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03-10 08:35:19
導語:新會計準則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企業的經營狀況與外部經濟環境有著復雜且多元化的關系,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會導致外部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同時市場環境變化會對企業自身的經營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會計工作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良好發展無法脫離資金的支持,因此,會計教學活動變得日益重要。高校教師在進行會計課程教學活動中,應充分了解會計發展的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會計準則的改變進行全面的會計教育改革。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我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探索
從新會計準則實施開始,高校會計的教學工作的革新就應該提上日程,如何能夠在新會計準則下做好教學改革工作,全面提高會計教學的效率和教學質量,是高校應重點關注的問題。會計準則的改變對會計教學工作人員的工作產生很大影響,高校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要與其教學工作安排緊密相關,新會計準則中的改變部分要在授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如何能有效做好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的改革、正確把握教學改革方向,需要高校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與實踐,從而保障現代會計教學的質量。
1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我國高校會計教學工作產生的影響
1.1課程的難度產生改變。新會計準則對專業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提出了嚴格要求,同時也對教授會計知識的教師提出了相應要求。對于專業的會計教師而言,雖然其具備了財務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其不從事與財務相關的實踐工作,且會計準則變化后很難有機會進行實際操作,導致教學效率下降。除此之外,會計教師要全面結合與掌握新的會計準則,與先前的教學內容進行對比,進行整理與歸納,并逐步完善與創新教學內容。新會計準則所做出的調整是依據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特點及社會需求進行改變調整的,從教學角度出發,相關教師及教學工作人員在該背景下展開教學活動,不僅要全面了解新準則的內容,還要了解我國的社會背景以及經濟環境等因素,這些需要教師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探索和積累。因此,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增大了會計教師教授課程的難度。1.2對教學方式及途徑所產生的改變。新會計準則的推出及應用,對我國高校會計教學的方式及途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新會計準則推出實施后,相關教學內容要隨之改變,給教學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且傳統教學方式不能滿足現代會計教學的實際需求。這便要求會計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全面針對新會計準則進行改進自身教學模式。同時,新會計準則的實施使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傳統會計教學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但是,工學結合、雙師型教學、校企合作等模式的逐步開展,使會計教學方式多元化發展,也能夠使學生更快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此外,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教學途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融入,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會計教學途徑的多元化,并隨著電腦、微博、微信等信息工具的介入,使會計教學的多元性、趣味性得以有效延伸。
2傳統高校會計教學的弊端
2.1教學理念過于落后。會計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實際會計教學中,還保留著傳統的理論教育方式,即以教材為主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在教學內容上,忽視了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知識更新速度與社會發展速度脫節,導致學生在計入社會以后,不能適應新會計準則下的會計工作。2.2課程安排缺乏系統化。在高職院校會計課程的設置中,實踐課程安排在理論課程之后,這就意味著學生只有在學習會計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后,如基礎會計、審計學等,才能進行實踐學習。一方面,這樣的課程設置導致理論與實踐分離,使課程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缺少銜接,影響課程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不能及時進行實踐訓練,也不能及時鞏固、理解理論,導致在實踐課程中,需要重新回顧理論知識,從而浪費大量時間,實踐課程的效果大打折扣。2.3不重視實踐。高職院校已經有意識地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基地,但實踐基地一般都設置在校園內,不能讓學生真實地融入企業會計工作環境中,這就導致學生在實踐中還是以鞏固理論知識為主。雖然實踐基地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會計基本工作流程,但是沒有體現會計工作以制作憑證、記錄賬本、編寫制作會計報告表等工作內容,缺少對學生創新意識和應急意識的培養。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必然導致會計工作的復雜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急意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這也是目前實踐課程中欠缺的環節。
3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措施
新會計準則背景下,我國高校會計教師進行教學時要根據新會計準則的內容調整教學內容。會計是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的職業,會計工作人員自身能力的鞏固與提高是一個累積的過程,大量會計相關的工作業務是累計工作經驗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應全面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為學生創造在各企業進行實習的實踐機會,使學校與企業兩者可以互助發展。3.1樹立教學的創新理念。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高校會計教學的工作產生一定影響,要求其從教學理念、內容、目標等多個方面對進行改革。就目前會計專業的就業現狀來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因此,高校要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高校管理人員要關注企業在招聘會計人才時的側重點,將其作為院校培養人才時的重點,加強對本校學生會計重點能力的提升。此外,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有創新意識,根據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注重培養學生解決當前社會突出的、重點的會計問題,幫助學生在工作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將實踐活動深入到會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通過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在不斷實踐中發現未知問題,解決疑難問題,從而提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教學水平的水平。3.2制定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知識內容、學生接受程度、學生學習狀態等方面的差異化,教學課程也隨之改變。因此,高校要不斷完善會計專業的課程設計,保障實踐課程體系能夠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提升專業素質。例如,當教師進行某一理論知識講解時,從學生上課的反饋情況看,領悟程度會因人而異,教師就要適當延長理論知識的消化時間,幫助學生充分理解,等學生真正理解后再進行后期實踐培訓。這樣既可以保障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同時避免了學生出現理論知識消化不透徹、實踐課程應用差的問題。3.3建立室外實踐基地。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理論知識,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很多會計專業的學生出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不能有效銜接的問題。同時,實際工作中的會計操作與高校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存在差異,課堂中的教學內容無法與實際工作中的操作運用進行掛鉤,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反映出封閉式教學或者半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弊端,由此可見,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勢在必行,此外,高校在實訓基地建設的落實方面,雖然與部分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但在實際實踐中,企業不愿意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財務信息和資料,導致學生接受的知識不能夠真實還原實際工作遇到的會計問題。因此,高校應該與企業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渠道,學校將優秀的專業人才輸送到企業中去。一方面,企業的專業會計人員可以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借助學術力量,幫助企業財務工作人員提升專業理論知識,從而達到學校和企業的“共贏”。
4結語
新會計準則背景下,高校進行會計教學改革能夠提升學生的會計專業水平,幫助學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獲得優勢,同時可以促進我國會計領域的穩健發展。樹立實踐教學的創新理念、制定完善的實踐課程體系、建立室外實踐基地等創新措施,不僅可以提升高校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升綜合能力,最終實現社會、學校、學生三方的利益共贏。
參考文獻
[1]曹彥.試論新會計準則背景下我國高校會計教學的改革[J].經濟研究導刊,2017(32).
[2]趙強.新會計準則條件下高校國有資產信息系統技術路徑分析[J].財會學習,2017(2).
[3]彭新媛.基于新會計準則的《中級會計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會計,2017(3).
[4]劉曉婕.地方高校會計學專業“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體系探析[J].高教論壇,2017(11).
[5]趙雅麗.新會計準則背景下我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4).
[6]王湛深.淺談新會計準則背景下我國高校會計制度改革[J].知識經濟,2015(24).
[7]楊松.新企業會計準則對我國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影響[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8]羅萍文.新會計準則背景下高校會計教學的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2).
[9]金婷婷,祝蘭芳.新會計準則下我國高校會計教育理念探索[J].廣西教育,2009(15).
[10]于洪,周恒男,楊晶.基于新會計準則環境下的高校會計教育改革研究[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11).
[11]陳玉安.提升高校會計服務質量的若干思考——基于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視角[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3(6).
作者:賈薇 單位:四川天一學院
- 上一篇:論人工智能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 下一篇:人力資源沙盤模擬教學困境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