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滲入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研究

時間:2022-10-26 10:49:43

導語:品德教育滲入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品德教育滲入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研究

摘要:一些新市民子女會在高年級數學學習中呈現出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基礎差等問題,數學教師將品德教育滲入數學課堂導入環節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可將數學教材故事、傳統美德教育、教師個人魅力的話題引入課堂導入環節,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

關鍵詞:品德教育;數學教學;導入環節;新市民子女

新市民是全面深化改革中產生的新階層,他們從農村前往城市工作和生活,多居住在城鄉結合部,其子女也會隨他們來到城市上學。受以前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教學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一些新市民子女在城市的“新”學校中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尤其在高年級數學課程上存在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基礎差等問題。在對新市民子女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數學課程為切入點,以品德教育為依托,深入研究將品德教育滲入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的路徑,以提高新市民子女數學學習質量。

一、新市民子女數學學習現狀

首先,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重要前提,數學學習也是如此。新市民子女在隨父母來到新城市之前,往往在“老家”接受教育,受地域因素等條件的影響,很多新市民子女在學習上存在“任務觀點”,即老師布置任務,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學習,缺乏自覺學習的意識。一旦回到家中,離開了老師,便會肆意自由,沒有了規范,沒有了任務,也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其次,學習規范力度不夠。數學學科是對該學科本質和規律的概括,有著深刻的邏輯性和規范性,求真務實是其本質。從學科本質來說,科學精神、規范意識、邏輯思維是學好數學的基本素養,如果學生缺乏這些素養,則會“謬以千里”。但是,學生的父母往往要外出務工,顧不上督促孩子學習、規范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生存在作圖不規范、做題邏輯關系混亂、字跡潦草等問題,數學成績可想而知。第三,實際運用能力差。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新市民子女接受的教育往往以知識教育為主,實際動手能力較差。通常,他們對數學的識記掌握得比較好,定理、定律等背誦得比較流暢,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就容易束手無策,無從下手。比如,有的學生雖然對計算方法記憶得很好,但是遇到實際運用時卻計算得較慢,而且計算質量較差,對于熟記的定律定理無法靈活運用,更無法舉一反三。

二、品德教育與導入環節在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思想品德與數學在一般人看來是不相關的兩個學科,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在數學課堂上開展品德教育是浪費時間。實際上,將品德教育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強化課程的育人意義,讓課堂更加豐富、生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融入品德教育,強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可以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科的魅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找到切入點,還可以提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雖然導入往往只有三到五分鐘,卻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學生通常在課堂導入環節注意力最為集中,教師如果能發揮好導入環節的作用,就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調整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盡快融入課堂學習中。然而當前,一些教師認為課堂導入只是一個過渡,對導入環節的認識不到位,要么只是在教學中淺淺帶過,要么導入內容與課堂所授知識缺乏契合性,甚至有的教師直接放棄導入環節。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求知欲下降,進而影響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數學教師有必要借助導入環節引入品德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提高數學學習成績,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三、將品德教育滲入數學課堂導入環節的路徑

首先,可以將數學教材故事引入課堂導入環節,增強學生的好奇心理。根據蘇教版教材,將一些數學故事引入導入環節,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要想使數學故事的導入取得好的效果,教師就要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事例。例如,開展加法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勤奮刻苦的學習信念。

其次,可以將傳統美德教育引入課堂導入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有些新市民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受生活環境等一些因素的影響,未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對此,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品德教育。例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在我國,每天一個人節省一角錢,全國13億人一年可以節省多少錢”,讓學生進行計算并進行反思。學生通常會感慨道:“原來會節省這么多錢呀!”這時,教師可以趁機引導學生強化節約意識,培養學生為國奉獻、為國節儉的良好習慣。

第三,可以將教師的個人魅力作為話題進行課堂導入,為學生樹立活生生的榜樣。學生的模仿力比較強,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容易引發學生的模仿。其實,無論是故事導入還是傳統美德教育導入,都不如以教師個人魅力為話題的導入效果好,因為以教師個人魅力為話題的導入是活生生的,更加生動真實,教育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戴華鋒.論拓展數學教學的育人功能[J].成才之路,2017(11).

[2]蔣雨宏.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德育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劉小偉 單位:江蘇省蘇州張家港市沙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