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師職業承諾分析
時間:2022-12-17 10:49:46
導語:高職教師職業承諾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師職業承諾是教師與教師職業之間的一種心理聯結,對教師職業承諾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高職教師存在重科研、輕教學,專業成長困難、自我價值感低、工作壓力大等問題,導致高職教師職業承諾水平整體較低。本文提出高職教師應提高自我效能感、加強柔性管理、助力專業成長、健全職業生涯成長通道等對策,以期提升高職教師職業承諾的整體水平,助力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高職教師;職業承諾;自我效能;柔性管理
承諾(commitment)在《牛津大詞典》中意為“一種約定,這種約定莊重而有約束力,限制了個體行動的自由”。當承諾指向職業時,職業承諾就發生了。職業承諾(professionalcommitment)是指個體與其所從事職業之間的一種心理聯結。20世紀90年代,梅耶與艾倫提出職業承諾包括情感承諾、連續承諾和規范承諾三個維度。情感承諾表現為個體對職業的投入和情感依賴,連續承諾表現為個體對職業的投入和轉換職業的難度,規范承諾指受社會責任感和行為規范約束而形成的留在組織內的承諾。教師職業承諾是教師職業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影響學校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職業承諾是指教師個體認同所從事的教師職業的專業價值與職業規范,對教師職業的投入程度和對教師規范的內化程度而形成的是否忠于職守的態度或行為傾向。簡單地說,教師職業承諾就是教師本人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同程度以及對教學工作的投入程度。教師職業承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育和教學質量。研究表明,高職業承諾的教師工作更加努力,實現教學目標的愿望也更強烈,所教授的學生對學習持積極態度。高職業承諾的教師也更愿意發展自我職業技能,更愿意為自身職業發展投入時間和精力,且很少離開這一職業。但目前我國教師職業承諾的整體水平不高,特別是高職教師職業承諾水平更是整體偏低。對高職教師的職業承諾進行研究,將有助于了解高職教師這一特殊群體職業承諾現狀,有助于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和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一、高職教師職業承諾現狀
1.重科研輕教學,高職教師教學承諾水平不高。教師對于教學的承諾是指教師愿意在教學工作中付出時間與精力,樂于工作在教學一線,樂于承擔教學任務,并且以從事教學工作為榮。教學承諾還包括教師對教學工作的認同態度、投入行為和忠誠程度。教師能深入了解并認同教學工作的目標和價值,愿意盡其心力從事教學工作,堅持在教學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目前,由于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認知存在一些偏見和誤解,高職教師從教學工作中獲得的自我價值感和社會成就感普遍不高,帶來的結果就是高職教師對教學工作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明顯不足,最終表現為教師對教學工作的忠誠度不高,“教而優則仕”成為高職院校的普遍現象。另一方面,高等職業教育面臨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部分高職院校為尋求自身發展的空間,不斷和普通高校拼科研,科研任務成為高職教師績效考核的最重要指標,但高職院校教師教學任務重,科研工作投入時間和精力不足。高職院校在科研方面盲目攀比普通高校的結果就是高職教師在完成超量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面臨巨大科研任務壓力,甚至科研壓力遠遠大于教學壓力,重科研、輕教學成為高職教師的一種普遍心態,教學承諾水平不高也成為高職教師群體的一種普遍狀態。2.專業成長困難重重,高職教師專業承諾水平低。教師專業承諾意味著教師認同自己所教授的專業,并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拓展專業領域,并將教育目標與教育任務內化于個人自我概念中,因而產生積極的專業認同感。教師專業承諾包括對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訓練、專業倫理與職業道德以及專業精神的認同。教師履行專業承諾,就會基于專業認同與專業責任,愿意投入時間、精力、經驗和智慧從事專業發展活動,即使因為專業承諾可能會犧牲部分個人價值與利益也在所不惜。高職院校教師在自身專業成長與發展方面愿望迫切,但是與普通高校教師相比,他們獲得專業成長的機會卻更加困難。高職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深厚的理論教學功底,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這兩方面的專業成長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和精力。但高職教師早已經被教學任務、科研任務、社會服務任務等考核指標壓得喘不過氣,很難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身的專業成長中。另一方面,教師如果需要系統進修專業或提升學歷,所需時間在教學管理者那里難以協調,不得不放棄專業成長的機會。另外,高職教師進行訪學或與同行交流的機會很少,這也是造成高職教師專業成長難度大的原因。3.自我價值感低,高職教師形成組織承諾難度大。組織承諾指個體投入組織并認同組織的程度,個體產生組織承諾是因為個體能從對組織的時間投入、金錢投入和努力付出中得到回報。教師組織承諾是教師對所任教學校的認同感與參與感,是教師認同學校的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愿意為學校的發展與繁榮付出更多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愿意成為學校中的一員,并為此感到驕傲與自豪。但現狀是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可度普遍不高,認為高職教育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高職教育的社會地位偏低影響了社會對高職教師的認可度,高職教師難以獲得普通高校教師同等的待遇和尊重,高職教師社會認同感普遍較低,而自我價值感則更低,更不可能為自己是一名高職教師而驕傲和自豪。實際工作中,高職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科研壓力很大,長期的付出與得到之間不成正比,導致高職院校優秀教師都在尋找機會向普通高校或高收入行業流動,高職教師群體組織承諾水平整體較低。4.工作壓力巨大,高職教師整體職業承諾水平低。教師做出職業承諾意味著本人愿意從事教師這一職業,盡管教師職業是公認的高壓力職業。教師職業承諾表現為個體對從事教師職業的強烈愿望和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喜愛程度,愿意為從事教師職業而承擔高壓力,為從事教書育人的教師職業而充滿成就感和價值感。但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存在偏見,普遍認為高等職業教育地位低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職教師的地位也低于普通高校教師。這種認知偏差造成高職教師自我成感低,職業承諾水平也低。但實際情況卻是高職教師面對學業基礎更差、教育難度更大的學生,面臨更重的教學壓力與科研壓力,這些對高職教師的工作質量和身心健康都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職教師這一群體職業倦怠水平普遍較高,而主觀幸福感低。近年來,高職教師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職業承諾水平整體偏低。
二、高職院校提升教師職業承諾水平的策略
1.提高高職教師自我效能感,全面提升教學承諾水平。教師職業是一種充滿復雜性的高標準職業,為了維持教學工作的活力和熱情,教師必須保證自己能夠從教學工作中獲得很高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是個體對自身能否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技能完成某項工作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師自我期望值高,處理事情也更加理智,樂于接受有挑戰性的工作,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高自我效能高的高職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會抱有更高的期望,并愿意付出努力來確保學生學習成功。教師職業的出發點就在于以教學為根本,做課堂教學積極的實踐者、有效設計者和高效的執行者?;诖?,提高高職教師教學承諾水平的關鍵在于提高高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促進其主體意識的覺醒。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即教師本人對教師職業的認識和感受,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需求,并激發內在驅動力,努力在教學工作實踐中追求自我發展和自我成長。高職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意味著教學承諾水平也會隨之提升,高職教師從教學中獲得自我效能感,更愿意在課堂教學中投入時間和精力,積極主動研究教學方法與手段,探究發現教學問題,這將有助于高職教師成為優秀的教學者和合格的研究者,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承諾水平。2.助力專業成長,提升高職教師專業承諾水平。高職教師作為專業化要求很高的職業,既需要專業化知識,也需要豐富的實踐智慧,這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在自身的專業發展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個人色彩。自主發展和專業成長不僅是高職教師的一種意識,更是一種發展方式,同時也是高職教師的迫切期待。教師的專業承諾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更是教師實現自主專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抱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才會擁有自我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才會不計成本地投入自己的精力與時間來促進自我專業的成長與發展。高職教育的管理者要善于抓住高職教師的這一心理特征,從制度的頂層設計和實際管理層面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創造更加便捷和有利條件。首先,可以為有短期或長期專業進修與專業提升需求的高職教師設計彈性工作制,以保證教師專業發展的時間需求。其次,利用學校平臺為高職教師創設更多參與國內外專業發展前沿學術交流與學訪等活動的機會,以請進來或走出去的多種方式幫助專業教師開拓專業視野,提升專業能力。這些舉措在助力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將大幅度提升教師的專業承諾水平,高職教師整體專業水平的提升將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3.加強柔性管理,著力提升高職教師組織承諾水平。柔性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模式,其特點是管理不依賴于權力影響力,而是依賴于心理過程,柔性管理就是要激發每位員工內心深處的動機、內在的潛力和創造精神,以達到提高勞動效率的目的。高職院校在管理過程中應依據高職教育特點,重視管理效果,強調管理彈性,創造或引入更加人性化的教師管理制度。制度是為人服務的,管理更要“以人為本”。高職院校的管理要充分考慮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與個人發展需求,管理制度要預留足夠的彈性空間。高職院校更要想方設法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和諧的工作氛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有效的績效管理模式、高效且執行到位的激勵模式,這些都將有助于提高高職教師對學校的忠誠度,進而提升高職教師群體的整體組織承諾水平。4.健全教師職業生涯成長通道,提升高職教師職業承諾水平。結合教師專業成長需求,為教師提供健全、通暢的職業生涯成長道路將有助于提升教師的職業承諾水平。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高職教師與普通高校教師發展的重點不同,普通高校教師更側重于學術發展,追求專業發展中的頂尖領域,而高職教師的發展則更多側重于專業基礎,高職教師在完成專業基礎教學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這是職業教育的核心。所以,高職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學術與實踐能力并重。但個人能力畢竟有限,高職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應有所側重,這就需要教師和學校共同規劃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道路。高職院校的管理者需要組織、參與、管理和引導,為教師職業生涯發展構建堅實的社會支持系統,以達到高職院校和教師個人共同進步與發展的目標,形成良性發展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高職院校管理者要為高職教師設計多重的職位或職稱發展通道,并建立基于職業生涯發展多樣化的培訓體系,改革和完善高職教師的聘任與考核制度等。
綜上所述,高職教師職業承諾水平影響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影響高職院校改革與發展的進程,提升高職教師的職業承諾水平需要教育決策者、教育管理者、教師自身及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曉芳,胡維芳.高職教師教學效能感與職業承諾的關系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8):82-86.
[2]肖珊,李興洲.高職教師教學自主權與職業承諾的關系研究[J].職教論壇,2016,(24):20-26.
[3]張浩.高職教師職業成長、工作滿意度與職業承諾的關系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7.
[4]孫遠,葉書蘭.高校教師職業認同和組織承諾與職業倦怠的關系[J].職業與健康,2015,(7):882-883.
[5]劉在青.基于組織支持理論的高職院校教師組織承諾提升策略研究[J].知識經濟,2018,(10):128-129.
[6]王振洪.管理文化視域下民辦高職院校教師組織承諾的提升路徑[J].教育研究,2018,(1):92-98.
作者:柳艷艷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 上一篇:音樂教育與音樂創作繼承及創新
- 下一篇:高職教師企業實踐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