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堂中設計教學的研究

時間:2022-04-28 03:42:17

導語:美術課堂中設計教學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美術課堂中設計教學的研究

一、在欣賞中求實踐之法

關于欣賞這一概念,王朝聞在《欣賞,“再創造”》一書中已做了精湛的說明,“對欣賞者來說,他在受形象影響而感動的同時,也無形中對形象做了補充,甚至是改造。簡言之,人對事物的欣賞并不是一種將事物的形色、狀態原原本本復制在大腦皮層中的活動,而是在想象之思的介入中,對欣賞對象進行變形加工和改造的過程。這種欣賞的行為日積月累,人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都有所提高。另外,在不斷欣賞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生發自我創作的欲望,欲望愈深,所創作的越遠離欣賞對象。但即便如此,欣賞對象仍是任何創作的基礎,我們仍然無法擺脫這一根基。恰恰相反,我們要在欣賞中希求實踐之法。所以對于美術教師來說,無論是立體造型的設計教學還是平面造型的設計教學都要在欣賞教學的基礎上進行。這樣學生才能以行效法,步入自主創作的階段。以立體造型設計教學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創作之前,要讓學生欣賞相關的作品,激起其創作欲望的同時,還為其行動提供了效法依據。例如:《快樂的人》這一課,其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都是以線材造型的方法、技巧為核心的。首先,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生活經驗讓其試著總結線材的種類,并以多媒體為欣賞媒介,讓學生了解欣賞利用不同線材,通過纏、擰、盤、折等造型技巧創作出的工藝品、藝術品。為其自我的創造實踐奠定基礎。藝術的形式多如牛毛,為生活添光增彩。

二、立體造型設計展開

立體的藝術如同一個有骨血的人,體態生動,音貌詳盡,我們可觀其兩側及前胸后背,而附形其中的藝術內涵也無法被掩飾地流露出來,并通過立體的藝術效果傳達給我們。而且立體藝術更易把玩,更能完美地充當裝點屋室的裝飾物。所以,一些藝術家常常鐘愛于此,樂此不疲地搜集可被利用的原材料,進行創作。他們極會就地取材,利用一些人們視而不見的東西做創作材料,然后在點石成金的欲望牽制下,發揮想象,在材料原有基礎上再創造,其創造出來的藝術品造型完美,幾乎讓人難以看出原材料本身的瑕疵。這樣一來,廢棄物也幻化成立體藝術品,面對由腐朽轉化來的神奇,不能不讓人拍手稱絕,贊嘆生活之處,只要懂得發現,到處有美的存在。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也要促成學生立體造型設計的展開,引導他們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尋平凡的事物,發掘其自身與藝術的聯系,并以此為基礎,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再創造出有價值的立體藝術??杀晦D化成藝術品的原材料比比皆是,大到一座山、一棵樹,小到一粒沙、一微塵。但腐朽化神奇的前提是需要我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對于教師要在美術教學中,以不斷創造實踐的方式挖掘這種潛力,并使得這種潛力發揮威力促使學生以原材料為基礎,進行越來越多的再創造。

三、平面造型設計展開

在人的慣性思維模式里,平面造型設計唯一可依托的是筆和紙,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其實不然,筆和紙只是萬千種事物當中的一種。舉例來說,我們除臨摹的筆之外,還可以運用布、果核、樹葉等等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取代從筆尖勾勒出的線條,以膠水或膠布作為造型固定材料,進行平面創造。這一方面小材大用,增強生活多彩性;另一方面,這種本身富有色彩和質感的材料的運用,更增強畫面的效果,令其美觀,而且較之以筆為平面造型設計更容易些,無論是對有繪畫天賦的學生來說,還是對厭煩繪畫創作的學生而言,其樂趣都是不可言喻的。《親親密密一家子》這一課,教師首先要以教材為基礎,運用粉印版畫的形式,表現一家子親親密密的場景,這也是一項平面造型設計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發揮想象力,設置不同平面背景,表現家人之間,動物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感情。在這之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以不同的材料來完成關于這一主題的平面造型設計。于是,有學生將色彩繁多的布作為造型的材料,表現家人之間親密的瞬間,還有一些學生以果殼作為小動物的身子來表現動物一家的親密等等。在創造的過程,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培養,并且,他們也由此看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夠發現事物與藝術之間內在聯系,實現轉化創造的潛力還有待挖掘,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在立體及平面造型的設計教學中,讓學生自我實踐創造轉化,將腐朽化神奇。

本文作者:孫希工作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