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研究
時間:2022-09-28 10:00:58
導語:金融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2011年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刺激小微企業發展以來,為小微企業服務的地方金融機構如火如荼的發展了起來,這些新成立的地方金融機構提出了地方金融應用型的人才需求。本文的主要思路是基于地方金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構建相應的實踐教學模式,在傳統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既懂理論又有很強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據統計,截止2017年底,我國中小微企業占到了我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70%以上的發明專利、8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都是由這些中小微企業實現的,所以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11年我國相繼出臺了“國九條”、“銀十條”和“小微企業二十九條”等一系列的政策刺激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微企業迅速發展起來,在這種背景下,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地方金融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了起來,截止2017年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551家,融資租賃公司9090家……。這些新成立的地方金融機構都需要專業的金融人才。因此本文基于地方金融的人才需求構建相應的實踐教學模式,在傳統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既懂理論又有很強實際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我國主要集中于對某些專業的研究,雖然分析不同專業,但觀點大致相同。實踐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熊建新等(2014)從高校轉型、國家教育改革和實踐課程教學改革以及學科和教師地位三個方面分析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當然,其必要性還體現在當前實踐教學現存的問題上,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實踐教學理念落后,實踐資源不充足,師資隊伍能力不足(付慧蓮,2015),目前的案例教學與模擬實訓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王冉、孫海燕,2015),教學安排及培養目標不相符合,實踐教學評價管理機制欠缺(謝海軍、王巍、劉蘋,2016),校企實踐合作模式單一(張麗,2014)。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分析市場對于此專業的需求和要求是進行實踐教學改革的第一步。何海菊(2015)對文秘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研究,通過調查詳細分析了市場對文秘專業的職位需求情況,闡述了市場對文秘專業人員的技能及能力要求,比如計算機技能、辦公室管理技能等。其次,掌握實踐教學模式的原則也是關鍵,付慧蓮(2015)分析了高職院校財會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認為理實一體、校企合作、課證相融可以作為構建實踐性教學模式的原則。張洪順則認為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應遵循特色型原則、實用型原則和混合型原則。
在了解市場需求和要求,遵循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眾專家學者從各專業提出了一些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改革。第一,與地方企業開展密切的產學研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技術專家指導機制(李凌霞等,2015);第二,加強具有應用能力的教師隊伍建設。其中有兩種方案:培養體系中,“實踐導師”與“任課教師”相結合,任課教師參與實踐環節的設計,同時還應聘請實踐基地導師參與(曾芳芳、朱朝枝,2016);優化部署“雙師型”師資,引進高級辦理職員擔當老師,或者勉勵本校老師自發深入到企業一線,到場企業的運營辦理,積聚實戰履歷(張麗,2014);第三,開展應用性的科學研究。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科研項目,開展“項目型”的實訓環節(趙大坤、馬冬梅,2016);第四,優化實踐教學環境。比如加強實驗室和專業實習基地(張華、史憲睿,2016);第五,增強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建立校外長期實習基地、推進畢業前頂崗實習(何海菊,2015);第六,強化實踐教學考核、評價環節。構建相應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機制(付慧蓮,2015)。以上是在現有實踐教學模式上的改革建議,劉洪華(2015)還提出一種新的實踐教學模式——三課堂聯動的實踐教學,從目標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三方面分別分析。總體來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是必要的,之前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各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本文針對于齊魯工業大學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展開。
二、德國和美英等國的實踐教學模式
德國采取的是“雙元制”的實踐教學模式,“雙元”分別指學校和企業,實踐教學的比重達到了70%-80%,并且在理論教學中也著重實用性。在德國校企之間的融合程度很高,學生有時直接在工廠里培養實踐能力。這種學校和企業對接的“雙元制模式”實現了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之間的“標準對接”,人才培養的目的性更強、更有針對性。美英等國實行的是“能力本位教育”的實踐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個人發展意愿和社會上的人才需求組織教學,課堂上就真實案例展開分析,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場所。學校也鼓勵教師帶領學生開展圍繞當地經濟的實踐服務,比如金融理財和企業顧問等,教師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形式來指導實踐,學生也有更多的途徑參與到當地的經濟與金融建設中。可以看出,在國外的實踐教學中,行業、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注重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注重產學研能力的提升。
三、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金融學院基于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金融學院的前身是山東省銀行學校,1950年建校,1985年招收金融管理、保險學專業,是山東省首家設立金融學、保險學的學校,多年來為山東省金融機構輸送了近三萬名優秀的經濟金融人才。其前期畢業生大多已走上金融業領導崗位或成為業務骨干,其中成為省級銀行分行領導及市縣支行行長的干部數以千計,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品牌。在科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面對著地方金融的強勁需求,我們設計如下的基于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模式:
第一,將實訓課程融入理論教學課程中,綜合實訓由集中實驗完成。目前我們金融學專業實踐環節占到了39%的比例,這個比例比較合理。另外實驗包括課內實驗和集中實驗,課內實驗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注意的是不要等到課程結束了才進行實驗,而是邊理論邊實踐,用實踐來促進理論的吸收;另外一些綜合性或是多門學科綜合的實驗由集中實訓的方式來完成。同時從合堂的班級來看,理論課可以以大堂的形式來完成,但是實踐課要以小班的形式來完成。
第二,搭建基于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平臺。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搭建基于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平臺,在平臺上共享理論教學資源以及教學中所使用的的各種軟件。另外在平臺上定期開展各類競賽,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鼓勵學生在平臺上練習之后多參加行業組織的各類銀行、證券、保險、理財等各類大賽。
第三,促進產學研合作,開展項目性教學。任課教師按照自己的專業特長與金融機構合作申報科研課題以及校企合作項目,以此為基礎,教師一是可以帶領學生一起來參與項目工作,另外也可以在教學中按照項目任務來安排教學任務。這種產學研的合作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學生處理具體金融業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緩解了高校資金不足的問題,用有限的資金豐富了教學資源。
第四,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質量監控體系。要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日常的實踐教學中必須建立起全方位、全過程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一是健全地方金融實踐教學的規章制度,包括:實踐課程教學大綱、實訓指導書、實踐教學管理規定、實踐教學獎勵辦法、畢業實習管理辦法等;二是要建立基于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的聽課與評價制度。院領導、督導組以及任課教師之間要要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觀摩活動,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如果好的經驗也及時分享;三是完善基于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的教師評學和學生評教制度。在常規的教師評學和學生評教的基礎上,將學生進一步納入到實踐教學的質量監控體系中。四是要建立健全基于地方金融的實踐教學的獎懲體系,發揮其激勵與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熊建新,彭保發,陳端呂,王亞力.地方高校實踐教學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內容優化———基于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視角[J].武陵學刊,2014,39(04).
[2]張麗,謝道兵.校企合作機制下的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3).
[3]何海菊.基于市場需求的文秘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5(11).
[4]李凌霞,齊景嘉,郝春梅.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J].電子制作,2015(22).
作者:位華 單位: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金融學院
- 上一篇:石家莊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
- 下一篇:知識經濟企業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