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經費管理問題分析
時間:2022-06-07 10:08:11
導語:高校教育經費管理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經費管理的現狀
高校教育經費是指維持高校教學活動正常運轉的經費,它是保障高校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基本前提,是高校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我國高校教育經費在其來源、數量與管理等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1.高校教育經費來源多樣化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顯示,在1978年以前,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經費98%是由政府財政撥款。經費來源比較單一。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高等教育的轉型,使高等教育經費來源逐漸多元化。目前,我國形成了以財政撥款為主,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為輔的管理體制。其主要經費來源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學費和雜費、其他教育經費。
2.高校教育經費總量不斷增加
近年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不斷增長,總體呈上升趨勢,從2001年的2.79%上升到2012年的4%,實現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的目標。隨著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大幅度的提高,高校教育經費投入也“水漲船高”,其占到全國教育經費的四分之一左右。
3.高校教育經費管理的復雜化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大力發展和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高校由原來單純收與付的經費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對高校經費合理計劃、高效經營管理和有效使用等復雜化的管理模式。其體現在對高校教育經費的管理時,既要考慮高校長遠發展的所需,又要考慮近期維護高校正常運轉的資金需求;既要保證教學、科研等高校重點工作的投入,又要滿足行政、后勤服務等一般工作順利開展的開支。
二、高等學校教育經費管理面臨的障礙
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與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促使高校開始提高高校教育經費管理水平,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和經驗,但也存在諸多障礙。
1.高校教育經費不足且分配不均衡
目前,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雖已達到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定的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但與世界平均水平5.1%相比仍處于低位。而且由于我國高校規模的擴增,使得生均教育經費不斷下降,高校教育經費的增長基本上被高校擴招所抵消。同時,我國教育經費在分配上也存在嚴重的不均現象,表現為對東中部經濟發達區域高校投入的教育經費多,而對處于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高校經費的投入不足,致使西部地區的教育資源更加貧乏,生均經費低。
2.高校教育經費管理規章制度陳舊
隨著高校經費管理內容的復雜化,現有規章制度不僅不能對一些現象進行規范,且其中相當部分的內容已過時,很難滿足高校的實際要求。如目前很多高校所執行的還是90年代的規章制度,完全不能適應高校改革發展要求。在這種無章可循的狀況下,管理人員只能依照個人的主觀臆斷去管理,從而使經費管理不規范、不合理,未能發揮經費的最大效益。
3.高校教育經費使用率不高
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由于高校管理者及教職工對高校教育經費管理能力差、責任意識不強,導致教育經費使用效率低,如高校盲目的購進大量無實際效用的儀器設備,使相當數量的儀器設備閑置或是由于利用率低下而提前報廢。目前,全國高校的儀器設備20%都閑置著,僅中關村地區的部分高校5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不開機達40%。同時,在我國高校行政后勤等人員的配置高于專職教師,這使相當一部分的教育經費用在非教學和教師身上,從而使用于教育教學的經費大幅度減少,阻礙了高教事業的發展。
4.高校教育經費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我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使高校在人、財、物等管理上具有較大的自主權。由于自主權的不斷擴大,要實現教育經費的最大效益,堵塞經費管理漏洞,有效地監督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高校教育經費運行監督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經費運行監督觀念淡薄,從而使教育經費在實際使用時,不按規定使用,截留、挪用教學經費的現象時有發生。
三、健全高校教育經費管理的路徑選擇
我國高校教育經費管理所存在的問題,已直接影響到了高校教學質量和教育活動的開展。加強高校教學經費管理已成為高校提高自身發展能力的重要路徑。
1.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
一方面,政府應完善“基本支出預算+項目支出預算+績效支出預算”的高等教育經費撥款機制,穩步推進高等教育撥款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高校應廣納財源,拓寬籌資渠道。首先,增加辦班收入。學校應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積極舉辦成人繼續教育、招收專業碩士生等增加收入;其次,爭取捐贈收入。高校培養出了眾多有識之士,其應與他們保持聯系,建立校友捐助渠道,使他們為母校建設發展出一份力;同時,高校還應與其有過合作關系的企業及愛心企業家密切聯系,為高校拉贊助;最后,做大做強校辦企業和后勤集團,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育經濟資源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增加辦學經費。
2.加強法制建設,健全高校教育經費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
縱觀國內外教育法與教育發展史,教育經費都單獨立法。因此,一方面我國應制定專門的《教育經費法》、《教育投入法》及一系列相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制約教育經費的來源、分配、使用、管理與監督。另一方面,高校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健全教育經費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確保經費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高校應組織管理者深入研究日常經費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在不與國家法律法規沖突的情況下,及時更新經費管理中陳舊過時的內容,彌補日常管理所暴露的欠缺部分。
3.提高高校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降低教育成本
首先,必須加強高校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學校應聘用既會管理又會經營,既能考慮辦學的經濟效益,又能考慮社會效益的高校管理者。其次,明確教育經費的使用范圍。比如劃撥到各學院的教學經費,應由各學院掌握使用,做到專款專用,不得用于與教學無關的開支。最后,降低采購成本,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學校可設相應的采購部門集中采購教學設備,并將這些設備購買及應用的情況匯編成冊,以便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所用,從而避免資金的浪費,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率。
4.建立高校教育經費監督體系,保障經費有效運行
科學而合理的高校教育經費監督體系是高校經費正常運行的堅實保障。高校教育經費管理監督的主體有政府、教師和學生。政府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制度體系,對高校教學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和監督,并將評估結果與政府財政撥款相聯系,引導高校教學經費的投入與管理,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同時,教師和學生也應加強對高校教育經費的監督。如果學生對高校教育經費運行和使用中存在疑問,完全可以像買商品一樣向供給者發出質疑,要求合理的解答,還可對濫用經費者進行舉報等。
作者:吳靜工作單位:長安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 上一篇:高校輔導員教育管理研究
- 下一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困境分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