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提高的實用性
時間:2022-03-06 05:14:47
導語:品德教育提高的實用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上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一直都存在,有時還十分盛行,這些不良思想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盡管學校也在努力加強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不是很讓思想品德教育者滿意,有時還很讓思想品德教育者頭痛。為什么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不讓人滿意,有時甚至沒有效果?原因在哪?原因就在于要么是教育的方法不當,要么是教育的內容不當,要么是教育的力度不夠,要么是沒有考慮到影響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等等。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是思想品德教育者必須認真思考并要想辦法解決的一個急迫問題。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是人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師,父母對子女擔負著培養其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規范等職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子女對父母的依賴和信任,父母的言行舉止很容易在子女的心靈深處打上深刻的烙印,并且成為日后成長過程中模仿的對象。子女在思想品德方面受父母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的思想品德狀況往往影響著子女的健康成長。如果父母的思想品德高尚,其教育的子女的思想品德往往也是高尚的;如果父母的思想品德低下,其教育的子女的思想品德往往也是低下的。中國有一句古話: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說的就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在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上,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家庭方面也就是青少年的父母必須起到應該起到的作用。父母應該成為子女的品德模范,成為子女學習的好榜樣,并且向子女傳遞健康、正確的思想品德能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父母做好了子女的第一位老師,今后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不會太費力,效果會更明顯。
(二)學校方面
學校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青少年傳播社會規范、道德觀念和知識的場所,學校擔負著對青少年進行品德塑造的重要職責。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教師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并不需要高深的說教和嚴厲的批評”。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中,教師的教育和教師的言行舉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簡單地靠幾節思想品德課或開展幾個社會實踐活動就能形成的。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且復雜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上進行思想品德的傳授和感化,更需要全體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之外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影響和感化。生活之中處處都是課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對教師最起碼,也是最高的道德要求,青少年不僅要聽教師之言,更要觀教師之行。如果教師行為失范,教師在課堂上的品德的傳授和感化就會失去其本應有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不僅不會有效果,反而會有負面的效果。如果教師言行一致,教師能起模范帶頭作用,青少年就有了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教師模范榜樣的作用,教師就會對青少年起到應有的感化作用。所以,教師在課堂之外,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青少年學習的好榜樣。思想品德課堂是向青少年傳授思想品德的主要陣地,思想品德課的內容非常重要,思想品德課堂上所傳授的思想品德內容,源于現實生活。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現實生活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兩方面內容都要涉及到,這才符合生活實際。但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學校往往要求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向青少年傳遞正能量,這是對的。然而,一些教師認為向青少年講解現實生活中不好的一面是在向青少年傳遞負能量,這則是錯的。僅向青少年講解現實生活中好的一面,青少年久而久之便會不再相信教師所講述的內容,因為教師所講述的這些內容不符合現實。所以,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上所傳授的思想品德內容要全面,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都要兼顧到。青少年自己有辨別力,是好是不好自己會分辨,并且通過對比,該在思想品德上怎么做青少年自己會很清楚。思想品德課堂上所傳授的思想品德內容的全面性會使思想品德課堂更加真實。真實會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更好。
(三)社會方面
培養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僅需要家庭方面和學校方面的努力,社會方面同樣應該起到應有的作用。社會是由無數形形色色的復雜的個體組成的,無數形形色色的復雜的個體聚集在一起便會形成不同的社會風氣,社會風氣在無形之中對每一個成員都起著感染作用,并直接影響著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在我們的社會風氣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好的社會風氣,但不好的社風氣對青少年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青少年品德問題的產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和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理想或是沒有效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有良好的社會風氣的熏陶,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須凈化社會風氣。青少年是社會中的成員,家庭、學校和社會是青少年生活的三個重要地點,社會也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場所。社會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靠的是正確的社會輿論,正確的社會輿論能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社會輿論壓力迫使青少年按照社會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當前在社會上存在著大量的腐敗現象以及其他的丑陋現象,這些現象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正面教育形成了強烈的沖擊,給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造成很大的困惑,對青少年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利的。當青少年看到如此多的與學校思想品德教育不相符的社會現象時,難免會對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產生懷疑,如果青少年對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產生了懷疑,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這就需要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對于社會上存在的大量的腐敗現象以及其他的丑陋現象,要敢于面對,不回避,回避只能讓青少年對社會輿論產生不信任感。如果青少年產生了不信任感,社會輿論的正面作用就會消失,負面作用就有可能產生,并且會起作用。因此,社會輿論要辯證、全面地去看待這些現象,正反兩方面進行對比,既要大力宣傳社會上的正面典型,讓正面典型成為青少年學習的楷模,也要堅決不回避社會上的負面典型,讓負面典型成為青少年不能學習的“楷?!?。通過對兩種楷模的比較,青少年自然會明白社會上的做人的道理,自然會主動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與此同時,對青少年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自然就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自然就會大大提高。
(四)網絡方面
網絡的飛速發展使人們與網絡的關系日益密切,網絡成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在思想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網絡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網絡里的內容對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產生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積極的影響表現在:網絡里蘊涵了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網絡克服了傳統思想品德教育單調和枯燥的局限性,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創造了生動活潑的教育新環境。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網絡里也蘊涵了大量不健康的信息,這些不健康的信息嚴重腐蝕著青少年的心靈,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
因此,國家要通過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大力整治網絡,規范網站的行為,使網絡發揮其積極作用,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創造并提供健康的網絡環境。網絡的最大特點是其具有隱蔽性,青少年在網絡上的行為是很難監管的。青少年在網絡上的行為也是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反映,如何讓青少年在網絡上也形成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品德?依靠家庭、學校、社會單方面是很難做到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和青少年自身四方面共同的努力。思想品德的教育不僅要在現實社會中進行,在虛擬社會中同樣也要進行。所以,在家里,父母要經常關注子女在家的上網情況,并經常對子女進行網絡上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在學校,教師不僅要向青少年灌輸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更要向青少年灌輸在網絡上的思想品德,不管是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品德,還是虛擬世界里的思想品德,都是人的思想品德的組成部分。網站具有贏利性,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和引導,只要政府監管和引導到位,就可以阻止青少年不良思想行為的傳播,阻止青少年不良思想行為傳播也有利于規范青少年的思想和行為。青少年自己也要加強思想品德修養,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外在的教育,需要青少年自身將這些外在的教育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品德,并轉化為自己高尚的品德行為。因此,青少年在自己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自己也要主動。四方面同時起作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起來就會更容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內涵十分豐富,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多種多樣,作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應不斷探索,提煉出更多的提高其有效性的方法。
作者:毛偉單位:北京師范大學萬寧附屬中學
- 上一篇:群體心理在品德教育中的運用
- 下一篇:品德教育的督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