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7-09 11:05:10
導語:互聯網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成本會計教學是會計專業課程的核心之一。成本會計教學是基本理論和技巧相結合,同時也要符合學習會計專業學生的整體要求。在現階段,互聯網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已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一大半時間,而“互聯網教育”=“智慧教育”,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現象,在這種新的時代潮流帶領下,我們可以將成本會計教學融入其中,讓二者相互結合,互利共生,滿足新的教學模式的理念。我們通過互聯網進行溝通和學習,而在校園里,老師們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課后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輔助教學,做到線上線下及時溝通,同時也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成本會計;教學改革
從我們當前社會發展的格局和方向來看,現階段的我們正經歷著信息化革命進程中。我們應當把握機遇,在這個發展越來越好的大家庭里,我們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戰略目標。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制造業,電子商務,工業區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推動了云計算,大數據與現代化生產的緊密結合,也為互聯網公司邁入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從這些方面我們不難看出,想要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我們需要做的是改革,改變傳統的老舊模式,引入新的被大眾認可的方案。
一、“互聯網教育”
現階段,“互聯網教育”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好評,通過信息技術的普及,擴大了教育資源的發展。“互聯網”為了讓人們有更多的學習機會,通過共享資源的方式為人們提供開放式公共服務的教育機會。但是,目前還沒有統一的“互聯網教育”定義。孫玲和趙建梅從“互聯網”概念出發,要求師生互聯網思維和現代互聯網技術進行學習。胡樂樂從“互聯網”給中國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入手,分析了互聯網帶來的教育機會,突破了傳統的教育理念,讓現在實踐與互聯網相互結合,進一步突破教育帶來的時空限制,讓教育進行多元化發展,實現多元化教育生態變遷。互聯網給教育帶來的挑戰包括:教育注重缺乏深度,互聯網延長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對技術的重視忽視了教育的本質。于勝權認為,“互聯網教育”為學校重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教育,不斷學習,實現終身學習。“網絡教育”不僅可以滿足傳統教育的要求,還可以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張燕認為,“網絡教育”逐漸走向多元化,并走向開放和創新的教育環境。
二、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成本會計的教學改革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更新,會計在經濟環境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會計人員從會計到信息分析做出重要決策,從而導致成本會計教學改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人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人才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的公司都是以培養人才這一方向出發,從而提高人才素質和技術的雙向發展,同時還需要滿足市場經濟的動態發展。而成本會計教學的改革也確保了公司對人才培養方面具有方向性的指導,讓更多會計專業的人不被誤導。成本會計是會計專業的核心理念。為適應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機構需要對成本會計進行教學改革[1]。
三、成本會計教學現狀
(一)專業性強,教學難度大。成本會計基于基本會計和財務會計。教學內容主要是成本核算和相應的會計處理。成本核算涉及成本計算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學生由于對成本會計計算方法掌握不熟練,掌握的基礎也全面,學習量不充實,也就很難在會計這方面就業,因此,也打消了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教學形式單一。成本會計教學很無聊,教學形式也比較單一,而所涉及的方面也就是成本核算。而一些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主要依賴于課堂學習,學習的內容也只是課本上的知識,這讓學生們在學習上存在著局限性,而動手練習主要是課后留下,這對一些沒有自主學習意識的學生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在課堂上,雖然采用互聯網教學模式,但是它只是一種表演工具,不起信息化教學的作用,而教師主要關注自己的PPT,這種方式會讓學生打消學習積極性。(三)缺乏實踐教學。而一些學習會計專業的學生,學生們缺乏成本會計教學實踐經驗,而實踐活動也難以展開,雖然通過模擬實踐環境,但仍然無法滿足要求。一方面,學院缺乏成本會計培訓基礎,學生的實踐能力普遍較弱。另一方面,成本會計職位是財務部門的核心職位。學生很難進入企業來實踐成本會計,學生對企業的生產過程沒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就導致理論與現實無法聯系在一起,畢業后直接導致了學生的興趣降低。因此,很難做到滿足雇主對應用會計人才的需求。(四)教材內容滯后。一般來說,高職院校會計教材與本科院校的教科書差別不大。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難度系數很大。教科書中的案例主要是傳統制造業,而現代生產企業的成本核算需求則不然。改編的同時,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近年來基本沒有變化,難以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
四、“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思路
(一)建設開放式教學資源庫。在“網絡教育”的背景下,成本會計教學需要建立一個開放的教學資源庫,建立成本會計教學資源庫,學生可以通過教學資源庫進行學習,開放式教學資源庫資源非常多,可以提供學生的資源交流平臺,讓學生有個性化學習方式,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感受到學習是一種享受。(二)教學改革模式。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教學改革模式,教師不再是滿堂紅,教師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已經從教室的主角變為教室的設計師,教師和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積極的終身學習。會計是一門非常鍛煉人的學科,是提高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會計教學方法中,基本上是一種基于講座的單一教學方法。沒有科學的應用方法,如案例教學,學生被視為獨立的學習者,單一的教學方法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們應引導學生提高必要的分析技能,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三)建設實訓基地。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主要集中在校園,僅限于教室,圖書館,實驗室等場所。在互聯網時代,在線資源非常豐富。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書本知識,還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掌握互聯網上龐大的信息庫。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對成本會計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學生不僅要掌握成本會計的理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因此,高職院校迫切需要建立相應的培訓設施為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提供硬件支持。同時,結合校企合作,學習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實踐學習機會,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讓學生們能自己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們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為以后的事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3]。(四)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隨著信息化教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學習各種信息技術,但仍有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不涉及信息技術。這直接影響著教學信息化的進程。在“互聯網”時代,教育信息化不再是簡單的傳統課堂加多媒體課件,而是以互聯網為中心的師生協作學習,資源共享和多元互動的教學環境。為了實現教育信息化的目標,關鍵環節在于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在“網絡教育”的背景下,為了確保高校成本會計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靠某些政策或理論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首先,教師必須具備現代意識,并采用這些教學理念和方法,并將該方法適用于實踐。其次,教師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應具備多媒體和網絡課件制作技能,屏幕錄制技能,媒體視頻文件轉換技能和移動應用技能,從根本上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最后,制定相關政策,即教育部門將其作為區域教育長期規劃的重點支持項目;使用培訓方法,主要是校本培訓和遠程網絡培訓;支持教學實踐,即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和教學整體結合[4]。
五、結束語
會計在各個企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以及專業水平能力也越來越嚴格。因此,要更多的組織學生們參加實踐,增長實踐經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參考文獻】
[1]王磊,周冀.無邊界:互聯網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4+19-20.
[2]鄭英雪.互聯網環境下對會計信息系統審計的探索[J].會計之友,2017(10):41-45.
[3]王雨涵.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創新的路徑選擇[J].現代經濟信息,2016(6):30-37.
[4]張巖.“互聯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2):89-96.
作者:任耀勇 單位:聊城市技師學院
- 上一篇:淺談財務戰略思維提升財務管理效力
- 下一篇: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