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時間:2022-03-27 11:22:23
導語: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改革課程教學工作,有助于課程教學質量提升,促進課程教學革新發(fā)展。改革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需要課程教師正視當前課程教學改革問題,以問題為切入點,實施明確課程定位、豐富教學內容、轉變教學方式與加強實踐教學等策略,實現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的有效改革。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1引言
隨著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與高速發(fā)展,高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想要滿足新時期的人才需求,就需要不斷改革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探索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策略,解決課程改革問題,實現信息化高素質人才的有效培養(yǎng),促進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
2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問題
2.1教學模式傳統。現階段,高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不斷改革,但改革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高校課程教師仍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限制教學改革發(fā)展。課程教學模式的傳統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問題與教學方法問題兩方面,大多課程教師按照課程教學要求,為學生提供VisualFoxPro與C語言等教學內容,并未結合學生專業(yè)為其設計與講授具有較強針對性與實用性的內容,影響教學效果。另外,教師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開展教學工作完全依靠課堂知識灌輸,忽視學生學習需求,降低學生學習興趣,不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制約高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有效改革。2.2理論脫離實踐。我國高校的大多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存在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影響課程教學改革。計算機應用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特點,要求學生在掌握課程理論知識的同時形成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受應試教育、教師教學觀念滯后與學校教學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應用課程難以有效開展理論緊密結合實踐的教學工作,使課程教學改革受限。即使部分高校能夠重視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實踐教學,要求教師結合理論與實踐操作進行課堂教學,但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不足或缺失,也會造成學生無法緊跟教師演示進度,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與信心,使高校該課程教學難以提升教學質量,限制課程教學改革發(fā)展。
3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3.1明確課程定位。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針對計算機應用課程實踐課程教學改革,需要明確課程定位,確定課程教學目標,實現人才有效培養(yǎng)。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育對象是計算機專業(yè)學生或非計算機專業(yè)專科層次的高校學生,屬于職業(yè)素質必修課,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成為信息時代的高素質人才。因此,課程教師需要明確課程定位為基礎性課程,確定教學任務為培養(yǎng)學生掌握信息時代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利用能力,教育學生清楚認知信息技術對社會環(huán)境、科學技術與經濟發(fā)展的有利影響,提升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主動性,加強學生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具備利用計算機對信息進行獲取、傳播、加工與應用的能力,促進學生成為滿足當代社會與未來社會需求的信息化高端人才。3.2豐富教學內容。高校計算機應用課程開展教學改革工作,需要豐富教學內容。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師需要結合新時期特點,為學生提供滿足其學習需求的豐富教學內容。例如,課程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與要求,為學生提供其專業(yè)方面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如,分類學生專業(yè),考慮學生專業(yè)教學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對原本統一化的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地調整,以教學內容的更新,加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與學生專業(yè)的聯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課程教師豐富教學內容,需要充分調查與掌握學生學習需求,考慮學生喜歡且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結合當代大學生與網絡信息技術密切接觸的現實情況,在課程教學內容中融入數字媒體方面的知識,使學生掌握數字聲音編碼、數字視頻壓縮應用等知識技能,促使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充分提升,促進課程教學改革發(fā)展。3.3轉變教學方式。計算機應用課程改革教學工作,需要轉變教學方式。傳統理論知識灌輸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課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式,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教學手段的多元化發(fā)展,促進課程教學有效改革。例如,課程教師可以使用項目驅動法、分層教學法等。實施項目驅動法,需要課程教師以項目形式呈現教學內容,以任務劃分教學內容,要求學生自主或合作完成項目,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施分層教學法,需要課程教師針對部分理論知識教學,對每個章節(jié)內容進行必修、提高與補充等層次的劃分,結合學生基礎水平與學習能力對學生實施層次化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課程整體教學效果。3.4加強實踐教學。高校針對計算機應用課程開展教學改革工作,需要加強課程實踐教學。在傳統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上,課程教師需要注重課堂實踐教學,在結合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演示操作的過程中,充分與學生進行互動,使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演示速度,方便學生對某一操作進行及時提問,加強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在此基礎上,課程教師需要加強學生課外實踐教學,如,爭取學校支持,組織學生參與計算機應用實踐類比賽,或結合學生專業(yè)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軟件或硬件設計任務,充分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課程相關知識,強化課程教學效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革新教學工作,需要以教學模式傳統、理論脫離實踐等課程改革問題為基礎,在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實踐教學等方面,改革課程教學工作,有效創(chuàng)新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高校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是高校培養(yǎng)信息化人才的關鍵途徑,能夠滿足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與高校整體教學在新時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學春.高校計算機應用課程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融合研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8,31(12):68-70.
[2]石磊.大學計算機應用課程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現代信息科技,2019,3(12):102-103.
[3]王振亞.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西部科技,2015,14(01):114-115.
作者:陳超文 單位:廣州華商職業(yè)學院
- 上一篇:現代教育下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廣西民族音樂資源開發(f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