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教育問題研究

時間:2022-12-16 10:05:42

導語:新農村建設教育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教育問題研究

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要徹底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改革是關鍵,無論是教育體制上還是教學內容上,都要深化改革,尤其是在深化農村教師任用改革上。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農村教師人事任用制度。從根本上重視教師人才的引進,用優厚的待遇來吸引擁有先進思想的教師到農村教學,將“新”“老”教學思想有機融合;城市的優秀學校應和農村學校聯合辦學,根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幫一”或“一幫多”的聯合形式,加大力度提高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的交流頻率,將城市的先進思想和教學體制及時地傳遞給與之聯合的農村學校,進一步縮小城市學校與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及質量的差距。

二、轉變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

農村學校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傳統的“黑板式”的教學方法,要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相結合,生動形象地向農村學生進行知識講解。農村學校要加大力度來應用和推廣情景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方式,使傳統教學和現代化教學相結合來綜合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同時農村學校要促進實驗課、實習課等課程的開展,使農村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教學效果,提高農村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度。農村學校要加強對外交流,拓寬教學范圍,從而開闊農村學生和教師的視野,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上來增強知識的傳播效果。出臺相應的獎勵措施來鼓勵農村“新”“老”教師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打破以往陳舊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形成教學模式多元化、多樣化。

三、農村教育普及是有效途徑

從根本上改變農民對教育的認識和觀念,讓農民接受教育的實際情況由被動變為主動,如給予教學補助,發放獎學金,對困難家庭的學生給予幫助、免除費用等措施來鼓勵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重點宣傳科學技術改變生產力的先進典范,讓農民充分體會到科學技術的獨有魅力,從思想意識的高度上來明確知識是改變命運的一種有效途徑,讓農民真真正正地從內心深處來自發地接受教育,從根本上認識到教育所帶來的眾多好處,而不是對接受教育抱著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建議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出臺相應的政策對完成義務教育的農村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農村學生做出物質處罰,從法律層面上來強制農村學生接受教育,也讓當地百姓從更高層次上認識到接受教育是必須的、是重要的。

四、提高師資綜合素質至關重要

農村師資隊伍建設至關重要,是保證農村教育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其可加強的途徑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通過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使原有的農村教師的積極性和對農村教育事業的熱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加大對高學歷的教師的引進力度,用相對優厚的條件來吸引有意投身到農村教育事業中的人才到農村來從事教學,提高農村教師的整體學歷水平,尤其是要加大對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師的引進力度,借助這些高學歷人才把先進的知識和教學思想引進到農村的教育事業中來;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對“老”教師進行再培訓,將前沿知識及時地傳遞給這些有經驗的教師,尤其是要鼓勵“老”教師在教材改革和更換之后對新教材的學習,給這些“老”教師對教材的從新把握創造良好的條件。要積極激勵“老”教師將前沿的知識和他們的多年教學經驗有機結合來全方位地提高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

五、完善農村學校配套設施是前提條件

政府還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設現代化農村教學設施,給農村學校每位教師配備一臺電腦并且連接網絡,方便教師及時查閱教學的相關材料以及遠程接受前沿知識。給每一個教室配備電腦和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教室的電腦設置只有任課教師才可以登錄的密碼,并且連接網絡,方便教師在授課時使用。同時在農村的小學設立自然課實驗室,在農村的中學里設立化學、生物和物理實驗室,并且給以政策支持使這些學校有能力來購買足量的實驗用品,保證每一位學生在上實驗課時有足量的實驗用品來進行實驗,監督農村學校實驗室的使用率,防止相關實驗只是教師在課上演示而不讓農村學生動手操作而造成實驗室成為擺設的現象發生,提高實驗室使用率。

六、寄宿學校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最佳途徑

建立寄宿學校是解決留守兒童學習問題的最佳途徑,是培養農村留守兒童良好品格的有效手段。讓留守兒童在寄宿學校和其他同學一起生活、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指導老師的嚴格教育和管理,有助于及時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指導老師要代替留守兒童家長對其學業的關注和指導留守兒童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對留守兒童的功課進行有效的、免費的課后輔導,督促留守兒童課后認真復習功課,保證留守兒童作業的質量,提升留守兒童的知識吸收率,從而多角度地來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指導老師還應鼓勵留守兒童使用先進的電子設備進行知識的探索,并積極為留守兒童進行問題解答,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興趣愛好,開闊留守兒童的視野,提高其綜合素質。全面開展“家長”等活動,給留守兒童“一對一”的特別關懷,對于那些生活比較困難和問題突出的留守兒童給予特別關注;新聞媒體要引導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尤其是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氛圍,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宣傳的作用,圍繞關愛留守兒童、提高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主題,來倡議社會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同時還應積極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及國家保護兒童權益相關的法律法規,為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開通關于留守兒童的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可進行的公眾瀏覽網頁,借助網絡平臺傳播速度較快的優勢來將留守兒童的問題迅速傳播開來,廣泛引起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將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徹底落實到位。同時,還要引導家長認識到保障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是家長應盡的責任,家長不僅應從經濟上給子女提供保障,還要從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給予正確教育與引導,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在情感上及時與子女溝通,全面保障子女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政府加強宏觀管理、改善經濟環境。各地政府應該圍繞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教育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來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管理,出臺相關的政策來保障農村留守兒童跟隨父母進城讀書享受和城市兒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對于留在農村就讀的兒童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并且予以登記;同時要大力發展地方經濟,加大力度招商引資,增加企業的數量,提高農民就業率,積極開展當地的旅游服務業以及其他形式的第三產業來為當地農民開辟多種收入途徑,最大限度地減少外出務工人員,從而降低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

作者:徐興朋 單位:香坊區幸福鎮民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