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時間:2022-04-17 03:26:28
導語: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生個體的閱讀情感、閱讀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這種差異性,積極引導學生調動自身閱讀的獨特體驗,從不同的角度對文本展開多元解讀,從而實現個性化閱讀。從閱讀方式、閱讀體驗和閱讀評價三個方面探討個性化閱讀有效實施的策略。
閱讀是一種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讀者的情感和行為方式應貫穿始終。不同的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閱讀感受有差異,其閱讀的目的也不盡相同,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對之加以正確積極的引導,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
一、抓住文體特征,注重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
高中生要能夠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學會用不同的閱讀方式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就高考而言,高中生必須掌握文言文、詩歌、小說等幾種文體的閱讀,這些文體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尊重閱讀文本的共性特征,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從各種文體特征出發,形成不同的閱讀方式,從而使學生形成多樣的閱讀感受。比如小說閱讀,教師應抓住小說文體虛構的特征引導學生對文本中人物塑造的方法、情節的設置進行解讀,同時也需要關注小說常見的敘述視角,從而對文本內涵進行多元解讀。筆者在執教蘇教版必修教材中《品質》一文時,抓住小說中多重視角,讀出不同的閱讀體驗。師(出示PPT):作品采用不同的敘述視角去敘述,作品中的人物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請同學們找一找文本中有哪些敘述視角,說一說你心目中的格斯拉。生1:文中寫到“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質縫到靴子里去了”一個“縫”字表明了在“我”的眼睛里格斯拉是一個手藝精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把全部的心血都注入到制作靴子上的人。生2:文章以“我”的視角去看格斯拉,他是值得敬佩的人,又是讓人憐愛的人。格斯拉是一個將制作靴子視為同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的事情,“我”既是它命運的見證者,又是他店里的買家,通過買家的眼睛,“我”看出了格斯拉命運的悲慘。生3:從文章“年輕人“的視角來看格斯來,他是一個不知變通的人。在年輕人的眼里格斯拉實在是讓人不可理解,他制作靴子用最好的料,花上自己全部的心血,但是卻不懂得與時俱進,最終只會落得“餓死”的下場。在年輕人眼里,格斯拉這種人是不值得同情的。上述閱讀過程中,有的學生從“我”的視角去看格斯拉,看出的是“我”對格斯拉的同情和關切;有的學生從同行的“年輕人”的視角去看格斯拉,解讀出的是對格斯拉一種不理解甚至是嘲諷;還有的學生用格斯拉自己的眼睛去看,解讀出格斯拉是一個手藝精湛、自我認同感很強的手藝人。可見學生采用不同的閱讀視角,所形成的閱讀感受也不相同。教師要根據小說的文體特點,教會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去解讀文本背后的內涵。對于詩詞閱讀,教師可以抓住詩詞的文體特征,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理解。比如,執教《雨霖鈴•寒蟬凄切》,教師可以抓住詞作的構圖使學生形成意象理解的個性解讀。執教者可以引導學生緊緊抓住“構建畫面——感悟意境——領會情感”的思路來進行解讀。首先,要反復吟誦,把握詞意,找出詞中的意象,進行構圖。不同的學生會繪制出不同的圖畫,如“都門帳飲圖”“蘭舟催發圖”“執手相看淚眼圖”。然后,抓住詞眼及圖畫的中心,練習用渲染的方法描繪場景。通過學習,學生會用渲染的方法描繪出“秋雨黃昏送別圖”“千里煙波暮靄圖”“楊柳曉風殘月圖”。最后,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圖景,領悟作者的情感。整個課堂中需要學生通過想象,移情于物,結合自己的閱讀經歷,展現出自己的個性,說出自己對詞作畫面背后作者情感的理解。
二、問題式的課堂,激發多樣化的閱讀體驗
錢夢龍老師曾經指出:“閱讀是一個不斷提問、反思、再提問、再閱讀的過程。”可見,閱讀是需要學生激活思維,不斷地與文本、作者、編者展開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依托文本,采用小組的合作方式對文本進行層層的問題設置。然后教師通過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潛能和個性思考,讓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得到激發,以《寶玉挨打》教學設計為例。活動一:1.閱讀小說,圈點勾畫出小說中的人物及摘抄出描寫人物的語句。2.自主整理問題,不少于5個,教師收集學生的問題進行匯總分類。活動二:教師根據學生課前的預習,形成問題清單,分發到學生手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問題,對問題進行梳理。總結出問題設問的角度。1.賈寶玉角度:賈寶玉為什么挨打?賈寶玉為什么不愿意見賈雨村?賈寶玉挨打有哪些必然性又有哪些偶然性?2.王夫人角度:王夫人在寶玉挨打的時候為什么要提起賈珠?體現了王夫人怎樣的形象?王夫人在賈府中的地位如何?3.賈政角度:文中多次提到賈政的落淚,找一找一共有幾次?分別體現了賈政怎樣的心理?4.林黛玉角度:林黛玉最愛賈寶玉,為什么在賈寶玉挨打后,最后一個來看望他呢?表現人物怎樣的心理?5.薛寶釵角度:薛寶釵來看賈寶玉時說了什么話,跟前面幾回中哪個人物的話相似?6.賈母角度:賈母在寶玉挨打時說了怎樣的狠話?體現了賈母在賈政的心目中怎樣的地位?活動三: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以上問題哪些是有價值的問題?哪些是無效的?你覺得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應該是什么?2.學生分類整理出自己閱讀的角度。明確為寶玉、王夫人、賈政、林黛玉、薛寶釵、賈母。3.圍繞自己設置的問題,進行釋疑。4.寫出閱讀體驗。以“我眼中的某某人物”為主題,展開演講,必須有理有據。相互評分,選舉出優秀小組。上述案例中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從原來封閉的模式變得更加開放多樣化。從說情節,讀文本,最后再到寫人物,環環相扣,有效地完成了本篇小說的學習。從學生質疑到學生的互動釋疑,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在學生主動思考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閱讀體驗,真正做到個性化閱讀。
三、注重多元評價,形成個性化閱讀成果
評價具備診斷、導向、激勵、反饋、總結等功能,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評價對調控和完善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首先,課堂上教師要注重評價性語言的運用。比如在課堂上,教師利用課堂閱讀評價表,通過口頭的形式對學生個性化閱讀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你真聰明”“你回答得很有條理”“你的朗誦聲情并茂,引人入勝”。課后可以在學生的作業中加入鼓勵性的評語,如“你有很大進步”“書寫很悅目”“閱讀題扣點很準”“最近讀書積累的較多”。這些鼓勵可以讓學生有閱讀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其次,關注學生閱讀的自主評價。學生的自主評價是促進其個性化閱讀有序進行的關鍵。學生在平時閱讀的過程中要進行自主評價,比如開展讀書分享會、辯論賽等活動。例如選修教材中“活生生的一個人”,執教者可以讓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閱讀,并且對一定的語句進行摘抄,形成過程性評價。最后,通過讀書匯報會的形式在班級形成閱讀成果共享,品評得失。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效度。個性化閱讀教學相較于傳統的閱讀教學而言,極大地發揮了學生個體潛能,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己積極引導的作用,讓學生有個性地、深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讓語文課堂煥發勃勃生機。
參考文獻:
[1]吳林梅.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2013(17).
[2]張碧蘭.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3]甘碧琳.初中語文文本深層解讀的有效途徑[J].語文教學之友,2019(11).
[4]溫永剛.高中語文教學個性化閱讀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7).
[5]王驍.高職古詩詞教學應重視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J].河北職業教育,2019(5).
作者:瞿鋒 單位:江蘇省西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