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問題及解決策略

時間:2022-06-26 02:57:34

導語: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問題及解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問題及解決策略

摘要: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業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也在持續推進中,簡要闡述了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了目前我國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部分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策略

社會保障是維持低收入公民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勞動者養老、失業、工傷、生育、疾病時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提高社會公共福利水平的必然要求。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行業的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也不斷發展,推動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有利于維護人們的利益,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信息化能夠使人們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和接受服務,這對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國民生活質量有一定裨益。在現階段,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有效地推動社會保障的信息化發展。

1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第一,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是我國社會制度發展的必然要求,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具有一定必要性,只有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才能推動社會保障更快更好地發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具有歷史較長、覆蓋面廣的特點,在科技發展和知識經濟盛行的當今時代,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要密切結合國情,與時俱進,建立較為全面的社會保障體系,這就要求社會保障制度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運用高新技術來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第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對提升各地區社會保障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社會保障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加強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有利于協調各地區的社會保障工作,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與共享,為人們提供更便捷和精準的服務,加強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還可以簡化各部門工作流程,從而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與質量。第三,加快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對國家社保管理系統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強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政府加強調控和監管,有利于國家宏觀政策的制定和實行,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推動力。

2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

2.1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不夠系統

目前,信息化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完善,盡管在軟硬件的設計開發與實際應用上有所進益,但仍然缺乏系統化的管理制度。我國社會保障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網絡覆蓋面具有一定局限性,這表現在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聯網比較復雜,資源的整合與共享難以輕松實現,完備的信息化網絡難以形成,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計算機網絡的規范化、統一化管理,也給信息化社會保障制度的快速發展設置了阻礙。

2.2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不夠規范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流程還缺乏一個統一的標準規范,建立流程規范有利于社會保障相關工作人員更加清晰準確地把握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也有利于使權利人在合法范圍內享受自身應有權利和更多福利待遇,這對提高社會保障信息化各個工作環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呈現出復雜的特點,這不利于社會保障信息化的高效建設。

2.3社會保障卡管理不夠完善

如何有效管理社會保障卡是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將第二代身份證、銀行卡和社會保障卡統一管理有利于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這樣的方式為管理人員的工作增添了難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社會保障卡可能出現信息錯誤、難以讀取、保管不當、信息泄露等問題,這為持卡人的個人信息安全埋下隱患,如果社會保障卡的信息錄入不準確,還會為持卡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如何實現信息錄入準確、辦卡補卡簡單、卡內信息安全的管理是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難題。

2.4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不夠健全

在建設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的過程中,要注重基礎設計和各層數據的管理與共享,從理論設計、實際開發和技術操作等方面考察資源數據庫的實用性,目前,我國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還不夠健全,在資源整合與共享、數據庫日常維護和復雜數據的處理上比較薄弱,這不僅降低了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的信息質量,還減緩了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3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3.1加強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系統化建設

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應該向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一方面,要確定長期目標并進行規劃,科學合理地運用現有軟硬件設施和人力、物力資源,實現各類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會保障系統能夠安全穩定地運行,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機制,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化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管理技術水平。此外,要使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更加系統化,就要建立相應的監察制度,保證資金的合理運用。

3.2規范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

要加快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就應該對其業務流程加以規范,從而使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國民享受到國家的福利政策,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對不必要的勞動進行整合,使各部門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和標準規范,建立統一標準的業務流程和工作秩序,以此來提高各部門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3.3完善社會保障卡的管理

社會保障卡的管理必須要統一標準規范,在實際業務操作和工作流程中,各部門應該統一技術標準,使社會保障卡能夠得到安全有效的利用,這既要求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標準規范,在每個工作環節都投入精力,強化責任意識,又要求參保人員提高對社會保障卡的重視程度,認真使用和保管自己的社會保障卡。此外,有關部門應該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如社會保障卡的加密、鎖定、掛失和更換管理等[2],這有利于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3.4健全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

資源數據庫建設是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環節,只有功能完備、內容豐富的資源數據庫才能支撐社會保障信息化更好地發展,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加大對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信息收集與處理的工作力度,對冗雜的信息進行分類,并建立統一的資源描述標準,從而提高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的信息質量,促進數據交換與資源共享。

4結論

社會保障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在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積極采取措施,如加強社會保障信息化制度系統化建設、規范社會保障信息化流程、完善社會保障卡的管理、健全社會保障資源數據庫等,就能夠推動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更快更好地發展,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張慧燕 單位:黑龍江省八五二農場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吳宜疆.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現代商業,2016(11).

[2]胡志紅.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J].工會論壇,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