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措施

時間:2022-07-04 11:13:53

導語: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措施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在我國經過長期發展,現在已經基本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協商制度。這其中既考慮了各派在參政議政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又考慮了最廣泛的人民群眾對于公共決策的影響。一直以來,我黨非常重視各級民主協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這其中既有成績,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將圍繞如何建設協商民主制度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措施。

一、我國協商民主之發展歷程

從概念來看,協商民主制度的基本內涵就是公民充分進行政治參與。在我國,隨著時代的發展,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并系統論述確認了“協商民主”概念,在此基礎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概念,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要求社會各方在政治參與的過程中既要體現現代民主精神,又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主體思想,并將其作為民主和法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公共事務的管理是需要各利益群體和廣大公民參與的,這種參與既體現了公民權利也體現了民主精神,也是政治生態文明發展的變現,國家要允許公民進行正常的利益訴求,但這種訴求應該以一種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這樣才有利于解決利益矛盾。從歷史發展看,我國的社會主義協商也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發展過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三制民主政權”嘗試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根據當時的國情,分析當時的形勢,提進的創新性的協商方式,這可以視為協商民主思想的萌芽和雛形。而后,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的成功召開標志著協商民主這種新型民主形式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其后,經全國政協建議,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此次大會召開后,作為協商機關的政協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我國協商民主建設與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充分發揮公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公民參與民主決策,參與民主管理,行使民主監督權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并在實踐中總結出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方法,這體現在很多方面,例如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居民自治制度已經運行得非常成熟,在鄉村和城市社區建立了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這樣的基層自治組織,這類組織的建立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效率,使很多事解決在基層,滿足了城鄉居民的利益訴求,也實現了公民對于基層公共事務自我管理。我國正處于社會變革時期,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結構的變動,基層的社會矛盾還是會隨時出現,但這些矛盾通過合理的方式是可以解決在基層的,因為矛盾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公民與社區管理者之間缺乏充分的溝通與理解,進而產生的不信任感,而并不是公民對社會制度的不滿。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為人民群眾提供一個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的平臺,并加強與上級管理者溝通與交流,促進雙方互相理解。例如,近期北京衛視推出的《向前一步》節目,其中有一期關于北京農村拆遷過程中宅基地確權的爭議問題,節目組將當事人和相關負責的村干部及相關部門人員請到節目現場,大家敞開心扉,坦誠相對,彼此進行了良好的溝通,最終達成了一致,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嘗試。

三、加強社會民主協商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協商民主意識。在新的發展機遇下,社會各界人士都應該充分認識協商民主制度作為國家政治參與機制重要組成部分的廣泛性和適用性,充分認識到全民增強協商民主意識的重要意義,所以全國各界有必要對這一制度的內涵要義進行深解讀、并廣泛宣傳。尤其是作為研究先鋒的理論界更要擔負起宣傳協商民主制度的重任,作為理論界應不斷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理論的研究,通過研究成果來展現協商民主發展的新思路、新趨勢。作為相關工作人員,應利用各類宣傳平臺與宣傳工具加大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宣傳力度,將這一思想深入淺出的闡釋出來,讓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讓普通老百姓也能理解其基本的含義,并能廣泛的參與政治生活。良好的社會氛圍對于普及協商民主的相關知識有重要作用,一個平等、自由、公正、寬松的良好社會氛圍能夠使公眾在一個相對寬松的社會氛圍下參與國家政治生活,讓平等對話、自由交流的方式深入人心,從而形成廣泛的社會共識。協商民主制度而不是走走形式,不是作秀,而是政府真正的聽取民意,了解民心,關注民生。(二)保障協商民主各主體地位平等,提升協商能力。如果要保證政黨間、利益群體間協商民主功能的有效發揮,就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范圍內保障各主體間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的平等,這樣才能保證協商民主真正的落實。從公共政策角度分析,政黨、利益群體、公眾都是決策的參與方,我們要積極引導各方參與協商,發表意見,集合成該群體的共識,并通過合理的渠道提出訴求,即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還要努力培養各協商主體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大局觀念,具有全局意識,理性地表達訴求,客觀的提出建議。既要反映本方群眾的意見,也要尊重其他各方的愿望;既要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也要認真傾聽了解其他主體的意見,加強互動交流,促進彼此溝通理解。(三)發揮派在協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派在國家的發展建設歷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黨的好伙伴、好戰友,我們也確立了與派和諧共存的方針政策。長期以來,派在各領域從事領導崗位的不在少數,在人大、政協中一直占有一定比例,各黨派也享有充分的參與權與監督權。派的參政議政是我國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我黨長期堅持的執政方針,在新時期,如何更好地發揮派的作用,實現協商民主的法制化、規范化、有序化,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這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協商民主制度認識,認識到其重要性,同時要充分尊重與認可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深入拓展協商民主,提高各界人士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人民政協是我國最早出現的協商民主組織,現在依然在國家政治生活處在重要位置,政協成了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協作為能充分吸收各民族、各團體、各黨派、各階層參政議政的重要組織,在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積極發揮人民政協的優勢和特點,集思廣益,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實現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同時,公眾作為最廣泛的參與主體也不應被忽視,還要進一步擴大普通群眾參與協商的范圍,從目前已有的方式來看,主要是通過民主評議會、信訪接待來訪、市長信箱、人民調解等方式來體現,其中有些方式已經發展成為制度化安排,普通群眾通過這些渠道和形式可以充分地的提出意見和建議,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了合理的訴求,使協商渠道更為多樣和豐富。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對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提出新的要求,因為互聯網呈現了開放性、互動性、平等性、去邊界性的特點,這些特點也賦予了互聯網較之其他傳播工具所不具備的特征,而這種特征也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如何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協商民主制度中的積極作用。國家應重視互聯網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要明確互聯網也是公眾表達意見的平臺,同時也是利益群體和廣大公眾政治參與的新方式。所以,政府應保障公民利用網絡進行政治參與的各項權利,利用互聯網了解民意,了解公民的真實想法,并積極建立公共信息制度,做到政務公開、透明。綜上所述,實現國家決策的科學化與民主化必須要不斷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不斷拓展公民政治參與的渠道,只有協商民主制度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才能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色和優勢。

參考文獻:

[1]鄭光勇.芻議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建設———以咸寧市為例[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2).

[2]周立保.積極創新協商形式推進政協協商民主[J].江蘇政協,2015(3).

[3]政協內黃縣委員會.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建設的思考[J].協商論壇,2015(9).

[4]段永建.著力增強“四性”提高政協協商民主工作水平[J].世紀行,2015(4).

[5]胡永保,楊弘.中國農村基層協商治理的現實困境與優化策略[J].理論探討,2013(6).

[6]寧有才,王彩云.推進基層協商民主的動力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3(10).

[7]劉華景,劉海濤.協商民主視角下安徽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的機制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作者:韓卓 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