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網絡信息化建設的實踐
時間:2022-11-29 10:36:51
導語:職業院校網絡信息化建設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互聯網技術不斷普及,各職業院校將黨建工作與網絡信息化進行結合屬于必然發展趨勢。從黨建工作分析,該項工作屬于院校管理內容的構成部分,但正因為網絡信息化發展為該項工作帶來諸多挑戰,而如何利用網絡信息化優勢積極開展黨建工作也成為職業院校一大工作重點。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職業院校黨建信息化建設進行概述,并對職業院校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重要意義及當前該項工作融合現狀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針對性提出建設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院校;黨建;網絡信息化
因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較為迅速,其優勢及作用重點凸顯,從而使職業院校黨建工作受網絡信息化影響進而取得更廣泛的發展空間。網絡信息化潮流對職校黨建工作提供了全新創新發展期契機,但同樣也為該項工作帶來一定阻礙,因此,職業院校應與時俱進、順勢而為,將信息技術便捷性優勢充分發揮,強化黨建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及落實手段,從多層次創新黨建信息化建設,使其具備超強有效性、實效性,從而確保職業院校黨建信息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功。
一、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簡述
職業院校構建黨建信息化建設是緊隨時展和進步的發展趨勢,更是對黨建工作理念與方法創新的關鍵契機。該項融合工作更利于信息傳播速度及效率的加快,也可打破傳統黨建工作局限性,對以往職校黨建工作模式及理念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但各職業院校對該項融合工作應有清晰認知,黨建信息化建設并非對傳統黨建工作理念及工作模式進行全盤否定,而是應建立在原有工作理念及模式基礎上進行創新,兩者之間取長補短[1]。因此只有將傳統黨建工作與網絡信息化優勢深度融合與補充,即能將職校黨建工作核心價值與作用最大化發揮。基于此,兩者融合實踐過程中,可從兩層方面加以理解,首先狹義層面,職業院校黨建信息化建設主要是指職校黨建工作人員通過校園網絡平臺或相關網站與工作有關的資訊信息,加快院校線下信息資源傳播速度;其次廣義角度,該項融合工作除狹義定義外,也可利用軟件系統、人力管理、網絡信息平臺等多方信息技術,以此開展職業院校黨建工作中的各種活動。
二、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重要意義
2.1有利于強化學生思想工作,提高學生參與度
傳統職業院校黨建工作模式形式及內容過于單一,且黨建思想材料獲取有限,無過多獲取途徑,傳統教育方式及教學內容也無法調動學生興趣。而在新時代背景下,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打破傳統黨建工作局限性及空間、時間限制。院校黨建工作人員可通過搜索引擎技術從互聯網上獲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與內容,而網絡信息載體也更為多元化,常見的信息模式有視頻、音頻、圖像、文字等。因此,各職業院校可用來進行黨建教育的資料素材則更為豐富,進而也能進一基于職業院校黨建工作步強化職校黨建教育思想水平。此外,黨建信息化建設可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更為便捷、順暢,進一步推動職業院校黨建教師融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真實思想情感與心理狀態,更有利于學校針對性開展黨建教育工作。與此同時,當前職業院校學生課程繁重,更多精力與時間都放在學習中對學校所組織的黨建活動并無興趣,基于此各職校可在黨建網站中建立相關活動模塊,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即可參與黨建活動,進而使學生了解黨員工作任務及要求,提高學生入黨積極性。
2.2有利于創新黨建工作方式
在信息技術影響下,職校黨建工作信息傳遞方面發生較大變革。現階段職校黨建工作可利用網絡技術傳播優勢從中獲取更多資源信息,進而使信息數據處理更為便捷、快速,也可在職業院校中全面實現資源信息共享與傳播。此外,職校黨建工作開放性及便捷性的提升,可不斷拓展信息傳播范圍,進而為黨建工作建立一個多方面的信息傳播及接收平臺。另外,當職校黨建信息化水平有顯著提升后,黨建工作具體目標也能進一步確認,進而實現全方位高效溝通,同時也可充分提升黨建工作人員責任意識。網絡信息技術屬于雙刃劍,有正反兩方面影響,因此職業院校在此基礎上開展黨建工作應用辯證眼光發現問題,由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充分融合,致使當前職業院校學生處于知識碎片化及中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碰撞時代,處于職校階段學生年齡有限此時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成熟,此時極易被外界不良信息所影響,從而導致學生心理情緒波動較大、價值取向有所偏差,嚴重則會出現自殘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由此即可發現職業院校構建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十分重要[2]。
三、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現存問題
首先從當前各職校黨建工作人員角度分析,部分黨建工作者擁有較強政治意識及工作經驗,但對于網絡信息技術并不熟悉,極少數工作人員甚至對于計算機操作無法完全掌握,因此想要利用網絡技術開展黨建工作則明顯欠缺相應技術支持,從而導致當前部分職業院校黨建工作仍在沿用傳統工作方式。此外,盡管有部分院校已經開始落實黨建信息化建設,但網絡平臺建設效果過于形式化、效果與預期嚴重不符,進而導致半途而廢。其次當前職校黨建工作組織與開展多依托于內部校園網,主要工作也由黨委組織負責管理,針對該項工作并未落實專項人員負責網站日常維護與更新,同時網站內部重點也主要體現在黨建知識收集與宣傳方面,嚴重缺乏信息交互性、站點維護不夠完善、信息資源更新速度較為緩慢、內容設置單一、無法吸引職業院校學生關注,以至于網頁訪問瀏覽量較低、覆蓋影響力較窄,對于校內學生及入黨積極分子也無法進行良好教育[3]。最后,職業院校網絡信息化黨建建設缺乏資金成本支持,黨建涉及內容較為寬泛,如網絡服務器、辦公微機、電教設備、多媒體等各種硬件設施以及管理信息系統各項專用軟件,因此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支持,但當前部分職業院校領導對黨建工作認知不足缺乏相應投入,進而對該項建設工作有所影響。
四、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途徑
4.1重用網絡信息化創新工作理念
為進一步加強職業院校黨建工作與網絡信息技術融合,黨建工作者應積極轉變自身工作理念、解放原有思想。因受新時代網絡技術影響,當前職業院校教師及學生具備高素質、高知識、高思想,且對時代變化敏感度及接受度較高。基于此各職業院校黨建工作應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對各項網絡信息技術軟件及硬件條件加以利用,并將其與自身院校特點相結合進行優化和創新,確保黨建工作者從實際出發,對黨建信息化建設認知更為深入,充分理解信息化建設基本內涵、要求與標準,在此過程中黨建工作者應注重自身思想認知提升,轉變傳統滯后且單一的黨建工作理念,以重用信息技術為原則創新職業院校黨建理念,在教育和宣傳優勢作用下促使職校黨建工作更為深入人心,大力支持黨建信息化建設創新。例如,可對職業院校原有相關機構進行優化、添加新型網絡設備資源、安排專項網絡管理者、加強信息資源開發、拓展及利用力度,致使職校黨建工作融入更多新鮮資源,從而確保黨建工作實效性全面提高。
4.2突出辦學特色,發揮網絡平臺功效
現階段部分黨建網絡平臺過于依賴校園門戶網站,因此職校黨建網絡平臺嚴重缺乏獨立性和完整性,但打造全方位、多層次、互動性、功能性極強的信息化系統是各職業院校實現黨建信息化建設創新發展的關鍵路徑。基于此,在網絡新形勢影響下,各職業院校應將院校內部特有網絡信息資源進行優化與整合,對可提升黨建工作效率的各種網絡載體積極探索,不斷對黨建網絡平臺作用及管理功效進行強化,例如,表彰評比、干部選拔、人才配置等各種評價功能,同時黨建網絡鋼平臺建立應確保針對性,分類進行,有區別的針對教師與學生群體落實黨建工作,可充分保證師生兩種群體通過網絡平臺自行學習黨建知識內容,以此提升黨性素養。除此之外,應積極發現并拓展線上黨建平臺教育功能,拓寬職業院校師生意見反饋渠道,全面促進網絡平臺個性化及民主化發展。
4.3創新黨建網絡平臺,積極組織黨建活動
在黨建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職業院校應堅持具體問題針對性分析原則,在面對不同狀況時,利用不同信息技術手段對黨建網絡平臺進行優化和創新,打破空間限制,以此保證不同層次人群皆可實現點對點互動、交流。在該項建設工作中設置專用電子郵箱,便于職校黨建工作者對學校內部教師與學生進行信息資料及文件的傳遞與共享,在加強校內聯系同時學習各種信息技術與黨建知識。在此基礎上,各職業院校應加強微博、微信等各種互動交流平臺在黨建網絡平臺中的實際運用。例如,建立黨建工作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將各種黨建信息、文件等內容通過官方平臺進行,此外各職校可成立專項工作監督小組,安排專門工作人員監督黨建工作落實,從而保證黨建線上平臺工作更為透明化、公開化。與此同時,職業院校在落實黨建信息化建設時可將新時期黨建變化及任務相結合,組織各種黨建活動并設置多種實踐任務,使其信息化建設效果顯著[4]。
4.4對相應規范管理制度不斷進行創新
首先職校黨建信息化建設應注重加強師生互聯網應用自律意識,以此保證自身政治思想堅定,不受外界因素沖擊。因此院校黨建管理者應加強黨建教育力度及政治宣傳力度,幫助師生進一步提升信息分辨及分析能力;其次,職校黨建工作應確保校園網絡管理制度足夠科學、系統化,對于校園內部的各種軟件及硬件系統需要實時監控,一旦發現任何不良信息則要立刻進行處理與維護,以此保證校園網絡純凈,同時對校園網絡系統安裝防護墻,確保校園網絡安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黨建信息化建設有助于學校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和效率,通過創新黨建工作理念,發揮黨建網絡平臺功效,創新黨建線上平臺,組織黨建活動,對黨建信息化平臺管理制度不斷優化,從而使職校黨建工作取得良好建設成果,并進一步提升該項工作系統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張鳳,彭希寧.從“黨建云”談信息化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發展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8,37(12):2-4.
[2]唐良勇.高職院校黨建網絡信息化研究[J].教育現代化,7,4():343-3.
[3]郭曉丹.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教學探索研究[J].長江叢刊,7(05):.
[4]伍丹.高職院校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與應用的思考——以網絡版《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2):-14.
作者:張江濤 單位: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網絡陣地建設路徑
- 下一篇: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