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應用
時間:2022-06-17 10:48:11
導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肆虐全球的肺炎疫情給高等院校開展教學帶來了挑戰,同時也提供了構建線上教學新型模式、檢驗教學效果的機遇。文章以《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為例,通過反思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實踐效果,總結各自的優缺點,提出線上和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重構面向實踐應用的課程模塊,對線上線下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分工,各有側重;改革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設計,加強教學監管,使線上和線下相互支撐、有機融合,最終達到夯實基礎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育職業素養的課程學習目標。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重構;監管
一、線下教學模式的優缺點
(一)優勢
1.有利于構建有效課堂。通過口授心傳進行傳道授業解惑,是幾千年以來中國教育的傳統方式,有其合理有效的方面。教育的成效既取決于教師的輸出,也取決于學生的吸收。面授的優勢就在于能夠及時評價輸出的質量和吸收的成效,隨時觀察學生的聽課反應,實時調整教學進度,采用適合學生理解的語言、方式和手段,建立“以學為中心”有效課堂。對于《國際貿易實務》中易混淆知識點,適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轉化”語言進行講授,便于學生吸收。例如,講解國際貨運保險業務中推定全損和委付的概念及其實踐意義,可以通俗化為”得不償失“原則,貨物遭遇風險受損后,被保險人有義務去打撈、維修,以防止貨物全損,保險公司將補償其施救費用。但是,如果打撈、維修的費用超過了殘余價值,保險公司賠付的更多,因此”得不償失”,這種情況下,允許被保險人在將殘余標的所有權交給保險公司的情況下,按全損索賠。這種專業術語背后,隱含的依然是最基本的成本收益權衡的經濟學思維。通過這種辨析,既有利于幫助學上理解教材的知識點,還有利于啟迪學生的經濟學思維。2.有利于開展互動教學。《國際貿易實務》等經濟類應用型課程,其知識點大多是在社會經濟實踐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和總結而形成的。不僅外貿業務流程、外貿合同條款這些實操性很強的知識點,具有明顯的應用性特點,甚至于國際貿易術語、嘜頭、清潔提單、國際多式聯運、信用證等基礎概念和專業術語,也有其實踐基礎和意義。由于學生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對這些基礎知識點的理解更多停留在字面意義上,難以深入、全面地理解其內涵,甚至出現理解偏差和誤解。通過開展案例研討、情景演繹、業務演練等互動式教學,還原知識點的實踐場景,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應用能力。采用引導式、探究式、答疑式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回歸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思考、演練,教師點評、補充和總結,構建師生交流、生生合作的新型課堂。3.有利于因材施教。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有助于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把握學生學習的難點和癥結,開出適合學生自身情況的有效“處方”。因材施教,不僅是根據學生個體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還應該包括按知識分類采用教學手段。例如,對于概念、分類、性質、特點等基礎性知識,可以采用講授法,對于外貿業務環節辦理、外貿單據制作、外貿業務核算等實踐性較強的知識點,應采用案例研討、場景演練的教學方法。
(二)缺陷
1.不利于過程性考核。傳統課堂教育,由于教師時間、精力的局限,很難精細化追蹤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效。僅僅依靠期末考試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手段單一,傳統的考試題型容易帶來考前死記硬背的弊端,反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作為一門應用性課程,最為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做外貿,而不是死記硬背外貿的術語。因此,過程性考核才有助于夯實外貿基本—162—功,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2.學習主體地位的缺失。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聽課,這種教學模式并未得到根本轉變。相對于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采取滿堂灌的方式則要輕松、簡單和方便,因而教師缺乏進行課堂改革的動力,往往因循守舊,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導致學習的主體地位缺失。3.時空局限性。受教學場所和教學課時的限制,教師很難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深入透徹的講解。對于人數較多的班級,更難以充分開展研討式教學,也難以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解答。甚至學生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有沒有全面理解知識,結果導致聽課時似懂非懂,實踐中漏洞百出。如不能辨別信用證中的各種軟條款,對客戶提出的出具清潔提單的要求不知道如何操作,對外報價時不加貿易術語。
二、線上教學模式的優缺點
2020年的疫情,迫使教師采用線上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要看到線上教學并非完美無缺,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教學,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優化和改進。
(一)優勢
1.有利于“以學為中心”。通過各種教學平臺上傳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習題庫、案例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教學視頻,可以根據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有選擇地反復觀看重難點部分。學生突破了課堂和課時的時空局限性,可以主動地聽,有選擇地聽,從而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和主體地位。2.有利于過程性考核。教學平臺的考核手段更加多樣化,更加靈活。可以通過視頻學習時長、練習題通關、搶答、章節測驗、發帖研討數量和質量等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考核,利用后臺統計數據,直觀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提煉多數學生遇到的疑難點,反過來又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集中答疑。相對于傳統課堂時空局限,無法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過程性考核,線上教學模式這一優點更加明顯。3.交流渠道多樣化。相對于傳統的線下教學,線上教學交流渠道更加多樣化。例如學生通過學習通留言,向老師教師請教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教師可以一對一地進行輔導答疑;通過平臺的發帖研討,有助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有利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
(二)存在問題
1.缺乏資源的整合和重構。線上教學也可能會誘使一些教師簡單將教學資源放到平臺上,助長一勞永逸的思想。線上教學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但要想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進行教學手段和方法創新、對教學資源加以整合和重構,這恰恰是是很多線上教學所欠缺的。2.教學監管和督促不力。線上教學形式下,教師看不到學生,觀察不到學生的學習表情和學習狀態。甚至有學生利用各種刷視頻軟件完成視頻學習任務,對主題討論敷衍應付,發帖內容簡單,練習題提交拖延。對以上問題的監管還存在漏洞,教師督促和警示不力。3.教學視頻呆板拘束。由于錄課形式缺乏現場感和觀眾感,加上教師對錄制教學視頻的技術手段掌握不夠,缺少錄課經驗,很多教學視頻顯得生硬、拘束,不夠生動活潑。由于缺乏現場感、互動性和靈活性,教師束手束腳,難以充分展示教師的個性和風范。
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1.重構面向應用的教學模塊。傳統的教材大多按照學科知識的章節結構進行編排,課堂教學也按部就班,線性進展。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一般按照國際貿易術語、商品標的、運輸、保險、國際貨款收付、商品檢驗與糾紛處理、合同的磋商和簽訂、合同的履行等環節展開教學。以知識點而不是以應用能力來構建課程和教學模塊,使得課程內容“散、雜、亂”,內在聯系不強,脫離外貿業務實際做法。因此,需要對線上線下教學進行合理分工,對教學資源加以重構和整合,將概念、特征、分類等一些基礎性知識點錄制成教學短視頻,作為線上學習的資源,設置基礎知識在線通關練習,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將外貿洽談、合同簽訂、各業務環節辦理、風險案例分析等綜合性、應用性內容作為線下教學模塊,通過案例研討、角色扮演、場景演練等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和職業素養。2.加強線上教學的監管和考核。任課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手段加強教學監管,如在學習平臺設置過關練習和測驗達標者才可以進入下一環節學習;通過后臺學習統計數據,分析學生在線學習情況,跟蹤學生學習進度,對未能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習提醒或警示;提高過程性考核比重,將在線視頻學習時間、在線練習、章節測驗、發帖研討數量和質量、問題搶答等納入考核指標。3.組建線上線下教學團隊。線上教學視頻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講解,內容應淺顯易懂,形式要生動活潑,可以由教學經驗豐富、表達清晰流暢、教資教態自然的教師負責;線下教學應側重于實踐能力培養,可請雙師型教師負責,還可以外聘外貿企業人員,授課內容要貼近外貿業務實際,授課形式以專題講座、案例研討、流程演練為主,注重研討式、啟發式、合作式學習。總之,線上線下各有優缺,應該將兩者有機融合,揚長避短,合理分工,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作者:陳奇
- 上一篇:農村大健康產業經濟發展研究
- 下一篇:一帶一路建設背景農產品國際貿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