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財務會計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8-20 09:34:54
導語:新農村建設財務會計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全國各地都在積極的建設新農村。國家對開展扶貧、修建農村公路、自來水引入工程、退耕還林還田還草等工程資金的投入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正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村級財會管理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問題,甚至于多次出現貪污腐敗等違法犯罪案件。不僅損害了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嚴重阻礙了新農村的建設。本文就村級財會管理出現的問題,深層次的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提出了積極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財會管理;村集體資產
(一)資產管理不嚴,集體資產流失嚴重。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產及資金,但是由于村級的資產管理不嚴格,所以導致大量的固定資產產權不明,數量不清。很多資產賬面反映與實際狀況嚴重不符,甚至好多村直接不在會計賬簿上進行記錄和核算。并且許多村在集體資產的出租和變賣問題上,不征詢民主意見,不遵循國家的規章制度,常常以低價出租或賣給熟人、親戚、朋友等,這就使得農村集體資產沒有發揮其原有的價值,甚至漸漸出現被侵吞或者私分等腐敗現象。(二)弄虛作假現象普遍。新農村建設中的弄虛作假現象主要表現在虛增收入,謊報支出。有的村為應付上級及國家對新農村建設情況的檢查,又或者是為了做出好的年終考核成績,就把實際收入金額改大,數量改多。當前許多新農村建設中都出現了隱瞞大數額招待費的現象,比如虛開一些發票,謊報支出來套取現金,或者用各種補償款沖減,甚至是找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村民冒領補償金,再用這部分補償款去抵減招待費。(三)財會票據管理不規范。新農村建設中關于財會票據管理的不規范行為主要有三點:第一,票據領用管理不嚴。大多數村只是向領導打聲招呼或在相關機構成立批文就辦理了領購證。甚至村干部購票時不帶領購證和印章,票據的管理人經常更換,票據的領購和發放時即來即領。第二,票據使用不規范。雖然是在新農村的環境下,但是手工票據還是存在的,所以票據的填寫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情況。第三,報銷手續不規范。在大多數村的實際工作中,審核時忽略了票據的真實性和完備性,對填寫有錯誤以及不規范的票據依然報銷。有的直接對沒有正式發票、沒有附注的白條依然報銷。(四)財務浪費現象嚴重。財務浪費現象表現為兩種,一是公款揮霍、腐敗浪費較多。另一種是財務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盲目開展建設,該建的和不該建的,有用的和沒用的統統先建設上再說,從不做建設前的規劃和計劃,以致資源資金浪費嚴重。
二、新農村建設中財務會計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新農村的財務管理體制不夠完善,財會制度改革不及時。我國的新農村經濟遍布全國,但由于其經濟特征千差萬別以及各財會人員素質和文化水平高低不等,導致了許多地方出現財務會計工作核算標準的缺失,核算工作含糊,不準確。財會制度的改革總是在嚴重問題出現之后才開始,沒有做到提前預防,未雨綢繆,未及時察覺出新農村經濟的變化,并且實事求是的完善村級財會制度。(二)監管力度不夠。首先,監督不力。由于農村人口眾多,位置偏遠,而且分布的較為分散,加上受人力、財力、物力等多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導致財政、審計和稅務等部門常常不能及時和全面對農村財會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和指導。其次,懲處不力。各監管部門對于查出的霸占村集體資產、挪用村集體資金、貪污受賄等經濟問題的相關責任人,能不處罰就不處罰,對此責任人總是認識不到自身錯誤的嚴重性,反而會抱有僥幸心理,屢犯不改。(三)村干部和財會人員素質低。村干部的“素質”主要是指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大部分的村干部是從基層的農民群眾中選舉出來的,一般情況是文盲和小學文憑居多。并且大多數農村是沒有專職的財會人員的,財會問題一般都由村干部兼管。由于文化水平有限,那么村干部和財會人員對自己工作的認知也會受到限制,對手中的權力認識不足,才會出現想方設法的為自己和家族謀私利、撈好處、搞貪污、私分公款的現象。所以說文化水平間接導致自治和法律意識淡薄,道德問題也會層出不窮。(四)財務公開不夠透明,民主理財只是形式。首先,財務公開不夠透明,主要表現在:內容上不全面、不具體、沒有重點。有的村避重就輕,把重要的信息常常過濾掉,挑一些次要的甚至無關的信息公開。其次,民主理財起不了實際作用。盡管好多村都依據國家的相關規定成立了民主理財組織,但是組織中的大多數成員都是由村干部指定的,甚至是村民都不知道有這樣的組織。
三、針對新農村財務會計問題的對策
(一)加快完善村級財會制度。解決新農村財會問題的第一步就是應該不斷的完善我國村級財會管理制度,使得財會人員在工作時能夠有可靠的依據。不僅僅要完善財會人員記賬制度,還必須完善財會人員的任用制度、審批制度、村集體的資產資金管理制度、民主理財制度、現金管理制度等。(二)加強法治宣傳,民主教育。首先,應該充分認識到加強新農村財務會計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新農村財務會計問題。其次,增強村干部的法治觀念和管理意識。應該定期運用各種媒體渠道,通過召開座談會和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對村干部進行管理知識的培訓,以提高村干部的綜合能力。第三,應對村民開展法治和民主教育,讓他們懂得什么是自己的權力,增強他們的參政意識、監督意識。(三)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對農村財會工作質量的重視,就是對農村財會人員工作素養的重視,展現了其在平常工作中的業務水平。所以應該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以保證財會工作的質量。應該多舉辦財會知識與業務能力的比賽、法治講座、繼續教育、定期培訓等方式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任用財會人員對于必須要求取得從業資格證書。(四)加強監督,獎懲并行。政府有關部門應該積極主動的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加大對農村相關事宜和人員的監管。比如縣對鎮監督,鎮對村監督或者村與村之間互相監督。與此同時,也要建立相關的獎懲制度,對出現問題的基層干部要依照法律給予應有的懲罰,杜絕任何包庇行為。對于深入基層揭發不良行為的社會媒體和人民群眾,應該給予一定的獎勵,以鼓勵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到民主監督中去。
參考文獻:
[1]邱祖輝.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6(3):69~71
[2]錢夢婷.村級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6:204~205
[3]楊濟銘.村級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77~P78
作者:劉貽惠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
- 上一篇:新農村建設社會管理研究
- 下一篇:高校傳統文化教育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