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專業基礎素描教學改革策略

時間:2022-06-04 10:00:18

導語:美術專業基礎素描教學改革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專業基礎素描教學改革策略

摘要:基礎素描課程是美術基礎課程,對于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近年來,高校教學改革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基礎素描教學工作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陳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等,這些因素對高校美術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阻礙了高校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本文系統闡述了高校美術教學中所存在的基礎素描課程教學弊端,提出了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充分激發了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與觀察能力。

關鍵詞:基礎素描課;美術專業;高校;教學改革

目前,高校美術專業基礎素描課程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過時的教育理念以及逆向教育模式等,這些都會對高?;A素描課程教學工作產生阻礙。高校要充分重視基礎素描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校美術教師要細致的分析學習進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這對于完善學生學習情況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高校美術專業基礎素描課程的重要性

首先,從素描繪畫作品當中,能夠充分體現出畫家的思維模式以及思想情感,因此每一副作品都具備了實際價值。在素描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維方式以及思想方向的培養,為學生素描基礎的創設打下基礎。在教學工作中,素描是難以或缺的重要工具,也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礎技能以及知識,其具備了一定的特征,能夠為人們帶來視覺沖擊。其次,素描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分支,也是美術教學開展的前提條件,在美術教學之前,其首要任務的是開展素描繪畫。因此,高校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培養,加強鍛煉,從而學習到更多的經驗。色彩、素描和應用工具作為高?;A教學的重要內容,其本身是相輔相成的,高校美術專業教學工作中素描教學處于重要地位,其能夠為色彩以及應用工具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高校美術專業基礎素描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校美術專業基礎素描課程采用的依然是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通常將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作為根本目標,要求畫面的效果與物象視覺感覺保持一致,過分的關注于學生基本技法訓練以及寫實能力的提升,這種直觀寫實的訓練手段是一種單純性的造型再現的技能訓練。學生一味的被動描繪對象,分析對象本身所具備的明暗關系、比例關系以及空間虛實等內容,單純培養了學生對于物象的表現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很難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與創新能力。這種系統化的集中教育,看似是嚴謹的程序,實質上是一種程序化以及單一化的訓練模式,盡管能夠為學生打下繪畫理論基礎,使得學生可以充分掌握基本的繪畫技法,可是極大的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的發揮以及創造性思維,學生之間的繪畫風格極為相似。單純重視寫實化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更加傾向于對景臨摹,從而形成慣性思維,以物體的直觀色彩表現開展創作,沒有能夠全面而又深入的理解形體以及光影之間的關系,物體表面以及內在的聯系,運動與空間透視之間的聯系等。學生盡管能夠描繪出逼真的圖像,但是離開了模特以及靜物就會顯得手足無措。這種教育模式下所培養出的學生在進入社會開展設計實踐與藝術創作的時候,會感到舉步維艱。在此教育模式下,學生缺少創新,只是單純的模仿,對于素描練習缺少興趣,作品生動性不足。素描教學是造型藝術的核心與基礎,素描教學理應更加關注基礎性教學,可是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將學生內心表現訴諸畫面,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創造力受到了極大的打壓,不利于學生后期的發展,需要對其加以改進。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學生更富創造力與想象力。美術教師要注重打開學生內心的思維空間,轉變其慣性思維模式,加強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從單一化逐漸轉變為多元化,從寫實性逐漸朝著抽象性不斷發展,逐漸的讓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表現手法,并產生鮮明的造型意識。

三、高校美術專業基礎素描課教學改革策略

(一)完善教學模式因為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制度在持續改革,人們生活方式呈現出了多元化的態勢。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美術教學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其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正在朝著多元化的角度發展,不再是單一化的模式,同時各個階段的美術教學工作也從靜態化朝著動態化的方向發展,目前美術教學強化了對于細節的追求,使得素描課程慢慢的淪為一門技術課程,降低了素描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因此,高校美術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心理,將學生作為核心,將興趣愛好作為向導,對教學方式進行努力創新,從而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以及學生發展的根本要求,培養出更多的美術素描技術方面的優勢人才。

(二)加強觀察環節高校美術基礎素描教學工作中,教師不僅要保證學生養成敏銳的洞察力,提升鉛筆使用的靈敏性,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產生整體思想。整體思想指的是在素描練習的過程中,全面而又綜合的認識以及觀察模特、靜物的外型。教師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整體意識進行培養。首先,不斷的拓展學生視野。素描練習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對事物的外觀進行系統化的觀察,不要將視線局限于某個部分;其次,使用對比的手段,這是對整體性觀察的補充以及延伸,通過對事物各個部分進行對比分析,發現不同部門間存在的共性與異性,聯系和區別,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與洞察能力,顯著提高學生基礎素描水平。

(三)微視頻輔助教學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微視頻技術被廣泛用于各門學科的教學工作中,高校美術教學也需要引入微視頻,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對于美術教學工作而言,引入微視頻教學能夠豐富學生思想,拓展視野,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就掌握世界各個地方的不同訊息。比如,教師能夠利用微視頻開展分層教學,對于一些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也能夠跟上進度,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則能夠觀看一些難度相對較大的視頻資料,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差生的美術學習形式,同時也能夠保證優生學習內容的豐富度,不會出現厚此薄彼的情況。同時,分層教學法可以保證教師更加輕松的完成相關教學工作,這對于提升美術教學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高?;A素描教學中使用微視頻,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

(四)技術和藝術融合教學進程中,很多教師局限于對學生素描技術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以及藝術層次的教學工作。同時,要求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素描基礎,豐富的知識以及意識素養??梢?,實際教學個工作中教師要經常的組織學生開展展覽館以及媒體方面的藝術活動,特別是素描教學工作中,從而開展更加高效的素描教學,指導學生多觀察一些名家作品,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繪畫能力以及鑒賞能力。通過對高校教學內容進行總結,課程教學質量將會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校美術素描教學不單單是一項技能訓練,同時也是一項藝術教學。藝術與科學存在著差異性,藝術教學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個性藝術,體現其自身特征,充分引導學生發展以及創造。素描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面對自然形態的繪畫能力、洞察能力以及表現能力。素描把自然藝術轉變為藝術形態,但是因為繪畫者本身的差異性,其會出現變化,很難保持一致性,還有的將模式完全強加于人,這樣不單單會影響學生藝術創造力的持續發展,同時還會對風格變化產生影響,不利于藝術多元化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素描是美術課程的基礎,同時其與學生專業課程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其對于豐富學生藝術語言,實現藝術創作目標有積極的意義。教師在實踐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嚴格的制定造型訓練,同時也要客觀描繪中融入主觀表現,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再創造,實現傳統素面與現代素描的有效融合,對美術基礎教學的模式以及方法進行創新,有效提升教學的質量,推進創新性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張磊.一體化課程改革中基礎素描課與數字媒體技術相結合的課程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246-247.

[2]周少強.素描構圖的新探索——中職學校藝術設計專業素描課基礎教學研究[J].藝苑,2017(02):109-110.

[3]阿不都哈力力•吉力.基礎素描課教學改革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7(01):165.

[4]徐少年.高校美術基礎素描教與學的思考[J].設計,2016(07):100-101.

[5]王東芳.高職美術專業新生如何實現基礎素描向設計素描的轉換[J].包裝世界,2015(03):38-39.

[6]景丹.淺談高職院校素描課程改革——從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談起[J].科技創新導報,2010(07):139-140.

作者:李秉婧 單位:忻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