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聲樂教學歌唱感覺的訓練與培養

時間:2022-10-23 02:49:13

導語:成人聲樂教學歌唱感覺的訓練與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成人聲樂教學歌唱感覺的訓練與培養

【摘要】分析成人聲樂教學當中歌唱感覺的重要性,培養歌唱過程當中的音樂感覺,注重運用歌唱發聲的感覺訓練,研究歌唱感覺訓練當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通過訓練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歌唱感覺,使學生能夠掌握到更加科學的發聲狀態。

【關鍵詞】成人聲樂教學;歌唱感覺;音樂感覺;感覺訓練

一、歌唱感覺的重要性

在歌唱訓練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具有感覺,在歌唱的技術環節當中,抽像技能是非常需要用感覺來進行控制。世界著名的歌唱家庫奇曾說“歌唱成功完全是以感覺為基礎的,要靠自己的感覺去摸索。”開展完整的一個歌唱活動,需要將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進行綜合作用,歌唱器官活動和歌唱生理狀態都可以通過內部感覺來進行信息的整理,信息通過綜合整理可以一起傳遞的大腦前回區域,通過對信息進行分類匯總。信息匯總之后可以轉變成指揮發聲器官各部位運動狀態,明確整體各個器官的運動狀態之后,可以對整體的內部狀態進行精準的掌握。外部感覺可以將歌唱者自身的信息向大腦輸出,獲取指導老師的相關信息和觀眾的反饋,通過內部所獲取的感覺,可以將信息進行匯總,在大腦當中進行綜合的處理。聲樂教授王福增曾指出:歌唱家的喉頭、聲帶、軟腭、舌根、肺等器官,不像手指屈伸那樣可以任意控制。歌唱發聲是相當復雜的生理活動,大多數與發聲生理機能聯系的各組神經、肌肉,基本上是半自動的不能隨意指揮的。

二、歌唱發聲方法的感覺訓練

1.“哼鳴”唱法的感覺。歌唱中的“哼鳴”練習中同生活中的“哼鳴”很相似,發出的聲音類似于小聲哭泣,在頭腔中有空振之感,“哼鳴”在整體練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協調好氣息和整體平衡關系所處的位置,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將喉嚨進行適當的放松,確保喉嚨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有利于在唱歌的過程當中對音區進行統一,以便于可以獲得音色垂直高位置的音效。在整體訓練過程當中,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把握最佳的哼的狀態,在練習過程當中將這種訓練轉化為最終的聲音,在演唱的過程當中,需要將表達的歌詞用“哼鳴”來進行練習,整體的要求要保證動作的幅度比較小,確保聲帶處于放松的一個狀態。最后再用“哼鳴”位置和感覺去歌唱,這樣就會獲得較好的聲音效果。2.“打哈欠”狀態的感覺。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歌唱家吉諾•貝基特別強調用“打哈欠”的方法打開喉嚨。他曾經說“我只能用打哈欠的方法教你打開喉嚨,你按打哈欠的喉結位置去發音,這是非常簡單的途徑。”將這種喉嚨狀態整體運用在歌唱當中,在整體訓練當中,既打開了口咽腔又打開了喉咽腔。為了更好營造這種訓練狀態,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始終保持像打哈欠的狀態,但我們必須注意“要防止打哈欠打過頭,那樣會使聲音太靠后。”

三、歌唱感覺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聲樂教學整體過程當中,為了達到最后歌唱的目的,要熟練掌握歌唱發聲的每一個技巧,每一個技術最終所需要必備的發聲原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每個人所具體的學習感受不同,所以在具體練習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噪音條件來進行調節。教師在展開訓練的過程當中,會適當的根據自己的理解來進行指導學生,從而沒有更好的考慮到學生自己的感受。在整體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要通過自己在訓練當中實際的機體感覺和情緒,以便于可以更好地充分協調機體運動。通過協調聲音的具體發聲,最終可以更好地協調機體運動,這才是聲樂教學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要采取一致的教學手段,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和調整,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來訓練學生。因此,在成人聲樂教學中要以“萬變應不變”,因材施教是教學中遵循的原則之一。在聲樂教學當中應該以萬變應不變,通過因材施教來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根據學生在歌唱過程當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可以更好地形成歌唱的感覺。學習聲音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音樂在歌唱的過程當中,需要被歌唱者所感覺,各個感覺器官共同作用產生最終的效果。

四、結束語

歌唱的學習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通過掌握正確的發聲感覺,可以真正的使學生掌握更好的發聲技巧。積極地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加大力度來培養學生在歌唱訓練當中的感覺,可以使學生進行無意識的真正發揮。通過更加系統性和科學性的訓練方法,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聲樂能力,使學生的歌唱技巧越來越完善。在聲樂學習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形成成熟的肌膚記憶,更加完善的肌肉運動方式,樹立更加完整的發聲概念。

參考文獻:

[1]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金鐵霖.金鐵霖聲樂教學文集[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作者:何東紅 單位:國家開放大學慶陽學院