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會計案例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7-23 09:08:12
導語:高職會計案例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高職會計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全面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技能,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中,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在高職會計教學的意義主要表現在:(1)能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在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將一些會計工作案例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分析案例對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學會用學到的理論知識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能極大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有極大影響。(2)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高職會計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實踐操作水平。通過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對基礎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同時還能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3)體現了學生主體作用,在高職教學中,要求全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在高職會計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知識探究中,讓學生積極的進行案例分析、問題解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體性,促進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的落實。
二、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
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并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因此,在會計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良好結合,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分析實際案例中提升自身的實踐操作水平,只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良好結合,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促進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良好發展。
2.典型性原則
會計專業在我國有很長的發展歷史,這也使得產生的教學案例有很多,為了更好的發揮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優勢,就必須確保所選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這樣才能利用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具體而言,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要在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對具有實踐價值的案例進行分析,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利用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這樣學生在解決了這一問題后,就會主動思考類似的問題,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3.綜合性原則
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時,還應該堅持綜合性原則,保證所選案例具有良好的綜合性。具體而言,在選擇教學案例時,應該保證案例的難易程度適宜,不能太難,避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解決問題主動性難易提升;也不能太簡單,防止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得到提升。同時在選擇案例時,還應該保證案例本身具有良好的生動性,要利用案例來對學生進行吸引,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案例探究中,實現案例的教學價值。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課前準備
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時,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是確保案例教學活動有序實施的基礎。案例教學法的基本要求是引導學生在案例分析中,加深對會計知識的理解,并促進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會計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法時,要以扎實的理論知識為前提,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需要在課前準備相關理論知識的準備、預習工作。同時教師還應該精心的編寫教案,一方面要結合課程需求,設置好相應的案例故事、清潔內容,另一方面還需要準備好案例所涉及到的其他附件資料,如表格、圖片、文字等素材。同時教師在正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將案例教學計劃告知學生,讓學生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活動,讓學生根據案例中涉及到的內容,進行相關資料查找,并提前對案例進行思考、分析,對于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標注,便于在課堂上統一解決。而教師也需要針對案例,設計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分析、思考。
2.課堂實施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而教師則承擔著輔助、引導的角色。由于在課前教師已經將案例發給學生,學生對于案例有了一定了解,但是這并不代表學生已經全部理解了案例的精髓、內涵,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從思想上改變自身的觀念,積極的發揮自身輔助、引導的作用。在學生對案例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引,提出相應的問題,當學生在表達自身的想法、意見時,教師要給予學生良好的空間,切忌打斷學生的思路。同時當學生在課堂上探究的內容偏離主題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等方式指引學生回歸主題。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鼓勵學生在案例分析中得到啟迪,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3.分組討論
分組討論是案例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整個案例所要表達的內涵都需要在分組討論中體現出來,而案例教學的最終目的也需要在這一個環節展現出來。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必須組織學生對于那些針對性、難以理解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分析。在實際中,教師可以根據問題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存在相同問題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重點分析,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辯論活動,并讓學生針對自己所要討論的問題進行資料查找、閱讀,并對這些資料進行總結、發言,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同時還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共同提高。在分組討論環節,教師需要承擔組織者、主持人的角色,學生才是案例討論分析的主體,在分組中教師需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不能隨意偏癱一方,避免限制到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辯論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控制好發言時間,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自己組的核心思想表達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隨機提出一些接近案例分析的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集中討論,便于后續的案例分析報告撰寫。
4.撰寫案例分析報告
在討論結束后,教師就需要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報告撰寫,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需要結合案例分析過程、重點問題等,對整個案例進行回顧、總結,并對討論環節提出的相應問題進行歸納,從而形成案例分析報告。通過案例分析報告撰寫,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案例涉及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并梳理相應的觀點;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總結能力。對于案例分析報告,其體例上可以分成綜合型、專題型兩種情況,對于綜合型案例分析報告,需要從教學案例的每一個關鍵點出發,逐層次進行分析、論證,通過對比、篩選,找出相應的答案,然后在提出相對應的問題建議。對于專題型案例分析報告,主要是針對某一個問題、方法進行分析,學生在選擇這類報告時,必須從自己最擅長、最有把握的問題入手,要做到重點突破,這樣才能對問題有更加深入的分析。
5.總結
提高在案例分析結束后,教師還需要組織學生對整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效果進行總結、歸納,總結學習經驗,從而為學生今后學習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在總結提高這一環節,教師要特別注意理論與實際的相互協調,并處理好案例教學、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真正的引導學生在案例中理解理論知識。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引導的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總結,把握其思想狀態,做到因材施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職會計教學活動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被應用在高職會計教學活動中,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職會計教學效率的提升。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手段,將其應用在高職會計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案例出發,在案例中理解理論知識,并在案例中提升自身實踐操作水平,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極大幫助。
參考文獻:
[1]郭金玲.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絲路視野,2016(23):101-102.
[2]徐靜.案例教學法在會計課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金融旬刊,2016(9):141-142.
[3]呂敏蓉.案例教學法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16(17):210-211.
[4]張靜.淺析案例教學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7(4):16.
作者:楊帆 單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保險原理與實務案例教學法思考
- 下一篇:情景教學法在肺部體格檢查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