣污染、水污染、廢液排放污染、水土流失、動植物保護及生態恢復等環境問題,制定詳細的管理控制計劃,利用大數據技術、智能化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先進的監測系統,實現環境質量監測的動態化,并采取相應的環境污染預防及污染物處理措施,同具有相關資質的污染處理企業合作,科學合理地處理這些污染源,以切實提高國際項目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推動國際項目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鄭春晰,張勝利.更國際更HSE———中國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提升國際項目HSE管理實踐[J].現代職業安全,2019(06):52-55.

[2]楊旭.伊拉克哈法亞油田地面建設三期工程項目HSE管理研究[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17.

[3]鄭春晰,趙恩會.綠色勘探拓展國際高端高效市場———BGP海外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經驗[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8(S2):38-41.

作者:楊帆 單位: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