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心理學與實踐課程教學改革
時間:2022-07-23 10:13:53
導語:音樂心理學與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我國的音樂教學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并且隨著音樂教學的發展,其教學價值以及教學意義已經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可。同時伴隨著我國音樂教學的逐漸成熟,音樂心理學逐漸被應用于音樂實踐課程中,使得音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音樂心理學融入音樂實踐課程完成教學改革,文章就音樂心理學對音樂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的意義和作用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音樂心理學;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意義作用
作為一門針對人類心理活動、精神變化、行為研究的理論學科,心理學主要有兩大區域:一是基礎性心理學,二是心理學的應用。同時伴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師為了保證學生正確認識學習、提高自信心等內容,教學中采用了心理學與專業課程結合教學的方式,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音樂實踐課程教學中的心理學,這種教學隨著不斷的完善發展,進而形成現階段中音樂實踐課程中的音樂心理學。
一、音樂心理學概述
(一)音樂心理學。音樂心理學,是立足于心理學方法、理論的基礎上,對于學習音樂的人研究與音樂之間的關系,并且通過兩者之間的契合點,尋找規律進而形成一種適合音樂教學的科學。同時由于音樂心理學屬于心理學的范疇,所以音樂心理學具有心理學的特征,其可以利用心理學中的一些物理、化學、遺傳等相關理論知識形成一種心理學實驗法,研究對于音樂學員從學習初期到高級的經驗和行為。不過從本質上來講,音樂心理學就是在音樂教學中應用心理學,使得音樂與心理學兩者融合形成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隨著音樂心理學不斷地發展、成熟,逐漸被應用于音樂教學中。(二)音樂心理學與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關系。1.音樂心理學指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方向。從本質上來講,雖然音樂心理學就是心理學應用到音樂教學,但是音樂心理學卻與音樂教學有著緊密的關系[1]。在音樂實踐課程教學中,音樂心理學具有指導作用,所以對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同樣具有指導作用。針對音樂實踐教學改革中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可以進行指導,進而保證教學改革發展方向的正確性。2.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推動音樂心理學發展。由于音樂心理學只是心理學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師以及學生對于音樂心理學的認識比較少,而且認為音樂心理學就是心理學。兩者雖然有關系,但是音樂心理學不等于心理學,心理學包括音樂心理學。因此,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應用音樂心理學,不僅是音樂心理學指導、推動教學改革,而且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推動音樂心理學的發展,所以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進而促使師生正確認識音樂心理學,可以幫助師生加強實踐課程中的交流,提高教學質量。
二、音樂心理學對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及作用
音樂作為表達人內心情感的一種藝術,對于音樂學習人員心理要求非常高,音樂學習人員不僅需要從實際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還需要根據自我的心理變化全面地掌握情感,通過音樂將自我的心理情感展現出來。但是由于我國當下音樂實踐課程教學中比較重視學生的技巧、知識,對于學員的心理活動關注比較少,所以此次的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對于音樂心理學的特點充分利用,并且有效地促進音樂實踐課程教學的完善。(一)有利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理念的轉變。在對于現階段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音樂心理學可以有效轉變教學理念。在音樂實踐課程教學中,音樂心理學有效地幫助教師了解音樂教育事業教學改革內容。在學校里,由于教師經常接觸音樂教學的核心理念,教師受到傳統音樂教學理念的長期影響,一些教學理念已經根深蒂固,不利于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指導,不過在利用音樂心理學之后,利用音樂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知識對于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針對性地解決,使得教師可以快速接受教學改革理念,教師再通過自我的理念轉變影響學生,進而推動教學改革理念在學校的落實。(二)有利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模式的創新。在對于學校音樂實踐課程教學的改革中,音樂心理學53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2]。在音樂實踐課程教學中,音樂心理學有效地幫助教師全面性地掌握音樂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使得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活動,遵循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輔助教學的原則,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供教學模式基礎,進而保證學生可以全面性地掌握教學內容。(三)有利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內容的完善。由于在現階段的音樂實踐課程教學的改革中,音樂心理學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完善,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的死板、呆滯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學生音樂學習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此外,由于音樂心理學的應用,教師對于教學內容可以圍繞學生展開完善,使得學生可以多接觸一些課外學習知識以及科學實踐內容,為學生未來音樂道路的發展積累經驗、知識。(四)有利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方式的多樣。在現階段的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由于音樂心理學的應用,音樂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已經從原有的單一方法向多樣化的方式轉變,使得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可以更加完善。同時,在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革中,音樂心理學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還為教學方法提供了一定的趣味,使得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為音樂實踐教學課程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教學實踐方法。(五)有利于音樂和實踐課程教師教學水平提高。對于音樂教師而言,音樂實踐教學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才可以全面掌握,才可以有效保障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使得音樂與學生的心靈結合,將學生自我的情感展示出來。所以音樂心理學在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對于音樂教師同樣也是一種考驗,通過考驗有效地將音樂心理學作為一個交集點,對于音樂心理學以及音樂和實踐課程結合在一起,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使得學生的音樂實踐課程教學可以實現靈活的實踐教學調控。因此,音樂教師在此過程中受到影響、啟發,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自我的音樂實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促使音樂實踐課程教學逐日提高。
三、音樂心理學對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音樂心理學對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前提要求。1.音樂教師全面掌握音樂心理學知識。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想要全面性推動音樂視角課程教學改革,教師必須全面地掌握音樂專業的技能、知識,進而影響學生對于專業的正確認識。同理,音樂心理學對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教育者,教師對于音樂心理學的掌握同樣影響到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在目前的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音樂心理學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音樂教師的心理同樣也是一種考驗。相比較普通課程教學改革,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化、形象化,而且實踐性、實用性要求更高,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對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教學方案進行完善,所以教師的心理變化對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否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音樂實踐課程的教師通過音樂心理學不斷鍛煉,才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理學知識,保證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2.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師生互動交流作為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只有師生之間加強互動交流,才可以促進音樂心理學在教學改革中的引導作用的發揮。不過一般來講,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幫助學生以及教師自身樹立正確的發展目標,保證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創新學習方法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音樂心理學,最主要的是心理的變化情況,只有師生之間加強交流,教師才可以通過交流了解到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進而通過音樂心理學推動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除此之外,只有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教師才可以從學生的言語間了解到學生在實踐課程中的學習情況,進而解決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問題。(二)如何促進音樂心理學對音樂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1.加強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音樂心理學的融合。在對于音樂實踐課的教學改革中,為了保證實踐教學課程的順利改革,學校以及教師應該加強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與音樂心理學的融合,進而通過音樂心理學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適應性。如在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心理學的一些人生學知識理論與學生增強學習中的互動交流,進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到學生,使得學生接受新的教學改革。2.重視音樂心理學與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統一。在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將音樂心理學應該用在課堂中,保持音樂心理學與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處于同一水平線上,進而通過音樂心理學正確指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一些消極的問題,使得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生在音樂實踐課程中的實踐能力。如為了保障學生對于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教師可以采用兩者統一的教學方法,通過兩者之間相互的作用、影響,使得學生可以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理解能力。
總之,本文首先分析音樂心理學是什么,明確音樂心理學的內容,了解音樂心理學與音樂實踐課程教學改革的關系,進而針對音樂心理學對于教學改革的作用,并提出如何應用音樂心理學,進而保證教學改革質量。
[參考文獻]
[1]焦倩.淺談格式塔音樂心理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黃河之聲,2017(10):37.
[2]馬苗苗.音樂心理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工具性體現[J].藝術科技,2017(09).
[3]郝亞南.音樂心理學在課外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J].藝術教育,2017(05):66.
作者:王丹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 上一篇:實驗教學管理系統設計研究
- 下一篇:高校音樂教學改革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