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學中暗示教學法運用

時間:2022-11-25 04:28:39

導語:高中美術教學中暗示教學法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美術教學中暗示教學法運用

摘要:素質教育對高中美術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想象能力、創作能力的培養,確保學生全面發展。以往講解式的美術教學法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難以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能力。暗示教學法能夠通過對學生的不斷暗示,幫助他們建立無意識的心理傾向,激發學生的潛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方式。該文探討高中美術教學中暗示教學法運用的原則與策略,旨在為相關教育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暗示教學法;運用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暗示教學法運用的原則

1.愉快、不緊張原則

在以往的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大都嚴格要求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非常緊張,尤其是進入畫室拿起筆的那一刻,心中的緊張感劇增。如此發展下去,學生的厭學情緒會越來越嚴重,最終會出現學生放棄美術學習的結果。將暗示教學法運用于高中美術教學,可以讓學生愉快地看待美術課程的學習,而不是將學習看作是升學的工具。通過利用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心理方面的緊張感,活躍學生的創作思維,遵循了愉快、不緊張原則。

2.有意識、無意識相統一的原則

在以往的高中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注重傳授知識,講解后讓學生機械地記憶與模仿。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此種教學方式的弊端不斷體現出來,不利于學生理解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學生有意識的心理是建立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上的,在采取暗示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堅持無意識和有意識統一的原則,給予學生充分理解與想象的空間。想要發揮出此教學原則的作用,需要教師從一味的理論知識講解中走出來。如素描教學中,教師需要將理論知識講解與音樂、小說結合起來教學,以藝術的視角感染學生,增強學生對于藝術的理解。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暗示教學法運用的策略

1.情景暗示

情景暗示即教師借助外界事物或者環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喜悅情緒,從根源處激發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創作的作品和名家名畫一同展示。此種方式能給學生一種無形的鼓勵,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提升學生的創作自信。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畫展,給予學生展示、講解自己作品的機會,并評選出優秀作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作自信。

2.行動暗示

語言、體態的暗示能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有益于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合理運用眼神、手勢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為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

3.合理運用權威暗示

將權威暗示運用于高中美術教學,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第一,教師的暗示。如,在學習現代山水畫、花鳥畫相關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選擇一首表現祖國山河美的古詩詞,讓學生根據詩詞的意境創作山水畫,創作完畢后填寫古詩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水墨畫的意境,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明確書法、詩歌與繪畫之間的密切聯系,為后續創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第二,名家名作的暗示。在學習《獨樹一幟——古代中國畫》一課時,教師可以展示齊白石的作品,然后全面介紹齊白石,讓學生感受齊白石對作畫對象的觀察入微。此種方式在無形中實現了暗示教學,能使學生形成細致觀察、精益求精的美術學習態度。

4.合理運用聯想暗示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需要善于以多元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如,借助各種類型的音樂給學生營造創作意境,讓學生先閉上眼睛,思緒隨著教師的語言而不斷變化,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通過此種體驗之后,學生不僅對于所學內容感興趣,還會有較強的創作欲望。此種體驗之后,學生的創作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展示出千姿百態的風格,這便是聯想暗示教學的教學效果。結語高中美術教學想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象力及創作力。暗示教學法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實現這些目標,而且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文華.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習興趣激發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16(22).

[2]曾智煥.巧用暗示以求事半功倍——淺析幾種潛語言暗示法在美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1).

作者:魏興紅 單位:江西贛州市安遠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