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院校室內設計教學探析

時間:2022-09-22 08:39:34

導語:職業院校室內設計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院校室內設計教學探析

工學結合指的是把學習和工作相互結合起來的一種教育模式,主體是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其基于職業導向,將職業院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及環境都充分利用起來,將課堂教學和校外工作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既接受學校教育,也直接獲得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大大促進了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

一、職業院校室內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目前,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使得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相對模糊。而目前室內裝飾行業,有著非常細致的職業分工,如助理設計師及設計師、繪圖員、預算員和施工管理人員等。但是,職業院校并未針對這一分工來明確人才培養定位,課程設置較為寬泛,使得學生在就業時面臨著專業性不強、針對性較弱等問題。(二)教學內容缺乏整體性。室內設計并非單獨的設計過程,這是因為,在進行室內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還必須掌握市場需求,知曉相關裝飾材料的價格及特性,了解具體的施工流程及工藝等,否則就無法設計出符合要求的作品。但是,目前職業院校所設置的室內設計專業,學制三年,在這三年的學習時間內,多數學生都要參加實習、面試等相關繼業活動,使得學習時間縮短半年到一年,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以室內設計自身為主,很少涉及一些外延知識,導致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企業的需要。(三)難以將知識轉換為技能。職業院校尚未建立起一個知識轉換平臺,使學生所習得的知識難以轉化為自身技能。室內設計教學多數是紙上談兵,教師往往是將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而學生也掌握了很多理論知識,但在技能方面卻十分單一,只進行了簡單訓練,沒有一個綜合應用技能的平臺。近年來,很多職業院校都展開了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到企業實習的機會。然而,很多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合作不深入,學生實習流于形式,還有部分職業院校并未開展校企合作,學生依然是在課堂上練習技能。

二、工學結合在職業院校室內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在室內設計教學中,實踐部分是核心所在,因為實踐是檢驗教學能夠適應行業要求的唯一標準。而工學結合是室內設計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途徑,主要有以下兩種學習形式:一是讓學生從學校走向企業,用實際工作來替代課堂學習,二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企業正在實施或者已經實施的項目,通過實訓教學,引導學生完成相關項目,以得到一定的鍛煉。(一)確定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應該由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師與室內設計行業的專家一起探討,通過實地調查,整理分析數據,來掌握社會對相關人才的具體需要,從而確定科學合理的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教學目標,并根據教學目標來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一般情況下,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不僅具備較高的室內設計水平及創新能力,也應該能夠將設計思路、創新點、效果等清晰地表達出來,并能夠耐心、細心地與客戶進行溝通,與此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團隊協作能力、抗壓能力等。所以,職業院校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時,也應該注意以上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在增強競爭優勢的同時,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在工學結合條件下,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隨現代企業的發展作出及時的調整,這樣學生才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充分地應用到今后的工作當中。(二)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室內設計是藝術設計專業中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專業,其需要綜合運用工程學、美學與力學等相關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掌握室內設計風格和建筑物實用性之間的關系。在工學結合背景下,職業院校室內設計專業應該制定合理的教學內容,具體可分為綜合素質和基礎功兩大類。其中,綜合素質指的是學生所掌握室內設計專業的水平。按照建筑物的功能,可以將其劃分為家居、商品房、辦公室和公共空間的室內設計四種類型。職業院校學生畢業之后,就業方向也以這四類為主,因而應根據這四個類型來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基礎功指的是學生的美術功底。室內設計作為藝術設計的一種,美術功底不僅是最基礎的一項要求,而且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強化學生的美術功底,通過基本功訓練,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靜物素描、三大構成和色彩運用。而且由于職業院校的室內設計專業還有許多其他課程,如空間設計、展示設計、工藝、材料、風格和預算等,要求學生必須加強相關基礎知識,并能夠熟練引用相關輔助軟件,包括PS、CAD、CORELDRAW、3DMAX和VR草圖大師。雖然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企業正在實施或者已經實施的項目的做法并非工學結合的首選,但是,卻也是當前職業院校工學結合的一種必然選擇,可行性很大。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實踐課題和案例,要大小適中,切記貪大。例如,教師可選擇小戶型室內設計案例,這樣學生可以較快完成,并且學到了相對全面的知識,能夠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易于增強學生的滿足感。根據職業院校學生現階段的實際狀況,可以看出教學內容是否合理,關鍵在于目標明確、內容簡單、可操作性較強,可以將工學結合在室內設計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三)建立知識轉換平臺。一直以來,職業院校一直都把課堂當作培養人才的唯一平臺。然而,在工學結合的背景下,職業院校應該將企業的主動性有效發揮出來,即讓企業積極參與學校的人才培養。企業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采用輪崗的模式,讓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從而將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換為自身的技能。事實上,讓學生到企業中參加實習,是工學結合最理想的方式,然而,就現階段的實際狀況來看,讓學生走出校園進入企業存在較大的難度。這是因為,目前社會上的室內設計裝修裝飾公司都是小規模的,難以容納過多學生。而且還有課時等因素的限制,還會增加教師進行管理、輔導的難度,可行性不高。因此,職業院校應該同企業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找到雙方的利益共同點,實現學校、學生、企業和社會的多方共贏。為了克服學生難以到企業參加實際工作的難題,可以將教師一同帶到企業,即由企業人員來負責學生的實踐工作,學校教師只負責理論知識教學,而學校要按時檢查、指導學生的學習實踐工作。具體來說,讓學生分批次進入企業實習,并且要給每位學生配備兩名教師,一個是來自企業的設計師,另一個是學校教師,在工作實踐過程中,如果遇到難題,學生可以請教專業教師,而當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將所學的利用知識應用到實際設計當中,則可以向設計師求問。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該階段性地對學生在工作實踐過程中的表現及成果加以檢查、驗收,為工學結合效果提供保障。由于室內設計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知識轉換平臺不僅可以由企業提供,而且也可以讓學生到“工作室”中鍛煉自己,即職業院校可開設一個專門的“學生工作室”,為學生創造鍛煉自己的機會。每位教師都可以建立一個工作室,并明確工作室的設計理念以及用人要求,由學生進行自主選擇,主要是對畢業生擇業的模擬訓練,一般來說,模擬工作室包括以下兩個類型:一是教師具備設計項目,切割自身設計工作,讓學生完成部分內容的設計;二是教師以學生真實設計能力為依據,來進行課題模擬設計,從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工作室學習的經驗,可以讓學生在從業之后,熟悉相關設計流程,并避免溝通交流上的障礙。

總之,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處于不斷的變化當中,職業院校應該努力強化自身的教學力量,提升教學質量,加強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已經成為目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室內設計教學中,應用工學結合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到企業實習的機會,從而在入崗之前就能夠勝任崗位工作,滿足社會需要。

作者:羅炳華 藍方敏 單位: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黃抒捷.室內設計項目式教學法與工學結合的創新與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4(10)

[2]陳宇哲.室內設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實踐研究——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裝潢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

[3]郭詠.中職室內設計專業工學結合課程模式下的教學改革[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5(3)

[4]明月.高職室內設計專業項目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3(3)

[5]鐘飛鳳.高職院校“室內公共空間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